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蒸汽滚滚(1/1)

作者:十十十寸雨

和女友穿越到东晋第131章 蒸汽滚滚

大雪封山,张虎连着几天没打到什么像样的猎物。 只好拿着石子弹几只兔子解闷。 “着!” 这就是第三只了。 刚要俯身捡起击晕的兔子。 一声巨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呜~~~呜~~~” 深沉而磅礴的声音回荡在张虎的耳畔。 何等猛兽发出如此巨吼! 经年累月的山中生活让张虎对各种动物的声音十分熟悉。 不是虎,不是狼,不是熊。 “呜~~~呜~~~” 那声音像是催促着张虎一般,又响了起来。 不好! 声音是从庄里传来的。 张虎顾不上捡起昏迷的兔子,摸出背后的猎弓,往山下跑去。 不只是张虎,所有听到巨响的人都被吓了一跳。 除了杨行秋,看着一群人狼狈地跑开,他终于忍不住,放肆地笑出声。 “哈!哈!哈!” 每一次汽笛的响起,都像是在向天空宣告着蒸汽机的诞生,也像是在向世界展示着工业时代的力量。 如同雄壮号角,震撼人心。深沉而磅礴的声响,是从地底深处迸发出来的力量,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威严。 在泄压阀上安个汽笛,多此一举! 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 不过,现在看来效果不错。 杨行秋环顾四周,没看见一个人影。 本来还在围观的众人,在汽笛响起后都跑得无影无踪。 也好,毕竟是纯手工打造的锅炉,还是让自己一个人来验收吧。 锅炉的结构简单,但受力情况却比较复杂,既有外加载荷、压力和重力作用下而产生的一次应力。 又有容器部件的自身约束或相邻部件的约束而产生的二次应力,还有峰值、温度受力和残余应力。 尤其是在开孔和几何外形突变之处易产生应力集中。 此外,还受到循环应力作用,产生部件疲劳。 锅炉直接受火焰加热,温度变化幅度大,如果受热不均匀且可能发生局部过热。 任何制造过程留下任何微小缺陷,在适当的条件下,有可能迅速扩展而酿成事故。 减压阀、压力表、法兰、人孔无明显泄漏。 烟管、炉顶无明显裂痕和脱落。 各处受压部件无明显形变。 现在看没什么问题。 杨行秋又转到燃烧室,开始检查。 炉墙无漏烟、漏风,燃烧正常。 刚才拉风箱的人都跑哪去了? 缺少氧气输送的炉膛,里面的火焰开始减弱。 连带着水蒸气的流速逐渐减小。 汽笛也不再发出轰鸣。 试运行没发现什么隐患。 可以安全地投入使用了。 “王贤!王贤!” 王贤的脑袋,从院门后缓缓地探出。 “过来,为师再传授些技术给你。” 杨行秋和王贤说起监测锅炉运行的技术要点。 “这是压力表,注意指针的位置,不要低于这里,也不能高于这里。接下来是……” 蹲在地上的牛钧站起身子,从院墙上观察着锅炉。 感觉没什么异常的牛钧,推了牛锐一把。 “大儿,过去看看!” 看牛锐畏畏缩缩,不敢过去,牛钧拽着他往杨行秋身前走。 “好侄儿,动静不小,可把俺们吓坏了!” 牛钧说完也笑了几声。 “是小侄考虑欠佳,惊骇了众人。” 刚才还有些害怕的牛锐,走到蒸汽机前,盯着昨夜自己打磨出的汽缸。 杨行秋拍着牛锐的肩膀,跟他说。 “等压力够了,就试试这个汽缸。” 等待蒸汽压力提升的时间,杨行秋跟他解释这个汽缸的作用。 在一旁看着的牛钧,满意地点点头。 有了这门手艺,曹硕再也不能小瞧俺们牛家。 “夫人!夫人!” 张虎慌慌张张地推开了诊所的门。 “张大哥,你怎么来诊所了?哪里不舒服吗?” 叶阳鹤刚安抚好诊所里的病人,正和他们一起吃饭。 是啊,自己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跑得满头大汗的张虎,呼出阵阵白汽。 “小人,小人,在山上听见异响,特下山查探。” 叶阳鹤笑着跟张虎解释起原因。 “没事的,那是汽笛的声音,当时也吓了我一跳,这个杨行秋啊,真是的!” 看到她没什么事,张虎转身离开。 “你吃饭了没有?一起吃吧!” 听见她要留自己吃饭,张虎一摸腰间。 那两只兔子不见了踪迹。 “小人不敢!” “饭还有很多呢,春桃,再盛碗饭。” 看着春桃递上的饭菜,张虎犹豫着接过。 今日并无猎获,正好腹中饥饿。 找了个位置坐下,端起碗筷,开始吃饭。 真是个怪人。 张虎嘴里嚼着饭菜,这句话只能在心里默念。 “你看,把这个阀门打开。” 杨行秋轻轻转动阀门,锅炉内的蒸汽经由管道进入汽缸。 经主汽阀和节流阀进入滑阀室,受滑阀控制交替地进入汽缸的左侧或右侧,推动活塞进行往复运动。 往复运动的活塞带动连杆和曲柄。 最终,飞轮开始慢慢旋转。 随着蒸汽压力的提升,飞轮运转的速度越来越快。 牛锐目不转睛地盯着飞轮。 “呜~~~” 汽笛又一次响起。 这次没有人跑开,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旋转的飞轮。 “飞轮运转平稳,转速达到设计预期!” 从离心式调速器的转速上,确认了蒸汽机的正常运行。 验收和试运行都已完成。 现在,就应该。 杨行秋关闭了阀门,准备起计划的下一步。 “王贤,王……” 杨行秋刚转过身,就看见目光所及的每个人都在盯着自己看。 不只是炼铁坊,院外也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一大群人。 这么多人盯着自己看,杨行秋觉得应该说点什么。 “咳,咳。” 杨行秋清了清嗓子。 所有人都屏气凝神,期待着他的讲话。 “你有这么高速运转的机械进入中国!记住我给出的原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