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学子游街(1/1)

作者:牛油火锅辰紫梦

穿成皇长子,开局败光赈灾款第300章 学子游街

乱了! 京都彻底乱了! 此时,京都大多数百姓的情绪,多少都有些失控。 谁让这短短几日内,京都发生了那么多的大事儿呢。 这一天天的,京都百姓的情绪不停的大起大落,他们的脑子早就蒙圈了。 京都各个阶层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百姓们早就糊涂了,他们根本不知道到底谁说的对,应该听谁的? 无知的百姓没有自己的主见,只懂得人云亦云。 既然京都这些最有文化的书生学子们,此刻都能意见一致,直指皇朝的错误政令。 那这些学子们的统一意见,肯定是对的。 尽管他们这些百姓没什么文化,但他们知道,听这些书生学子们的意见准没错,他们这么多人都认可的想法,一定才是民心之所向。 而京都此时的乱象,则正是各位世家家主想要看到的。 普通百姓的声音,皇上可以不听。 可这么多书生学子的声音,皇上总不能不听了吧! 是的,书生学子们的声音,此时早已传入了皇宫。 更传入了三日未曾早朝的金銮殿。 既然没有官员,继续跪在宫门前逼宫了。 早朝自然要继续正常进行。 原本昨日还跪在宫门口的那些官员们,今日一早一个个臊眉耷脸的,根本无颜面圣。 可进宫前这一路上,他们看到了书生学子们的罢\/课游行。 这些官员一下子又支楞起来了。 既然这事儿还没完,那他们就还没彻底输。 他们就还有机会,继续为世家、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皇上,如今学子们齐齐罢\/课,他们所有人提出的意见,不得不重视啊!” “皇上,学子们的诉求,也正是大乾朝千千万万读书人的诉求。 学子们说的没错,如果朝廷一旦损害了读书人的基本利益,那读书人如何还能继续读书? 如何还能正常考取功名?如何才能入朝为官,为皇上分忧,为一方百姓造福?” “皇上” 世家那些官员,今日一个比一个精神,想要跟对立方官员好好掰扯掰扯,无论如何今日必须得获得一次胜利。 这不仅仅是为了维护,他们作为世家最后的尊严。 更是为家族,严守利益的底线! 然而世家官员一个个蹦跶的挺欢,可他们的拳头就跟打在棉花上一样,根本没得到任何的回应。 世家官员这才想起来,去看领头的那几位尚书大人,以及孟老将军。 结果就看到,这几位尚书和孟老将军,全都没精打采,不停用手捂嘴打着哈欠。 这几位大人一看就是一夜未睡,此时眼皮都睁不开,哪里有闲心跟他们这帮世家官员争论一二。 也不知这几位大人,昨夜都忙什么呢,今日竟以如此状态面圣? 哦!对! 世家官员们想起来了,这几位大人和孟老将军,昨日忙了一天一夜,不就是忙着赚京都百姓和他们这些世家的银子么! 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纪大人,今日” 有世家官员出列,本想先挑礼部尚书纪敏行下手,询问一下他的意见。 毕竟纪敏行是礼部尚书,他是最应该注重规矩,最在意学子们的呼声之人。 可户部尚书胡丰源,却突然出列,直接打断这位世家官员的问话。 “启奏皇上,昨日新安府周边各个府城的商户,齐齐交了过路费,然后经过四皇子殿下铺好的水泥路,将年货运抵京都。 此举不但解了京都百姓的粮食危机,更丰富了京都百姓的生活、提升了百姓的生活品质。 并且,仅仅昨天这一日,户部收上来的商户税银,就足足有一万三千多两” 胡丰源根本不提学子书生罢\/课游行之事,反而将昨夜京都商业的繁荣,大讲特讲。 更是摆出来一系列具体的惊人数字,不但狠狠打了世家官员的脸。 更是让其他中立官员,以及虽未依附世家,却同样反对改革的官员,看到了不一样的大乾朝,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希望。 这时,礼部尚书纪敏行掸了掸衣袍,同样上前一步。 “皇上,《易经。系辞传》有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发生变化,变化后能够通畅,通畅则能够长久保持。 《管子》也同样有云:不方之政,不可以为国;曲静之言,不可以为道。 意味着不适应时代变化的政令,不能治理国家,不符合实际的言论,不能成为指导原则。 微臣以为,固守老祖宗的政令固然有一定的道理。 但大乾朝的政策和治国的思想,同样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如今四皇子殿下,才仅仅铺了五六条水泥路,就已经能大大缩短了,其他府城运送物资到京都的时间。 也正因为路途的畅通,商户们可以有机会,将新鲜的时令果蔬送至京都。 这不但造福了京都百姓,同样也变相为商户们节省了更多不必要的成本与风险,同时创造了更多的利润。 更何况,仅仅昨日一天时间,咱们大乾朝的国库,不也因此而受益良多吗?! 皇上、诸位大人你们看。 就是这么普普通通的一条水泥路,不就已经能够为咱们大乾朝,带来如此多的好处与改变吗! 所以微臣以为,这水泥路还应继续铺,这过路费也的确应当收。 同样的道理,三皇子殿下之前提出的另外两条建议,咱们未经尝试,怎么就能立刻否定呢?” 没错!就是这么个道理。 户部尚书、刑部尚书还有护国大将军孟羽,对礼部尚书纪敏行的言论,表示万分的支持。 这世道总不可能什么事儿都一成不变吧! 既然任何事都有可能变化,那为何世家官员们却非要如此顽固不化、固步自封? 为何不能让朝廷,将这些新鲜的政令都小范围的尝试一下?到时候让事实来说话! 昨日的事实这么一摆,再加上众位尚书大人的力挺,很多中立派的官员,也多少开始有些动摇了。 或许,三皇子殿下提出的那三条建议,可以适当的、酌情的尝试一下。 万一真的对国祚有利呢? 见金銮殿上的文武百官的话风都开始变了,世家官员可就更急了。 “皇上,就算胡大人和纪大人说的有理。 可如今并不是谈论那些的好时候啊! 学子们可都还在街头罢\/课游行呢,顺应学子们的请求,安抚好学子们的情绪,这才是当务之急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