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追光者第138章 走进明代文学的缤纷世界
古代道教的影响较大,道教中的神仙信仰和修仙观念深入人心。八仙作为道教神仙的代表,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其人物有多种说法,在唐宋尚未形成固定的“八仙”群体。到了元代杂剧的兴起,八仙故事人物也没固定。 直到明代吴元泰的演义小说《东游记》问世后,“上洞八仙”才得以选定并确定下来,其排定的八仙顺次为: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这一组合及排名次序与现在所传八仙完全吻合,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话说有一天,八仙受邀前往蓬莱仙岛参加蟠桃盛会。这八仙分别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曹国舅。 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神通和法宝。铁拐李拄着一根神奇的拐杖,能随意变化;汉钟离手摇芭蕉扇,可扇出熊熊火焰或和煦清风;张果老倒骑着毛驴,那毛驴能踏云而行;吕洞宾身背长剑,剑术高超;何仙姑手持荷花,清香四溢;蓝采和提着花篮,花篮中装满了神奇的花朵;韩湘子擅长吹笛,笛声悠扬动听;曹国舅则拿着玉板,玉板威力非凡。 当八仙来到东海边时,吕洞宾提议,众人不应乘船过海,而应凭借各自的神通,各显其能,渡过大海。其他七仙纷纷赞同。 于是,铁拐李率先将拐杖投入海中,那拐杖瞬间化作一艘巨大的龙舟,他踏上龙舟,乘风破浪而去。汉钟离则把芭蕉扇往海里一扔,扇子顿时变大,他稳稳地站在扇上,飞速向前。 张果老拍了拍毛驴的屁股,毛驴四蹄生云,驮着他踏云而过。吕洞宾抽出长剑,化作一道剑光,在海面上疾驰。何仙姑抛出荷花,荷花变大如舟,她站在花上,轻盈地飘过海面。蓝采和把花篮投入海中,花篮变成一艘花船,他坐在船上,悠然自得。 韩湘子吹奏起笛子,脚下生出一条水龙,驮着他前行。曹国舅将玉板变大,他站在玉板上,如履平地。 八仙在海上各显神通,海面上波涛汹涌,云雾缭绕,景象壮观无比。他们的举动惊动了龙宫,龙王派出虾兵蟹将前来阻拦。然而,八仙毫不畏惧,与虾兵蟹将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最终,八仙凭借着他们的智慧和法力,成功地击退了虾兵蟹将,顺利地抵达了蓬莱仙岛。 除了八仙过海的传说,还有《封神演义》万历年间(1516-1619),作者许仲琳。 《封神演义》以传说的神话为背景,融合了历史、神话、民间传说等多种元素。书中虽有部分人物和事件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原型或依据,但大部分内容属于虚构创作。 历史上确实存在妲己这个人。据史书记载,妲己是商纣王的妃子,是有苏氏部落的女子。帝辛(商纣王)征讨有苏氏时,该部落将妲己进献给了帝辛。 而在小说《封神演义》中,妲己被描绘成受女娲娘娘差遣,去迷惑商纣王的狐狸精。她拥有绝世美貌,凭借妖媚之术使纣王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做出许多暴虐无道之事,最终导致商朝灭亡。 《封神演义》作为一部神魔小说,对商朝末年这段史实的普及与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展现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神话文化和想象力。这部小说以商朝末年为背景,讲述了纣王无道,周文王、周武王在各路妖、仙的帮助下与截教、纣王开展对战,最后在姜子牙的辅佐下取得胜利的故事。书中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神话体系,包含了众多神仙、妖魔的角色和精彩情节。 古代四大志怪小说《搜神记》是东晋史学家干宝所着;《聊斋志异》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封神演义》明代的许仲琳;《山海经》的成书时间则难以明确具体属于哪个朝代。 《西游记》则是明朝吴承恩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师徒四人克服重重困难前往西天取经的历程。神仙色彩浪漫主义神话,成为我国四大名着之一。 另外,“三言二拍”明代五本着名传奇小说集。明代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以及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小说以一回一个世俗小故事的形式,成就了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冯梦龙“三言”突破了说话人的话本模式,重塑了一种专供普通人案头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文体,其内容题材广泛,包括婚姻家庭、青年爱情、商人经历、朝廷官场等各种故事。 冯梦龙(1574 年~1646 年),明代长洲人,一生致力于通俗文学的创作编辑,其中以“三言”最为着名。 冯梦龙出生于苏州府长洲县的一个书香世家,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兄弟三人皆有一定的文学才华和成就,故而被并称为“吴下三冯”。 冯梦龙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其兄冯梦桂善画,但作品已不传。其弟冯梦熊是太学生,曾从冯梦龙治《春秋》,亦有诗传世。 冯梦龙的科举仕途极为坎坷,参加多次科举考试皆名落孙山。直至57岁,才被补为岁贡生。 一直坚持读书治学的他。广泛收集民间故事、传说、歌谣等,并对其进行文学作品的修订和创作。 在57岁之后,尽管为官繁忙,但他依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和整理。尤其是在担任寿宁县知县期间,他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百姓的生活故事,为他的作品增添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内涵。 “三言”重视故事完整性、情节曲折性和细节丰富性,还调动多种表现手段刻画人物性格。推动了短篇小说的发展和繁荣,标志着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已经形成。 冯梦龙的作品除“三言”外,还有《智囊》《情史》《新列国志》《平妖传》以及民歌集《挂枝儿》《山歌》。 凌蒙初(1580 年~1644 年),浙江湖州人。出身于官僚家庭,四次乡试,均中副榜。 崇祯年间,做过上海县丞,署海防事,后擢升徐州通判,分署房村,料理河事。 凌蒙初敌视农民起义,曾献《剿寇十策》,因参加镇压有功,授楚中监军佥事。 崇祯十七年(1644 年),凌蒙初在房村不幸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重重围困,但凌蒙初坚决不投降,秉持着对朝廷的忠诚,积极部署防御工事,试图抵御起义军的猛烈进攻。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他最终呕血而死。 凌蒙初写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起来叫“二拍”,是明代头一回文人自己写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一共 78 篇,讲的都是老百姓的生活和想法,故事有趣,说话也直白。 除了“二拍”,他还写过杂剧、传奇什么的,可惜好多都丢了。 凌蒙初和冯梦龙的“三言二拍”都是很宝贵的文学财富。在明代文学里是有地位的。“二拍”善于组织情节,语言也较生动,但总体艺术魅力比“三言”稍逊一筹。 神怪故事和民间传说,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醒世恒言》中的《灌园叟晚逢仙女》,讲述了一个喜爱花卉的老人与花仙之间的故事;《初刻拍案惊奇》中的《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则带有一些奇幻色彩,写了商人泛海经商的奇特经历。 这些故事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以贴近市民生活的方式,传达了各种道德教诲、人情世故和生活智慧,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言二拍”、《封神榜》《八仙过海》只是明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部分。明代是白话小说兴起的重要阶段,小说创作繁荣,流派众多,除了历史演绎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怪小说,还有世情小说等。 中国古典四大名着有三部成书于明朝,除了上述的《西游记》,还有施耐庵的《水浒传》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明代小说中还有兰陵笑笑生所着的《金瓶梅》,被称为世情小说的代表作。 此外,还有董说创作的章回体长篇白话神魔小说《西游补》,它被认为是《西游记》三大续书之一。明代许仲琳、李云翔撰写的长篇小说《封神演义》,融合了“讲史”“神仙”“灵怪”等类话本特色,以历史事实为主干,假借神魔,托古讽今,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讲述了商灭周兴的历史故事。 明代还有瞿佑的《剪灯新话》,这部作品在文言短篇小说创作领域有一定地位。 吴承恩的《禹鼎志》,虽然此书已失传,但从一些记载中能了解到它也是一部具有特色的作品。 还有陆人龙的《新世言》,以明代社会为背景,反映了当时的世态人情。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是明代戏曲的杰出代表。 冯惟敏的杂剧《僧尼共犯》,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社会现象。 在文学领域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当我们回首探寻这段辉煌的文学历程时,不禁会思考,为何明代的文学能够如此繁荣昌盛,达到令人瞩目的高度? 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一度有着繁荣的经济。16、17世纪间,明代曾是世界上手工业与经济最繁荣的国家之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经济的繁荣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更多的人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 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内阁的作用只是顾问,六部的权力也比较弱。同时还设有监察机构和特务机构,加强对全国臣民的监视。在地方设立三司,加强地方管理。 明代统治者实行了较为宽松的文化政策,鼓励文学创作。朱棣曾下令编纂《永乐大典》,这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对保存和传承中国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印刷术的进步使得书籍的印刷和传播更加便捷,促进了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 明朝教育不平衡,引爆南北学子大争斗,引发了大明史上最大的一宗冤案 “南北榜案”。朱元璋为了笼络北方士子、维持政治平衡而有意设的局。 南北榜案,又叫春夏榜案,事件发生在洪武三十年(1397年)的会试由85岁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官。此次考试录取的52名进士全是南方人,引起北方学子的不满,他们认为考官偏袒同乡。朱元璋下令张信等人复查,复查结果仍维持原判,称主考并未舞弊,北方学子的卷子大多文理不通,并有诸多违禁之语。 但北方学子不接受此结论,朱元璋勃然大怒,命令司法机关介入。尽管经过复查,发现考官阅卷公正,北方考生的试卷确实水平欠佳。但朱元璋为了安抚北方士子,平息可能激化的矛盾,仍对考官进行了严厉处罚,并在六月重新举办会试,录取的全是北方人。 司法机关得出的结论是刘三吾、张信等人是“蓝党、胡党”等有关叛乱团伙的重要成员,不甘心以往的失败,妄图借科举之机,网罗培植自己的势力,为日后图谋不轨做组织准备。 最后,刘三吾因年事已高,被免去死罪,流放充军;张信等十人被凌迟处死,原定录取结果一律作废。朱元璋又亲自阅卷,重新录取了61名进士,均为北方人。 这起案件也被称为丁丑科会试案、“春秋榜”或“南北榜糊涂案”。该事件之后,制定了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制度。明朝在历次科考中仍以南人居多,明仁宗时期实行南北分卷,按一定比例录取考生,后又划分为南北中三卷。 此后各朝虽在比例方面有所调整,但依旧遵循分卷取士的原则。北方学子有了更多的机会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提高北方地区整体的文学水平。同时,南北方士子在不同的考试体系下,各自发展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学风格和流派,丰富了明朝文学的多样化。 明代文学流派众多,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等。这些文学流派的出现,促进了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推动了明代文学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