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第10章 荀家决策(上)123
就在刘和挂念他的老丈人时,颍川荀氏族内,&lt;/p&gt;</p>
一众人正在激烈的讨论着家族未来的走向。&lt;/p&gt;</p>
为首的一位老者看样子已经五六十岁,衣着朴素,一脸淡定正是家主荀俭。&lt;/p&gt;</p>
他轻咳两声,等到下面的人都安静了下来后,这才娓娓道来:&lt;/p&gt;</p>
“诸位,现在黄巾已经攻克襄城。”&lt;/p&gt;</p>
“距离颍川已经一步之遥。”&lt;/p&gt;</p>
“目前贼势浩大,聚众十万余。”&lt;/p&gt;</p>
“蚁附攻城,襄城数日便破。”&lt;/p&gt;</p>
“颍川文风鼎盛,武备松弛,面对这样的形势,恐怕也难以招架。”&lt;/p&gt;</p>
“现在代郡讨寇校尉刘玄德已经抵达颍川北面。”&lt;/p&gt;</p>
“在城内放话说会保证北面通道安全。”&lt;/p&gt;</p>
“不过族人来报,刘玄德仅仅带了三千士卒。”&lt;/p&gt;</p>
“虽然人人带甲配马,战力不可小觑。”&lt;/p&gt;</p>
“然而人数实在太少,恐难转局势之倾颓。”&lt;/p&gt;</p>
“所以我将大家召集来,就是要商议此事。”&lt;/p&gt;</p>
“我颍川荀氏在此已经经营数百年。”&lt;/p&gt;</p>
“到底是留是走,要走去往何方,要留该当如何应对?”&lt;/p&gt;</p>
“今晚就需要拿出一个章程来。”&lt;/p&gt;</p>
“趁着黄巾尚未离开襄城,进逼颍川。”&lt;/p&gt;</p>
“要早做决断,免得到时候无路可退!”&lt;/p&gt;</p>
听完荀俭的话,下面的人又开始纷纷议论起来。&lt;/p&gt;</p>
过了十多分钟,族中二代之中的荀衍站出来说道:&lt;/p&gt;</p>
“叔父,我听闻冀州黄巾并不严重。”&lt;/p&gt;</p>
“而且袁家四世三公,将邯郸邺城治理得颇为繁荣。”&lt;/p&gt;</p>
“现在北面朱儁已经率领朝廷兵马抵达汜水,”&lt;/p&gt;</p>
“刘和已经官渡抵达颍川北。”&lt;/p&gt;</p>
“我们向北迁徙,应该没有阻碍。”&lt;/p&gt;</p>
“至于其他方向,西面荆州情况也很凶险。”&lt;/p&gt;</p>
“东面泰山贼也在响应黄巾,其势不明。”&lt;/p&gt;</p>
“南面汝南已被张梁攻破,不可再去。”&lt;/p&gt;</p>
“所以如果要迁徙,也只能一路向北行进了。”&lt;/p&gt;</p>
荀衍说完,一些人都颇为认同。&lt;/p&gt;</p>
荀衍说完荀棐(音匪)却有不同意见道:&lt;/p&gt;</p>
“我们这些活着的人的确可以北迁。”&lt;/p&gt;</p>
“可是家中的祖宗如何北迁?”&lt;/p&gt;</p>
“我荀家在此数百年,无数先辈埋葬于此。”&lt;/p&gt;</p>
“我们这些子孙拍拍屁股可以走。”&lt;/p&gt;</p>
“到时候这些黄巾来了,只怕宗庙和祖坟都保不住。”&lt;/p&gt;</p>
“到我们百年之后,如何面对列祖列宗?”&lt;/p&gt;</p>
听到荀棐这么说,很多人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lt;/p&gt;</p>
荀棐看了看大家的表情,知道有一些人是认同自己观念的。&lt;/p&gt;</p>
不过有的人肯定是不愿意留守的。&lt;/p&gt;</p>
于是他针对这些人进一步的说道:&lt;/p&gt;</p>
“当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lt;/p&gt;</p>
“所以我建议,将年轻一辈送往北方。”&lt;/p&gt;</p>
“我们这些老骨头,留下一些人来。”&lt;/p&gt;</p>
“与宗庙共存亡。”&lt;/p&gt;</p>
“这样,就算魂归九泉之后,我们也能有个交待。”&lt;/p&gt;</p>
果然听完荀棐说完之后。&lt;/p&gt;</p>
不少人的表情又缓和了不少。&lt;/p&gt;</p>
附和他这种方案的人声音便多了起来。&lt;/p&gt;</p>
“荀棐这个方案好!”&lt;/p&gt;</p>
“是啊,万一颍川守住了,我荀氏祖宗牌位也能得到保存。”&lt;/p&gt; “是的,就算没有守住,子孙也搬迁到了北方,可以继续开枝散叶。”&lt;/p&gt;</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