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重生之因果孝义之抉择(1/1)

作者:螽斯先生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第146章 重生之因果孝义之抉择

姬宜臼踏遍关中,虽已有爱民之心,却尚未跳脱华夷之别。 西周孩童早成,七岁便已接近前世初中生。 在周王室文化体系中,服王化者即为华,不服王化者皆为戎狄蛮夷,与牲畜无异。 “关中三十万新国人,汉中亦有数万百姓,足以强盛于天下。” 姬宫湦道:“天下之大,广袤万里!即便孤王麾下有十万甲士,亦难以掌控也。” 姬宜臼总算明白关键所在。 “父王欲以天下为王畿?” 姬宫湦笑道:“若能功成,该当如此。未能如愿,便由太子继续。” 姬宜臼已然热血上涌,脸颊泛出几抹殷红。 “多谢父王教导!” 姬宫湦刚要起身离开,申后突然推门而入。 眼见父子相谈甚欢,当即示意贴身宫娥将肉汤奉上。 “启禀大王,大傩已在筹备。太常请吾代为询问,是否沿用去岁之仪,亦或遵循旧制?” 姬宫湦漫不经心道:“二者有何区别?” 申后忙道:“大王政事繁忙,想必是遗忘去岁之旧事。” 说着,便耐心解释起来。 周幽王继位后,起初对大傩仪式颇为喜爱。 每过几年,便觉无趣。 去年,褒姒入宫。 周幽王携褒姒观看大傩仪式,结果褒姒非但不笑,反而皱眉不止。 周幽王因此大怒,欲命人将一众巫师诛杀。 幸亏时任大宗伯姬黁、太史伯阳父等人出面求情,周幽王才赦免一众巫师。 姬黁当时道:“大傩乃天子祈福之礼,驱逐疫疬之仪,若中途作罢,恐将天降祸端。” 周幽王亦不愚笨:“孤王继位初,大傩灿烂,为何仍有三川大震?” 虢石父则在旁附和:“启禀大王,必是其等执办大傩出错,以致如此灾祸。” 姬黁连忙解释:“大傩并无错漏,该是三川哀鸣宣王驾崩之异象也。” 虢石父道:“纵使如此,亦足以证明,如今之大傩已不再适合当下。” 周幽王对此很是满意。 “那便依上卿之言,当即对大傩进行改动。” 姬黁只得问:“敢问大王,需如何改动?” 周幽王思索片刻:“巫师过于丑陋,以致美人受惊,便换成舞姬。” 姬黁诧异无比:“这……” 周幽王又道:“便让那些巫师手执火照亮,好使孤王与美人能尽情观赏。” 一旁的褒姒听罢,果然不再皱眉,反而示意贴身宫娥,送上最新的糕点。 去年大傩,便真就如此。 褒姒凭借皱眉之技,横行内宫,无人敢惹。 据申后等人事后查实,原来是大傩巫师并未向虢石父进献财宝。 虢石父便让褒姒配合皱眉。 姬宫湦重生之初,寺人尨曾略微提及静嫔。 申后之所以处死静嫔,除受申侯等人怂恿外,更是因为静嫔已暗中倒向褒姒。 静嫔在内宫并不受宠,便想攀附褒姒获益。 申后处死静嫔后,周幽王毫不在意,褒姒却将之视为宣战。 于是,便有了最初那一幕。 褒姒哭哭啼啼说太子姬宜臼喧闹,结果被刚重生的姬宫湦杀了祭旗。 申后道明一切前因后果,接着便直言不讳。 “大王去岁因褒姒改动大傩,春末反倒一改往常,重振大周王室声威。太常姬黁以为,或许是歪打正着,便不敢擅作主张。” 姬宫湦曾猜测过重生原因,结果全都无从考证。 估计不少人与太常姬黁一样,早已认定是大傩改动,驱逐天子昏庸之气,导致周幽王性情大变。 难怪自己以前假装失忆,却从未有外人怀疑。 估计也就寺人尨与内史冂,一开始便接触姬宫湦,且长期陪伴,应当能猜出一二。 姬宫湦笑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盖因活源也。今岁之大傩,孤王打算再次改动。” 申后并不意外:“敢问大王,需如何改动?” “大傩既是驱逐疫疬之仪式,那便万民共赏,以祈祷我大周国泰民安。” 姬宫湦当即描绘心中所想,并对细节加以补充。 申后听罢,不禁躬身行礼:“大王圣明!” 姬宜臼亦是满脸期待。 姬宫湦却收敛心绪:“汉中义士围困申国,王后可有为难之处?” 申后道:“东市倒是有几名申国商贾,利用吾巡查之机,上前进行请愿。” “王后如何应对?” “吾只道,吾乃大周之王后,万民之主母,虽是申国出身,却应心怀天下。” “其等必然晓之以亲情。” “父亲犯下罪过,儿女更该促使其醒悟,如此方为大孝。而非为其开脱,助长其残暴,以致生出无边祸害。” 姬宫湦颔首:“王后大善!” 申后道:“自大王委以东市良人会重任,吾方知何以为王后,何以成主母。” 姬宫湦心中颇为触动。 “吾等一家三口,从未于寒冬团聚。不如便选今夜,在大殿尝试吾之新佳肴,如何?” 姬宜臼顿时欢呼雀跃:“父王又有新佳肴?” 姬宫湦笑道:“为父正好可以听听,尔游历所遇之趣闻。” 申后已然察觉到,姬宫湦悄然变更了称呼。 “吾这便回去准备。” 姬宫湦道:“炊具与食材便让寺人准备,王后只需安静等候即可。” 申后却赧然一笑:“吾先告退,稍后便至大殿。” 姬宫湦有些莫名其妙。 带领姬宜臼回到大殿时,仍然没有回过神来。 寺人尨端来一口铜锅,下方摆放碳火,随后倒入浓汤与清水。 这便是姬宫湦所谓新菜肴。 效仿前世之火锅,用老母鸡熬制汤底,加入乾坤酒去腥。野菜干泡发洗净,肉食轻微冷冻切片,再摆上酱料,便大功告成。 铜锅为内史仲飔抽空打造,目前只有两口。 一口已送来大殿,另一口则留在骊山工业区。 姬宜臼好奇地打量着:“父王,这铜鼎造型怪异,而且如此单薄,是否会烧穿?” 姬宫湦解释:“此物名为火锅,只要锅内有水,便不会烧穿。” “为何不会烧穿?” “水热则沸,沸则消热。即便是易燃之物,只要一直用水打湿,大火便无法烧穿。” 姬宜臼兴致大起,当即寻找材料进行试验。 姬宫湦正欲询问申后去向,寺人尨主动开口。 “请大王稍安勿躁,王后正在梳洗打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