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115(2/2)

作者:大米爱吃鱼

不择手段第115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115

连刘桢这样的有名才子也输得心服口服。 台下的普通士子们,倒是再没人敢上台讨教一二。</p>

而此时,先前人群中那位负剑而立的颍川士子。</p>

却是缓缓上前,从怀里拿出自己的文章注解。</p>

在众目睽睽之下上台说道:</p>

“颍川学子单福,特来请杨公子品评指点!”</p>

司马徽见此人上来,也是眼睛一亮!</p>

而这位自称单福的士子,一上来也是对着杨修拱手躬身。</p>

杨修见此时虽举止得体,但衣着朴素。</p>

明显就是寒门出身,打心眼里便有些轻视。</p>

不过众目睽睽之下,他还是彬彬有礼道:</p>

“不知单公子上台,是要在下品评你的诗赋?还是文章?”</p>

单福递上竹简,说道:“在下师从水镜先生学经。”</p>

“现有尚书六注一篇,还请杨公子品评。”</p>

“哦?”杨修闻言也是回头看了司马徽一眼。</p>

这单福虽然籍籍无名,但好歹他老师就在台上。</p>

杨修也是不由得有了几分兴趣。</p>

接过竹简,转身对司马徽拱手一礼。</p>

司马麾见状也是笑着点头致意。</p>

杨修这才缓缓打开竹简,仔细观摩起来。</p>

不过等杨修看完单福的注解,脸色立刻沉了下去。</p>

“足下可知,这尚书六注,其中有一章是伪作。”</p>

杨修此言说罢,在场众人皆是惊讶不已。</p>

却见杨修随后将竹简还给单福,并摇头说道:</p>

“足下之文章虽颇有一些见解。”</p>

“不过很可惜,有一些功夫白下了。”</p>

“回去重写一篇,明年再吧!”</p>

一旁的司马徽闻言也是眉头一皱!</p>

单福一听也是惊讶不已!</p>

他可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不禁问道:“此话怎讲?”</p>

却见杨修淡然说道:</p>

“就在去年,大儒郑玄就宣布。”</p>

“古文尚书当中有‘咸有一德’一篇,乃是当时人伪作。”</p>

单福闻言也是皱起了眉头,辩解道:</p>

“这咸有一德作为尚书已久。”</p>

“岂能因一家之言,就全篇废黜?!”</p>

“嗯?”杨修一听也是当即反问道:</p>

“足下难道是想说,郑玄也有错?”</p>

在场众人一听这话,也是纷纷脸色一变!</p>

这个反问,当真具有着极大的压迫力。</p>

要知道,大儒郑玄师从马融。</p>

马融是伏波将军马援的侄孙,也是大儒名家。</p>

郑玄与卢植同为马融之高足。</p>

师徒三人皆是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p>

郑玄游学千里之后,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p>

乃是当今大汉经学集大成者。</p>

所集注解百万余言,被后世称为“郑学”。</p>

在当今世上,郑玄便是经学的代名词!</p>

他的注解,更是被当时的经学士人奉为真理。</p>

杨修用郑玄作辩,差不多就等同立于不败之地。</p>

单福闻言也只好笑了笑,自嘲般说道:</p>

“既然杨公子这么说,那可能是我错了吧......”</p>

杨修闻言却是毫不客气伸手示意道:</p>

“足下回去,再重新用功吧。”</p>

这明显是要把请单福下台的意思。</p>

台上的司马徽见状也是有些尴尬。</p>

自己的学生被杨修这么对待。</p>

他身为老师这一张老脸也是有些挂不住......</p>

但就在单福下台之时,人群之后却是传来一生质问!</p>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儒郑玄就不会错吗?”</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