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算来名利总如闲(三)(1/1)

作者:休息的云

隆庆中兴第158章 算来名利总如闲(三)

严嵩知道欧阳德说的什么事。可是这事岂是容易办的。虽然当年打压王守仁的杨廷和、桂萼早已作古,王学也不是异端了,但是当年除爵王守仁,可是嘉靖做的决定。 严嵩深知,嘉靖的性格就是死不认错,绝对不会变更的。要想嘉靖推翻自己的决定,无异于让他自己抽自己耳光,这种事情,难度系数实在是太大。 见严嵩默然不语,欧阳德抓着严嵩的手用力,强撑着自己坐起来,对严嵩说道:“介溪公,当年阳明公在江西,对我们江西多有照拂,看在桑梓的面上,介溪公就多多照拂一下阳明公的后人吧!” 平心而论,严嵩对于王阳明虽然谈不上崇拜,但是也是当年朝廷决议除王阳明爵位时,严嵩还在江西呢。与此事确实没什么瓜葛,从他个人来说,一代奇才王守仁,正德时先是南赣平盗,扫平广东、江西两地为患数十年的盗乱;后是平定“宁王之乱”。嘉靖时,总督两广军务,兵不血刃收降卢苏、王受;又平定断藤峡瑶乱。这一桩桩一件件的社稷之功,此等国之柱石,死后就连爵位也被剥夺,甚至连一谥号都未给。确实是有些说不过去。 但是靠他一人,就想把此案翻过来,也确实是有些强人所难。 严嵩说道:“南野,此事岂是仆一人可行的?” 欧阳德目光灼灼的盯着他,说道:“只要到时候介溪公玉成此事即可。” 严嵩说道:“此不必言也。只怕到时候老夫已经是泉下之鬼了。” 严嵩接着问道:“南野以为,何人可任大宗伯?” 这个问题确实是严嵩和嘉靖最关心的,礼部尚书的职务最为清要,是非常重要的职务,虽然看起来权势不如吏部天官,但是入阁的概率是极高的,若不是欧阳德病重,恐怕此刻已经入阁了。 欧阳德说道:“程松溪足以担任此任。” 欧阳德向严嵩推荐的是程文德,现任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掌詹事府事,他也是王守仁的弟子,嘉靖八年的榜眼,也算是现在王学门人中的高官了。 不过严嵩却对他不太感冒,说道:“程文德笃学修行,称为儒者。然好谈当世之务,率迂阔而难行。虽尝自以其学未究于用,而识者不以为然。以其为大宗伯,恐怕不能于国事有意。” 欧阳德苦笑着摇摇头说道:“介溪公,眼下的朝廷安静和平乃是第一要务,现在南倭北虏,正是多事之秋,朝廷应当以安静为主,不要多生事端才是,介溪公以为呢?” 严嵩当然知道欧阳德指的是什么,虽然看起来严嵩相位稳固,可是他已经七十多岁了,还能支撑几年呢?日后必然是徐阶的天下,这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欧阳德说道:“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恨无间可乘。君子得其志则行,不得其志则止,徒欲与天下同归于善,舍独知又焉所致其力乎?某顾瞻时势,未见可行之机矣!” 严嵩知道,欧阳德这是在劝自己及早全身而退,可是现在的情况,严嵩怎么能全身而退呢?就是严嵩想,恐怕嘉靖也不会如严嵩之意的。 严嵩不由得长叹一声,说道:“吾事君之日长,事亲之日短。不孝至此,悔愧无及,然此刻虽恋庐墓,亦只得效犬马之劳也。” 欧阳德也知道,严嵩想要全身而退,还不是要看嘉靖的意思,若是嘉靖不同意,也是枉然。 再安慰了欧阳德一番后,严嵩回到西苑,向嘉靖复旨,同时告知了嘉靖聂豹准备乞骸骨的事情,虽然嘉靖对聂豹十分不满,但是同时更换两位尚书,势必引起朝廷的动荡,嘉靖说道:“聂豹为何要此时致仕,朝廷正在用人之时,朕不会准允的。” 严嵩说道:“聂豹乃是因为欧阳德病笃,物伤其类,故而萌生退意,而且本兵也不会马上上疏,想来总归是要等到朝廷安定下来再说的。” 兵部尚书可是要职,尤其是现在,朝廷正是用兵之时,嘉靖问道:“若聂豹去职,谁其替之?” 严嵩说道:“聂本兵荐杨博替其位,臣也以为杨博是不二之选。” 嘉靖说道:“杨博啊。”沉吟半晌,还是点点头。 确实,杨博是现在担任兵部尚书的不二人选,杨博为嘉靖八年进士,历任盩厔、长安知县,入朝后在兵部相继为武库清吏司主事、职方清吏司郎中,曾随兵部尚书翟銮巡视九边,受其赏识。翟銮去职后,又为张瓒、毛伯温两位兵部尚书所器重。嘉靖二十五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时,兴屯田、修水渠、筑屯堡,使百姓安居乐业,境内肃然。后任兵部左侍郎,经略蓟州、保定军务,两次击退蒙古首领把都儿、打来孙的进攻。 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功,杨博都是当之无愧的,聂豹去位后,也唯有杨博能够执掌兵部了。 更为令嘉靖欣赏的是,和聂豹有浓厚的心学色彩不同,杨博可谓特立独行的一位,不党不群,既不是严党中人,又和徐党没什么瓜葛,让他执掌兵部,嘉靖是很放心的。 正德朝名臣,同样是兵部尚书,发现重用了王守仁的王琼曾说:君善自爱,将来功名不在老夫下。 可见对他期望之深,当时署兵部事的尚书郑晓曾经说过:博在蓟、辽则蓟、辽安,在本兵则九边俱安。杨博是本朝最为知兵之人了。 嘉靖对杨博接任兵部尚书没有什么考虑的,但是对于礼部尚书,嘉靖知道,肯定是有一番恶斗的。嘉靖问道:“欧阳南野可有人选推荐?” 严嵩说道:“欧阳南野荐程文德接任。” 嘉靖思考了一阵,才想起他是谁,问道:“又是王门中人吧?” 严嵩点点头,嘉靖只是笑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