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该来的总会来(1/1)

作者:一只大呆子

黑黑的牡丹第136章 该来的总会来

阿迪看着两人吃完饭,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思绪也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回想起这将近一年来的种种经历,也可谓是多姿多彩、跌宕起伏。她纵有着千言万语想要对这位宛如母亲般亲切的婶婶倾诉,但一时之间竟不知从何说起。只能眼巴巴地望着秀英吃饭,暗自神伤,如果自己的亲生母亲还在世的话,或许此刻也会这般温柔的待她吧! 待二人用罢餐食,秀英便起身收拾起桌上的碗筷,拿到灶台边清洗干净,阿迪想来帮忙被秀英拒绝了,秀英一脸严肃地说:“就两个碗,不让我洗以后我都不敢来你家吃饭了啊!”阿迪只好无奈的回客厅陪秀英小女儿玩,等到秀英洗完碗回来。秀英又从行囊中取出小女儿沿途采摘的鲜花,小心翼翼得递到阿迪面前。阿迪满心好奇地接过这朵奇异而美艳的花朵,仔细端详起来。 只见那花枝粗壮有力,叶片浓密翠绿,其间托起一朵色泽乌黑且略带紫色调的硕大花朵,宛如一条黑龙盘踞于一方墨池中。这神秘深邃的黑色花朵,散发着一种高贵冷艳的气质,让人过目难忘。 秀英见阿迪如此专注于手中的花朵,不禁心生好奇,开口问道:“你可知此花为何名?” 阿迪仔细想了一下说道:“这花名为黑牡丹,其名源自一则古老传说。相传啊,在久远之时,曾有一年轻男子,倾心于一位刁蛮任性的公主。此公主虽接纳众人之爱,却从来不肯给予他人丝毫情意。一日,这对男女终得相见,公主骄纵无礼,竟欲求取墨池对岸花丛中的牡丹花。那墨池深不见底,漆黑如墨,无人能够跨越,而这片神秘黑暗正是为守护彼岸那株娇艳欲滴、美不胜收的牡丹所设。但凡有人坠入池中,即刻会被染成墨色,从此销声匿迹,不复存在。然而,这位深陷情网的青年爱意至深,义无反顾地一步步迈入墨池之中……” 他的双腿逐渐被墨色浸染,仿佛与黑暗融为一体。接着,腰部也开始变色,墨色如潮水般蔓延而上。终于,他成功地摘下了那朵娇艳欲滴的牡丹。然而,当他转身准备离开时,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双手、脖颈乃至全身都渐渐被墨色覆盖。 此刻,那支原本艳丽夺目的牡丹竟也沾上了墨汁,变得漆黑如夜,散发着神秘而诱人的光芒。年轻人的身体完全融入了这无尽的墨色之中,仿佛成为了黑夜的一部分。 最终,只剩下那支墨色的牡丹静静地躺在地上。突然间,一个身影出现在眼前,正是那位美丽的公主。她瞪大了眼睛,呆呆地望着眼前的一切,泪水如决堤般涌出。因为她亲眼目睹了年轻人消失的瞬间,留下的只有那支孤零零的牡丹。 随后,奇迹再次发生。那位公主也如同幻影一般凭空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她究竟去了何处。但是从那天起,池塘边多出了一片茂密的树林。这些树木的叶子呈现出深邃的墨色,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 在树林中央,生长着一丛绚烂多姿的黑色牡丹花。它们绽放得如此娇媚动人,宛如黑夜中的精灵,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和妖娆气息。然而,这片林子充满了危险。那些沉重的墨色树叶一旦凋零飘落,就会像锋利的刀刃一样轻易地将人劈开。因此,无人胆敢踏入这片禁地。 有人传说,这片神秘的树林以及其中妖艳的黑牡丹,都是公主对爱情执着的证明……于是,这种花便有了一个特殊的花语:死了都要爱!这个故事流传开来,成为了一段永恒的佳话。”秀英听完这个故事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她不禁感叹着这个花语所蕴含的深深无奈,但同时也发现自己与这种花有着某种奇妙的共鸣。尽管外表黑暗,可内心依然美丽而美好,令人难以忘怀。 阿迪默默地寻找了一只杯子,装满清水后小心翼翼地将花朵放入其中,仿佛在呵护一件珍贵无比的宝物。他们俩相互对视一眼,眼中流露出千丝万缕的情感,但最终都化作一抹会心的微笑。 秀英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阿迪的手背,然后凝视着他说道:“孩子啊,那镇长没有邀请你去参加祭祀活动,难道你心里就一点儿也不怨恨他吗?” 阿迪微微摇了摇头,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容回答道:“婶婶,您怎么能这么想呢?我可不是那种心胸狭窄之人呀!况且,我要祭拜的可是我自家的祖先,如果有人代替我去祭奠他们老人家,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会心生不满呢?”说完这些话,阿迪的眼神越发坚定起来。 秀英见阿迪自己能够想通这些道理,便也不再多言,只是轻声说道:“阿迪啊!我先去我二女儿家瞧瞧,待晚些时候得空了再来寻你玩耍可好?”语罢,她便缓缓站起身来,牵着小女儿向门外走去。阿迪一路将她们送至大门口,目光紧随直至秀英的身影渐行渐远,这才转身返回屋内。 回到屋中的阿迪,再次双膝跪地于家中供奉的神坛前,口中念念有词道:“列祖列宗在上啊!您们唯一的子孙竟遭此等轻视!恳请诸位祖宗显灵,降下神威惩治那些愚昧之人,令其承受应得之责罚。” 而与此同时,秀英已经来到了二女儿家门口。她刚刚踏进院子,就听到一阵阵稚嫩的孩童哭声传入耳中。声音如此响亮,可奇怪的是周围并没有人前来安慰这个可怜的小家伙。秀英心头一揪,连忙加快脚步走进屋子里查看情况。 进入房间后,眼前的景象让她大吃一惊:只见那个小小的孩子独自一人躺在床上,不停地哭泣着,整个家里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看不到。秀英心急如焚,顾不上多想,立刻快步上前将孩子紧紧抱入怀中,轻声细语地哄着、拍打着。 过了好一会儿,孩子的哭声终于渐渐平息下来,安静地依偎在秀英怀里。此时此刻,秀英凝视着怀中这个和二女儿长相酷似的小宝贝,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往昔的回忆。当年自家经济拮据,生活十分艰难,但对于二女儿,她视若珍宝,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出门劳作时,不是抱着就是背着,一刻也不愿松手。即便是下地干活的时候,她也舍不得放下背上的二女儿,而是边干农活边晃动身体,以此来安抚孩子。 想到这里,秀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她实在想不通,二女儿怎能如此不负责任地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难道不知道这样可能会发生什么意外吗?越想越是气愤难平…… 秀英小心翼翼地低头看向怀中的小家伙,只见那张小脸蛋红扑扑的,十分可爱,但仔细瞧去却发现孩子竟然已经尿湿了裤子。她赶忙从一旁寻得一块干净柔软的尿布,动作轻柔而娴熟地替孩子更换好。随后,又倒出一些温热的糖水,轻轻送入孩子口中。 怀中的小宝贝似乎感受到了母亲的关爱与呵护,咿咿呀呀地发出欢快的声音,圆溜溜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秀英,眼中满是好奇与欣喜。秀英见状,心中愈发喜爱这个天真无邪的小家伙,忍不住伸出手轻轻捏了捏他那粉嘟嘟的小脸,引得孩子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渐渐地,小家伙似乎有些疲倦了,眼皮开始上下打架。没过多久,便在秀英温暖的怀抱里沉沉睡去。就这样,秀英静静地抱着孩子,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温馨。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看到二女儿慢悠悠地从门外走进来。当她踏进屋子时,完全没料到会见到自己的母亲坐在那里,顿时被吓得不轻。她拍了拍胸口,定了定神后说道:\"妈呀!您怎么突然来了?也不事先打声招呼,一点声响都没有,可把我吓坏了!\" 秀英瞪了二女儿一眼,没好气儿地回道:\"就这么点胆子啊?还能被吓到!你倒是挺潇洒自在的呀,竟敢把自己的亲生闺女扔在家里不管不顾,跑出去瞎胡闹!难道你就一点儿都不担心吗?\" 面对母亲的责备,二女儿显得毫不在意,辩解道:\"哎呀,老妈您别生气嘛!我只是出去一小会儿而已啦。再过两天就是咱们村里盛大的'祭龙节'了,我得赶过去和歌舞队一起排练节目呢。真的就只去了一会儿,没耽搁太长时间哦。\" 秀英听后怒火中烧,她想起去年就嘱咐过她一家,家中的任何人都不要参与今年的“祭龙节”活动,但二女儿竟然还是跑去参加排练舞蹈!还把孩子独自扔在家里,这种无视她权威和命令的行为让秀英感到无比失望与愤怒。 望着二女儿那副满不在乎的模样,秀英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她无法理解为何自己的孩子会如此叛逆、不听话。愤怒之下,秀英径直走到屋外堆放的烧火处,随手抽出一根木棍,气势汹汹地冲进屋内朝着二女儿打去。 二女儿完全没有预料到母亲会突然动手,毫无防备之下只能惊慌失措地四处躲闪,并不断向母亲认错求饶。秀英连续抽打了几下之后,心中的怒气稍稍平息一些,便将手中的木棍扔到一旁。 而此时的二女儿早已吓得不轻,满脸委屈与哀怨。她觉得自己只不过是暂时放下孩子去排练舞蹈而已,母亲怎么能这样狠心地殴打自己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又不敢轻易哭泣,生怕引起母亲更大的不满或者趁着家中无人时再次遭受毒打。 满心委屈无处诉说的二女儿只能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哄着孩子,心中暗自哀叹:难道这就是做儿女的宿命吗?即使受了再大的委屈也无处可诉…… 就在太阳即将西沉之际,亲家母与二女婿一同归来。他们刚踏进家门,便瞧见了秀英已经到来。二人脸上立刻洋溢出欣喜之情,纷纷向秀英投以热烈的问候。秀英见此情形,心中亦满是欢喜。 亲家母兴致勃勃地走进厨房,表示要亲自下厨烹饪佳肴,以此盛情款待秀英一番。秀英对此深感愉悦,因为受到他人如此重视,内心自然而然会生出喜悦之情。此时,亲家母打算差遣自己的儿子前去宰杀一只鸡。然而,秀英急忙出言劝阻道:“时间已然不早了,改日再议吧!今日只需随意吃些即可。”亲家母转念一想,确实如此,待到儿子将鸡宰杀处理完毕,恐怕早已时过良久,而且后续还要精心烹制。秀英一路奔波至此,想必早已饥肠辘辘。于是,她赶忙洗净双手开始操持起晚餐来。 只见亲家母从熏制的腊肉中割下一大块厚实的腊排骨,并与水灵灵的萝卜一同放入锅中炖煮。不仅如此,她还特意清洗了一些鲜嫩欲滴的香椿芽备用。接着,将十颗鸡蛋打散后倒入锅内翻炒,随后加入香椿芽一同炒制。没过多久,一桌丰盛的饭菜便已准备就绪。几人围在桌子旁边开始吃饭,亲家母一个劲给秀英夹菜,二女儿在一旁也是低着头不停地吃饭。见自己母亲没有提及今天自己把自己孩子留家里的事情,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 秀英心中其实有千言万语,但转念一想,自己之前已经教导过她了,即便再说什么,亲家母恐怕也不会真正去教育她。更何况,她们二人忙碌一整天,想必早已疲惫不堪。这种令人不快的事情,还是不必再提,免得给她们增添烦恼。 用罢晚餐,乡里的大喇叭响起,通知每户人家今日前往村委会集资买猪,金额不限,全凭各家心意。亲家母按捺不住,向秀英问道:“老姐妹,你觉得咱们家出多少合适呢?”秀英只是轻轻摇了摇头,回答道:“既然不打算去,那干脆一分钱也别出了。” 二女婿闻言,面露难色,说道:“这怎么行呢!人不到场也就罢了,钱也不出,将来我们在村子里如何立得住脚啊?”秀英无奈地再次摇头,叹息着说:“你愿不愿意听随便你,反正我告诉你们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