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第9章 抵达颍川北(求关注书架评论催更)122
在官渡休整了一夜之后,骑马走了一天,刘和带队来到了嵩山脚下。&lt;/p&gt;</p>
从锦囊中取出信件看了看,发现黄巾已经成功经过几日鏖战,终于拿下了襄城。&lt;/p&gt;</p>
但是他们现在还没有行动。&lt;/p&gt;</p>
朱儁已经带兵渡过了虎牢关。&lt;/p&gt;</p>
于是刘和也就不急,在颍水畔又过了一天,这才在第二天不缓不急的渡过了颍水。&lt;/p&gt;</p>
然后颍川城已经就在眼前了。&lt;/p&gt;</p>
得知刘和已经抵达,苏双则连忙来迎接。&lt;/p&gt;</p>
两人和众将在营帐之中,进行最后的商议。&lt;/p&gt;</p>
刘和先给苏双泡了一杯茶。&lt;/p&gt;</p>
只是他的做法和这个时代大为不同。&lt;/p&gt;</p>
他泡的是后世的清茶。&lt;/p&gt;</p>
炒制的茶叶,直接加入沸水冲泡。&lt;/p&gt;</p>
用的就是太行山红梅。&lt;/p&gt;</p>
这玩意儿当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lt;/p&gt;</p>
也是他抽奖抽到的安慰奖。&lt;/p&gt;</p>
张飞、吕布他们这些人更喜欢煮茶,然后放一堆调料。&lt;/p&gt;</p>
刘和还是有点受不了。&lt;/p&gt;</p>
更喜欢这种清茶。&lt;/p&gt;</p>
苏双也是第一次喝这种清茶。&lt;/p&gt;</p>
一口热茶下肚,让浑身的寒意顿时驱散不少。&lt;/p&gt;</p>
他又看了看来的将士,都在盔甲内穿了棉衣棉裤。&lt;/p&gt;</p>
心中顿时稍安。&lt;/p&gt;</p>
黄巾现在不想动,其实和现在冬季也有关系。&lt;/p&gt;</p>
天气太冷了,十数万人行军,后勤补给不足,&lt;/p&gt;</p>
路上可能就要冻死数千人。&lt;/p&gt;</p>
虽然他们死得起,但是这样很影响士气。&lt;/p&gt;</p>
刘和给众将倒完茶,等到苏双喝了几口茶之后,这才缓缓开口说道:&lt;/p&gt;</p>
“颍川那边,诸人如何看待黄巾之事?”&lt;/p&gt;</p>
“你可有耳闻?”&lt;/p&gt;</p>
苏双双手捂在杯子上一边暖手一边说道:&lt;/p&gt;</p>
“颍川此地文气汇集,而且朝中一直有人在做官。”&lt;/p&gt;</p>
“大的氏族有十多家,中小氏族以百计。”&lt;/p&gt;</p>
“此地属于颍水的重要源头之一,良田万顷,几无灾荒。”&lt;/p&gt;</p>
“而且学风兴盛,天下文士皆来此地游学讲学。”&lt;/p&gt;</p>
“所以这次黄巾之乱,虽然在南面闹的颇凶。”&lt;/p&gt;</p>
“但是在这里却没什么人愿意跟着闹事。”&lt;/p&gt;</p>
“只是黄巾大军逼近,很多家族还是非常担心。”&lt;/p&gt;</p>
“有一批人已经经过戏志才先生的介绍,携家带口前往了代郡发展。”&lt;/p&gt;</p>
“但是还有一些人希望前往幽州涿县、冀州邺城、洛阳等地。”&lt;/p&gt;</p>
“目前我已经将代郡的情况在这边宣传了。”&lt;/p&gt;</p>
“俸禄、免费的藏书馆、带壁炉的新式宿舍,有人一路护送,等等条件。”&lt;/p&gt;</p>
“目标主要是平民和小家族学子。”&lt;/p&gt;</p>
“已经有数千人表达了兴趣。”&lt;/p&gt;</p>
刘和感觉苏双做的已经很仔细了,&lt;/p&gt;</p>
虽然五万人的预期还没达到。&lt;/p&gt;</p>
所以他看向戏志才,问道:“先生有何妙计?”&lt;/p&gt;</p>
徐福想了想,摇了摇头分析道:&lt;/p&gt;</p>
“这里的地理环境还是非常好的。”&lt;/p&gt;</p>
“倘若不是危如累卵,恐怕没有人愿意放弃这里的根基。”&lt;/p&gt;</p>
“这里的良田都是熟田,一年收入可不低。”&lt;/p&gt;</p>
“这些大小氏族数百上千年都居住于此。”&lt;/p&gt;</p>
“让他们背井离乡,恐怕是千难万难。”&lt;/p&gt;</p>
“我建议还是再等等。”&lt;/p&gt;</p>
刘和想了想,说道:“我也是觉得要再等等。”&lt;/p&gt;</p>
“目前朱儁已经带兵抵达了虎牢关。”&lt;/p&gt; “应该要不了多久,就会渡过黄河抵达汜水关。”&lt;/p&gt;</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