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包工头到一方高官第848章 媒体上的隔空交锋
这一招确实让九环水泥无比难受,因为他们除非是遇到了大灾大难,或者当地政府搞活动有硬性要求,不然的话他们没有理由支出这笔钱。</p>
特别是这么大额,还是捐给八杆子打不着的这边,他们的分厂是建在邻县,也不是这里,给这里捐的话,邻县那边要不要捐?</p>
几千万元,贪污或者挥霍都比捐赠容易。</p>
虽然当地政府没有接受这笔钱,但风声已经传出去了,全县人民都知道了,你非不要这笔钱,你是何居心?</p>
所以拖也拖不了多长时间,最多说需要请示上级领导。</p>
思考犹豫矜持了两天,当地政府最终还是接收了这笔捐款,没办法,不收显的太傻,收了实际上更傻。</p>
原本的方案,就是县里以码头入股,思杨这边出这钱改造,最终双方或平分,或四六这座码头。</p>
现在还得合作,只不过思杨一边只需要再出三千万元,就取得了一半的股份。</p>
实际上钱还是那么些钱,并没有多掏多少,思杨还落了个好名声。</p>
正当杨辰沾沾自喜之际,一篇《警惕,强迫式捐款》文章出现在了经济日报上,这个报纸的份量可是相当高。</p>
文章就以某县为例,讲了这次的捐赠,虽然多数地方都做了模糊式处理,但知道的人都知道发生在了那里,毕竟思杨捐那五千万元,也是好好地宣传了一把。</p>
文章没有点明思杨的外资成份,但是却呼吁各地,在出售或合资公共设施时,警惕这种以捐款为名义的提前占位。</p>
虽然说这样的招数杨辰不打算用指出,丹州水泥背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秀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占市场,外地水泥企业难以进入,吃了几十年的饱饭。</p>
但同时,也导致了丹州水泥扩张的欲望不强烈,等他们醒悟过来就会发现,周围的市场已经全部被其它企业占据,无法再就近扩张。</p>
用丹州水泥来打指出,九环水泥在负债率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情况,仍然大肆扩张,有两个分厂在建的同时,又投资一点八亿新建江津水泥厂,同时还有财务手段掩饰支给宜城市开发区的一亿元借款。</p>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不仅引来了九环水泥的抗议,宜城市开发区还专门发公函解释这笔钱是九环水泥支付给他们的土地转让费的预付款。</p>
已经刊登出来了,再解释还有什么意义,南风报出了名的头铁头硬,号称独立精神,除了钱好使,谁说也不好使。</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