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怨——谋而后行三百五十六 旧人新事再现
司马琛再捡着下面的那个册子一看,见上面写的是卓恒。
对于这个卓恒,司马琛认为自己的了解的确比这个册子里说的要更加多,更加深入一些。因为秋中直查到的关于卓恒这个人治理沧洲的才能,比之册子里记录的普通老百姓说的要更全面。这样一对比,司马琛一下子就理解了前面温益铭说的那句话‘真人的能力比老百姓知道的要更强。’一时间,对温益铭的考评又多信任了几分。
捡起第三本册子看的时候,看到‘谢子博’三个字,一时间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却又想不出是什么人。等到打开册子的记录一看,却是一个没有官职的乡绅,甚为奇怪地抬眼问温益铭道:“中正不是对官员才进行考核吗?何以这里出现一个没有官职的乡绅?”
温益铭在拿这些册子时,哪里会随便拿,自然拿的都是比较有代表性,又有说服力的。是以,对皇帝会有此一问,也都是做好了准备的。遂从容的回答道:“微臣认为这位乡绅虽然没有官职,却做了比郡守还要多、还要好的事;究其能力和才德而言,比如今大庆朝的许多官员都还要强。微臣想着中正亦有向朝庭举荐人才的责任和义务,是以,微臣便一道将谢子博其人在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口啤一并调查了。”
听得温益铭这般解说,司马琛想着中正考核的目的,主要是考核现任的官员,但同时也有向朝庭举荐和推送人才的功用,遂仔细地看着册上面记录的话。边看边问道:“看来,这个谢子博将涿州郡治理得不错,令当地的居民极为满意。”
“岂止是不错,微臣认为是相当地好。”温益铭听了皇帝的话,忍不住接嘴说了起来。“微臣认为,倘若涿州郡不是因为有谢子博,就不会有今日涿州郡的富足、祥和与宁静。”
“哦!”听得温益铭如此高的评价,司马琛一边看着册子,一边说道:“那你给朕讲讲,你到涿州郡后,都看到了些什么?”
温益铭见皇帝有兴趣,忙说道:“微臣去到涿州那些地方,见到那里的地里都是一片绿油油的,农民们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
听到这,司马琛一怔,问道:“你去到涿州时已经一月份,地里还能是绿油油的?”
温益铭认真地点着头,回答道:“听当地的农民说,正是乡绅谢子博传授他们的。说土地是上天赐予人类的财富,不可因懒惰而浪费了上天的恩赐,只要勤劳,解决温饱是不需要靠人施舍的。鼓励大家在不种植粮食的季节,种植蔬菜、瓜果。”
司马琛听了这话,想起承颐献给自己的那一本关于双季稻的种植方法,这个谢子博的做法,与武垣那边利用土地多出产粮食的方法是一个道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又听得温益铭继续说道:“那里家家户户都有喂养鸡、鸭、鹅等家禽。听闻正是这位谢子博的母亲鼓励当地的妇人喂养家禽。说家禽身上的肉可食用,而那些家禽身上的毛可以经过一些方法处理后,做成被子、衣服,冬日里使用起来极为保暖。那些方法也是谢子博的母亲亲自交授给那些妇人们的。”
“那些家禽的毛还有如此功用?”司马琛不禁也有些好奇地问道。
温益铭点头,说道:“的确,她们选择鸭、鹅脖子和翅膀下的那些绒毛做成的绒衣、绒被,穿起来轻便,盖在身上暖和。微臣给父亲买了一件鸭绒护膝,今冬他的老寒腿便没有犯过,直说那护膝好,问能不能再买几对。”
听了温益铭的话,司马琛开始思索起来。却听得温益铭还在继续说道:“如此种种,在涿州郡甚多,这些只是微臣见到其中一部分。最让微臣称奇的是,这位谢乡绅把地租给当地的居民种,给他们开池塘养殖时,与乡民们订下的那些合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