第311章 相互推荐以避嫌312(2/2)

作者:凉月凉了

天启皇帝第311章 相互推荐以避嫌312

看着袁世振,他的学生赵昊不由的出声问道。 赵昊是四十五年淮安省的秀才,被袁世振一直带在身边,进京见个世面。</p>

“官不官,臣不臣,大乱之始。”</p>

伸手指了指自己的学生,袁世振说了十个字后。</p>

“那户部推荐何人为蓟镇转运使呢?”</p>

看着袁世振,赵昊好奇的问到。</p>

“。。。”</p>

抬起头看了一眼对方后,袁世振沉默了一下后道。</p>

“多看,少说。”</p>

说着,袁世振低下头专心打起了算盘</p>

转运司的事儿,袁世振不打算插手。</p>

自从度支司和户部拆分之后,大明真正的钱袋子,实际上是度支司。</p>

而户部的职责是捞钱,而不再管钱。</p>

现在毕自严的这一手,将发往九边的饷银改为粮秣物资供应,实际上是京官在与州官争权。</p>

到时候,九边必须屯耕,因为度支司的太仓粮根本就不足以支付九边粮草。</p>

而一旦这个目的达成,朝廷对边方的监督权,就会从巡视边关增加到粮草物资督核。</p>

这是京官权力的延伸。</p>

而朝廷对九边的监察权一旦扩大,同时又增加了保证了粮草供应。</p>

那么边防将领还会和以前一样,与地方上的官员们同气连枝吗?</p>

他们的世袭官职不要了啊!</p>

知道朝廷要用实物发放粮饷,下面的士卒们还会对那些个军官们唯命是从吗?</p>

能吃的更饱,谁愿意啊。</p>

到时候,九边与州官离心,州官还拿什么和中央朝廷玩。</p>

为此,对于要给边防运输粮秣物资代替军饷,韩爌是非常不愿意的,但他却又不想要表现的太明白。</p>

当各衙门休息后,韩爌请了周嘉谟到他家一叙。</p>

看着喝茶的周嘉谟,韩爌出声问道。</p>

“韩公可有人,推荐去做蓟镇转运使?”</p>

“黄尊素。”</p>

手中握着茶杯,周嘉谟眯着眼睛说出了一个名字。</p>

“黄尊素?”</p>

闻言,韩爌点着头,回想了那位一直来找他的东林智囊,出声问道。</p>

“他能做好?”</p>

“不一定。”</p>

仿佛快要睡着一般,周嘉谟的声音中带着一股子瞌睡。</p>

“。。。”</p>

思索着周嘉谟的不一定,韩爌心里一阵思索后,顿时了然。</p>

东林分南派与北派。</p>

北派是晋党,南派是书院党。</p>

周嘉谟的这个不一定,是在待价而沽!</p>

想到最近工部那边还在对漂在运河上的船只进行登记造册,估算运费,韩爌不由得脑海中浮现出一抹恼怒。</p>

工部那边还没公告说是由那些船行负责漕运粮食的运输,学院党不想和内阁首辅毕自严起冲突!</p>

毕竟那关系到白花花的银子。</p>

帮着晋商从南方往北方走私粮食,那可是杀头的买卖。</p>

那里有给朝廷干漕运来钱快和稳定?</p>

考虑了好一会儿后,韩爌才缓缓的出声道。</p>

“前番,我的学生袁崇焕来信,有一腔报国之念,想要在边事上有所作为,劳烦周公代为推荐一二了。”</p>

“好说。”</p>

看着想要推自己学生上位的韩爌,周嘉谟眯着老眼,思索了片刻后出声道。</p>

这就是相互推荐,看谁能把人推上去了。</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