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古堆第136章 潜心钻研风水学
那天,蒋有礼给他推荐的书籍中,有清代文人袁枚辑录的巜子不语》,恰巧图书馆里有这本书,他就借了来。
这本书有盗墓贼用风水盗墓的内容,将风水盗墓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清代文人袁枚辑录的《子不语》(卷9)中“掘冢奇报”故事主角朱某,就是靠占卜盗墓而发家致富的:
“杭州朱某,以发冢起家,聚其徒六七人,每深夜昏黑,便持锄四出。嫌所掘老多枯骨,少金银,乃设乩盘,预卜其藏。”
杨彪看到此处,眼睛发亮:这不就是自己千方百计要寻找的办法吗?
以前想靠勘察弄清“葬三角”的具体情况,因为怕招摇,遂改为晚上进行。可晚上行不通,其效果大打折扣。
于是杨彪就想盗墓者为什么会想到使用这种特殊手段来指导盗墓?也许是因盗墓有时也得靠碰运气吧!
实际上,“占卜”与“风水”过去一直是相提并论的。古代风水先生在选择墓穴时叫“卜择”。
前面提到的那本《葬经》就称,“葬者,藏也,欲人之弗得见也。”
又有“卜其宅兆,而安厝之”之语。
这种把占卜与风水结合起来的“点穴”手段,为历朝皇家使用。《隋书》(卷78)便有这样的文字,“及献皇后崩,上令吉卜择葬所”。
《葬经》的作者据说是东晋时的郭璞。郭璞就是一位既擅风水,又懂占卜堪舆的高人。
有史称,“璞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
《晋书·郭璞传》(卷72)记载,郭璞母亲去世后,将其“卜葬地于暨阳”。
这个地方紧靠水边,不过百步之遥。当时人看了都说离水太近了。
谁知郭璞回答:“无碍,当即为陆矣。”
果然不久以后,此地被河水带来的泥沙淤积成沙滩,郭母墓的方圆十来里都变成了桑田,因而成了风水宝地。
南北朝时间宋会稽太守张裕家的祖坟就是郭璞看的。
《南史·张裕传》(卷31)记载,郭璞当时看了两处,一处是“年过百岁,位至三司,而子孙不蕃”,还有一处是“年几减半,位裁卿校,而累世贵显”。
祖上选择了后者,张裕因祖坟风水好,当上了大官。
从郭璞的选择风水宝地的记录可知,占卜被用来盗墓,在古人看来是颇有道理的。
杨彪就是从这些文献轶事中揣知风水与盗墓的关系,竟是不亦乐乎。
有一则轶事,引起了杨彪的深思:
郭璞不只会相墓地,还会相墓测病。
当时扬州有一个叫顾球的高官,其姐姐一病不起,长达40年。顾请郭璞到家占卜,卜得“大过”卦,称“大过卦者义不嘉,冢墓枯杨无英华。振动游魂见龙车,身被重累婴妖邪。法由斩祀杀灵蛇,非己之咎先人瑕。”
顾家的祖坟不好,连墓树都枯黄了,姐姐还有病。原来是顾家祖上杀过一条大蛇。
后来,顾家依言给蛇烧了纸,祭祀一番后,顾姐姐的病真好了。
研读了一段时间的风水之后,这一天,杨彪又找到蒋有礼,说:
“大师,我觉得风水学很有意思。要么让我跟您几次吧!一来向您学习,二来展示展示自己所学……放心,我喜欢看风水,不为赚钱,仅为兴趣,不知大师可允否?”
杨彪说完后,和第一次见面一样将一个钱袋递于蒋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