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择手段第102章 谁愿匡扶大汉社稷?102
而当董昭将目光,扫到新任鸿鹄寺少卿司马德身上时。</p>
眼神也是为之一顿!</p>
只见这个年轻人,居然毫不掩饰地和自己对视。</p>
董昭见状也是眼睛一亮,当即问道:</p>
“司马少卿,足下随曹丞相平定荆州。”</p>
“蒙丞相上表请功,才得以封侯拜官。”</p>
“如今司马少卿贵为大汉侯爵。”</p>
“位列朝廷两千石大员。”</p>
“如此国家大事,何不谏言一番?”</p>
此话一出,就连曹丞相蓦然也是睁开眼睛看去。</p>
满朝公卿闻言,也是连忙看向。</p>
这位大汉新任的鸿鹄寺少卿,曹丞相的准女婿!</p>
而司马德见状也是眉头一挑。</p>
他老爹司马防见此情形。</p>
却是连忙挡在他身前,插话道:</p>
“董大夫,我司马家世为汉臣!”</p>
“我儿司马德不过今日才入朝!”</p>
“尚未接过朝廷授印!资历尚浅且名微言轻!”</p>
“此番所论乃是改易九州之大事!”</p>
“让其谏言恐怕不妥吧?!”</p>
这话表面上,是以自家儿子还未正式上任。</p>
以不符合规章流程为由拒绝董昭。</p>
但实际是警告董昭。</p>
你自己想当乱臣贼子,别拉着我们司马家!</p>
休想让我儿子帮你担上恶名!</p>
董昭闻言暗自埋怨司马防多事,真是人老志衰!</p>
你儿子都要成曹家快婿了!</p>
还舍不得出来帮着说几句话?!</p>
但董昭表面上却无话可说,只能暗道可惜。</p>
荀彧见状也是松了口气。</p>
深感汉室朝廷还是有忠良在!</p>
此时更是瞥了董昭一眼,缓缓说道:</p>
“圣人有云‘君子有三畏!”</p>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p>
“还望董大夫不要执迷不悟.......”</p>
这话表面上是在对董昭说。</p>
实际上却是在劝告自己昔日的合伙人——曹孟德!</p>
谁料,就在此时一个苍老的声音。</p>
却是打断了荀彧的话语!</p>
“吕氏春秋有云:上胡不法先王之法。”</p>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p>
“商君书更有云: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p>
“更易九州,上为社稷下恤百姓。”</p>
“如此顺应时政,有何不可?”</p>
只见侍中华歆起身出列,举着玉笏说道。</p>
华歆虽然寥寥数语,却有四两拨千斤之效。</p>
把争论的主题从复辟九州。</p>
转移到该不该变祖宗之法的层面上。</p>
这样一来,荀彧便显得势单力薄了。</p>
而荀彧此时见这老匹夫站出来横插一杠。</p>
心中既感到意外又气愤!</p>
意外的是,你华歆毕竟是大汉名士。</p>
受朝廷几番征辟,才来到许都为卿。</p>
竟然会在这个关键时刻反水?</p>
跟着董昭一起欺压天子?</p>
想这华子鱼昔日为豫章太守。</p>
就曾迫于兵势,献地于孙策。</p>
有人说他惧怕强权没骨气。</p>
如今看来并非空穴来风!</p>
当年他对孙策逆来顺受。</p>
如今又为行曹操谋朝篡位之事。</p>
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p>
荀彧此时无可奈何把牙一咬,索性挑明道:</p>
“华公所言不错,然复置九州非善举!”</p>
“昔日王莽改制,也曾合并九州!”</p>
“乱易郡县为害不浅,如今我等岂可重蹈覆辙?”</p>
闻言,满座公卿皆是惊讶不已!</p>
身为曹操昔日的好友。</p>
今日荀令君终于亲口说出了这个禁忌。 言下之意很明白,谁要是改了大汉十三州。</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