抡语新说第269章 利用李世民273
“这怎么可能?太子殿下既然有了章程,为何还要让我们做?”</p>
苏勖脸色不变:“你以为科举改制那么容易?陛下或太子下令就能做到?</p>
今日陛下下诏,明日各州县接到诏书,篡改诏书之意又能如何?</p>
就像今日我笑着说你一句孺子不可教也,信不信传下会变成,我骂你是傻子,没有资格读书?</p>
每本经典都需要注释才能看懂,而怎么注释却是人为,若注释之人有私心,那当如何?</p>
明年正月科举,你们没剩下几个月时间,别把光阴浪费在这个地方上。”</p>
“可是若错过这机会,将来科举还有公平可言吗?就像太子说的,我们得给后人留下些东西。”</p>
苏勖一脸平静:“杞人忧天!我都说我已经看过科举改制章程,没有哪个章程比那更完美。</p>
你们就安心读书准备科举,以后的科举制度必然会让每个人受益。</p>
不管是庶民子弟还是皇室宗亲,没有能力,根本过不了科举。”</p>
话落,苏勖转身离开,至于听不听便是他们自己的事:</p>
“提醒你们一句,不要做不符合自己身份之事。”</p>
李承乾交给苏勖的科举改制章程,是后世明清时期完善的科举制,并改了一些东西让其更符合大唐国情。</p>
苏勖认为李承乾还是想推行新的科举制,然而事实并不仅仅是如此。</p>
李承乾最主要的目标不是科举,科举能够削弱士族,可士族只要通过与科举学子联姻,还是能形成庞大的关系网。</p>
王福畤已经劝说完,李承乾现在要想办法让高士廉帮忙。</p>
这一次,李承乾没有正大光明的上门,而是乔装一番才上门拜访。</p>
对于李承乾的到来,高士廉表现的十分惊讶:</p>
“太子,你怎么有空过来?”</p>
“来看看舅爷!”</p>
“呵呵!”</p>
高士廉满脸写着不信:“无事不登三宝殿,你还能骗得了我?”</p>
“嘿嘿!”</p>
李承乾讪讪一笑:“确实有事请舅爷帮忙,过些日子太常博士会上门拜访,舅爷能不能答应他的请求?”</p>
“一个太常博士,值得你这么坑他吗?”</p>
“不是坑他,是坑他背后的崔侍郎!”</p>
李承乾将事情经过大概说了一遍:</p>
“舅爷,我也是没法,被一个傻子误打误撞破坏掉计划,只能想办法弥补!”</p>
“你的目的只是改科举吗?”</p>
李承乾没有隐瞒,想要请人帮忙就要实话实说:</p>
“科举改制只是其中一点,最重要是想拿到各种经典的注释权,学而时习之到底是什么意思,要朝廷说了算。</p>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人要如此,治国也该如此。</p>
道是目标、德是理念、仁是计划、艺是行为!</p>
定下治国目标,让整个朝廷都知道自己和朝廷的志向,无志事不成。</p>
定下治国理念,整个朝堂就知道该依据什么样的理念去完成目标。</p>
而后通过计划一步步去达成目标!”</p>
高士廉目露疑惑之色:“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本就是陛下让其去编撰,其注释也得到陛下同意。</p>
而且目前的注释权还是在朝廷手中,并不是士族说了算!”</p>
“乾者、於物象言之,则纯阳也,天也。於人事言之,则君也。父也。以其居尊,故在诸卦之首。</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