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风九州行第六章 魔手潜伸筑孽缘(8)
叶谦玉走出天云堂后,便听到了一阵悲怨的曲声,这是二胡的声音。二胡的声音速度缓慢、细腻多变,时断时续,颤颤兢兢。而现在传来的二胡之声便是古典名曲《汉宫秋月》。
叶谦玉顺着曲声而走,很快就在一人群外停下。他好不容易才进入人群里,就看到一位老人正在拉着二胡。这首《汉宫秋月》拉奏得极是动听感人,但曲不过人。最叫人抱憾辛酸的是这位老人的左腿是断的,也就是说这位老人是一个残疾人,那么他在此拉二胡也就不难理解了。老人不能走路,更不能干活,本来该是由儿孙来照料的。但叶谦玉问人后才知道,老人姓陈,大家都叫他陈老汉,陈老汉的老伴和儿子都死得早,儿子更是连娶媳妇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只有自己养活自己,很是悲凉。好在陈老汉会拉二胡,而且乐技还十分了得,也就仅靠拉二胡卖艺讨得饭钱为生。
叶谦玉继续听着围观的人说道,洛阳白家曾经也捐助过这位陈老汉,但陈老汉骨气很硬,他愿意每天仅靠街头卖艺为生,也不愿意接受白家的帮忙。陈老汉自己也说过,他是为老百姓而奏乐,只要老百姓认为他的音乐有价值,就只需给够饭钱足矣。而洛阳首富白轼清非常敬服这位陈老汉,时不时还过来与之交流。
叶谦玉听完之后,看向陈老汉的眼神充满了不同,原本是充满怜惜,而现在则是满满的敬意。这是一个真正的音乐人,不为财奏,不为权倒,永远坚持自己的初衷,勇敢的做自己,绝不改变。也许陈老汉的这种做法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是很愚蠢可笑的,放着有钱人的资助不要,非得天天拖着残腿来此乞讨卖艺。
但叶谦玉也不好过多的评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追求不同,活法自然也就不同,只要当事人认可自己的活法,外人是很难给出客观的评价,说到底每个人在评价他人的同时都会不自主的带上点主观意愿。就是这点主观意愿影响了对客观事物的判定。就拿这位陈老汉为例,对于那些追求世俗金钱权力的人来说,陈老汉就是彻头彻尾的傻子,但倘若换做是那些放浪不羁的名士来看待,这位陈老汉就很有魏晋时期那种筋颜风骨。
总的来说,这种差异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不同而决定的,也正是因为这三观不同,才导致世上分成各色各样的人。所以说,一个人在评价对待一样事物的时候,是很难给出绝对的答案,有些事并不能以绝对的对与错来区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要做的就是学会包容和接纳,大道无极,和而不同,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完善自身。
就在众人聆听感受的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霎时响起。
只瞧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闯进人群中,凶神恶煞地走到陈老汉面前破口毒骂:“你这个穷残汉,赶快给我滚出洛阳城!洛阳城曾是天下帝都,岂是你这种又穷又残又酸的人呆的?而且竟然还恬不知耻的在这里拉二胡骗钱!今天真是他娘的踩了狗屎走了晦气,居然见到你这种人,你这种人干吗不去死啊!”
这个中年男人穿金戴银,浑身浓浓的铜臭味,三句不离“钱”字,超是俗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暴发户,而且还是那种个人修养素质极其差的暴发户。
中年男人的这番怒骂令围观众人无不皱起眉头,但皆因中年男人穿着名贵,一眼看出就是个有钱有势的人,故一个个都不敢上前理论争辩。
正因为围观的百姓不敢上前,中年男人更加肆无忌惮了。他抬手打向陈老汉,而就在手起落下之际,他惊异的发现自己的手居然打不下去了。噢,是的,因为此刻中年男人的手正被一个人年轻人牢牢抓住,马上的,那个年轻人右手后坐,擒拿住了中年男人。这个见义勇为的年轻人正是叶谦玉。
本来叶谦玉是不便出手的,但是发现那么多围观的群众竟然无一人出手去帮助陈老汉。那么多的人,个个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的姿态。
叶谦玉失望极了。
世间之人如此冷漠,只因怕得罪权贵。这样下去,久而久之,还会有谁去打抱不平?还会有谁去行侠仗义?总不能指望老有大侠出场吧,更何况这世界上又怎会有那么多的大侠。
这样的社会风气很是令人作呕难受,如果一个国家的平民百姓在潜意识里都认同了自己是弱者地位的话,那么这个国家注定是徒有其表,华而不实。一个国家的老百姓没有自豪的底气,没有敢和权贵叫板的勇气,没有挨打可以还手的力气,那么这个国家再有钱又有什么用呢?这钱再多又不属于老百姓的,而是属于高高在上的那些人,那些人即便再有钱也不见得会帮助老百姓,说不定还会更加残忍地去剥削老百姓。那么可以设想,长此下去,这个国家的官府还会有多少公信力,那就真的值得思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