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第136章 遍访贤才2
上回讲到山谷之中的庄稼可谓是五谷俱全,而中国历史上普遍认为的五谷是指:稻(水稻)、黍(黄米)、粟(小米)、麦(小麦)、豆(大豆)。
南阳一带气候还算适宜,是故水稻一般都是一年两作,早稻在四月初播种,八月初收割,前文刘表刚刚平定鲁阳黄巾贼寇,寻访民情之时,侍从樊忠便有讲到过。
而晚稻则在七月下旬播种,十一月收割,是故此时的百姓正在一边收割,一边播种。
而黍和豆,则是五月下旬、六月初左右播种,九月收获,是故此时的黍、豆都尚且青绿。
小麦分为春小麦与冬小麦(宿麦),春小麦在五月上旬播种,八月下旬收割,是以此时的春小麦多已泛黄。
而宿麦则是十月初播种,来年六月底、七月初收割,是故此前刘表伏牛山一行,会有百姓在青黄不接的时段,上山狩猎,结果惨遭猛虎袭村报复的场景。
粟也是一年两作,一季在四月初播种,七月下旬收获,一季在六月下旬亦或七旬上旬播种,十月收割,是故此时便已跃然纸上。
刘表之文学,辞藻之华丽,暂且不论,韩暨目光已然定格在奏章的最后几句。
“南阳百废待兴,臣南阳太守刘表,乞请免除南阳今岁之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