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择手段第115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115
“阁下的诗,思健功圆,清新刚健。”</p>
“然气过其文,雕润不足,在下只可评为二等!”</p>
杨修接着评鉴,并下了结论。</p>
听到这样毫不客气的评价,台下纷纷议论起来。</p>
“二等?怎么只是二等?”</p>
“对啊,刘公干这样的才子也只能评个二等?”</p>
“那得是什么样的诗作,才能入得杨德祖的眼?”</p>
而人群之中有位衣着简朴。</p>
却一表人才负剑而立的士子。</p>
在听完杨修对于刘桢的一番点评之后。</p>
也是操着一嘴颍川郡口音,说道:</p>
“这位杨公子,眼光的确独到。”</p>
“刘公干之诗,确实秀而不实。”</p>
听到这话,就连旁边的曹孟德也是侧目望去。</p>
不过,台上年轻气盛的刘桢显然不服气。</p>
依旧是嘴硬问道:“不知杨公子所评,有何根据?!”</p>
杨修闻言也是笑了笑,背负双手,在广阔的台上踱起步来:</p>
“足下想必了解自身长处,但若问及短处。”</p>
“汝诗不出山水,赋不过风土。”</p>
“用语又多取媚世俗,于当今世上,只能屈居二等!”</p>
杨修的点评,句句直戳人心。</p>
当今天下文人们哪个不是自视甚高。</p>
刘桢也不例外,他对于自己的缺点还是很清楚的。</p>
不过,年少的他显然还没有完全的心服口服,继续追问道:</p>
“杨公子既评我为二等,那么一等又当何人?!”</p>
“在下倒是想领教领教!”</p>
杨修闻言也是眉头一挑,说道:</p>
“刘公子既然发问了,在下就多说几句。”</p>
“当世第一等诗人,当属曹司空与其子曹植!”</p>
说着他更是拱手遥遥以对北面。</p>
“曹丞相之诗,古直雄健,甚有悲凉之势。”</p>
“堪称气吞江海,睥睨天下。”</p>
“公子曹植之诗,骨气奇高,词彩华茂。”</p>
“当为粲溢古今,卓尔不群。”</p>
“此二君之诗,如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p>
“若是曹司空登堂,曹公子入室。”</p>
“则足下与王粲诸君,可坐于廊庑之间矣。”</p>
台下众人闻言也是恍然大悟。</p>
虽然大家伙都知道。</p>
杨修这话颇有些吹捧曹丞相的意思。</p>
不过,他说的却没有任何问题。</p>
曹操和曹植的诗文水准,乃当世一流。</p>
这一点众人皆知毋庸置疑。</p>
不过,他却有意忽略了曹丕。</p>
这一点,只有那些有心人能察觉出来。</p>
但是杨修一席话说得一气呵成,字字珠玑。</p>
自然引得台下众人连连拍手叫好。</p>
人群之中的曹操,听得杨修在台上称赞自己。</p>
也是不禁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心中暗道:</p>
“杨德祖不愧是青年才俊。”</p>
月旦评上风评天下才俊。</p>
如今一番论战下来,倒是他杨修出尽风头。</p>
此时就连,台上三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也是点头不已。</p>
刘桢见状也低下头来,拱手礼道:</p>
“杨公子,之评语确实公允。”</p>
“在下今日方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p>
“能居于曹司空和子建之下,我这廊庑,倒也坐得心悦诚服。”</p>
“这个二等之名,我认了!”</p>
杨修闻言也是挥手道:“下一位!”</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