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第2461章
李凒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之后,便立刻秘密传召了海汉驻汉城的外交使节,向其表示了对之前没有听从陈一鑫安排的歉意,并保证今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状况。
李凒的及时表态挽救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但海汉也并没有要让李淏立刻回国的意思。只要李淏一直在海汉手中,那就相当于是为朝鲜准备了一个随时可以替补上位的国王人选。如果李凒的执政再次出现严重问题,或许海汉执委会就将会使用这张王牌。
至于由此所将引发的后果,执委会认为并不会太严重,朝鲜国本就不长的历史充满了各种政变,换一个统治者对这个国家来说简直就是司空见惯,只要继任者仍是李氏子孙就行,文武百官和国民已经也对此习以为常了。而且如今朝鲜已经是海汉的藩属国,那么海汉对统治者的册封才会被视为正统,朝野对海汉主导更换新统治者的接受度肯定会更高。
当然了,即便目前海汉并不打算更换已经表示悔意的李凒,但也不会就此对朝鲜的局势罢手。既然已经意识到了目前对朝鲜的影响力还不够,那就得加大力度才行。
朝鲜的少壮派高级武官几乎都有在海汉军中受训的经历,因此对海汉的认同感会较普通官员更高一些,而海汉便是以其为目标,要求朝鲜军今后在国境之外的军事行动要先向海汉进行报备,获得许可之后方能行动。
这对于朝鲜武官们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到底是选择效忠君王,还是以海汉的意志为准。而海汉也是要通过这样的手段,来筛选真正值得投入资源进行扶持的对象。
1645年秋,已经持续一年的战事让大明入不敷出,不得不向海汉申请了第二次的战争贷款,而这次的代价便是整个两广地区的治权。尽管崇祯心有不甘,但目前的局势已经陷入消耗战,明显对大明更为有利,或许再咬咬牙就能击溃满清,这个时候可不能卸了劲。待解决了满清这个心头大患之后,再掉转头对付海汉不迟。
然而崇祯还是把海汉想得太善良了,既然他都能想到以满清的国力肯定耗不过大明,那作为一直在旁边观察局势变化的海汉又何尝注意不到。海汉能给大明提供战争贷款,自然也能拉满清一把。
虽然海汉坚决不卖军火给满清,但其他的物资一直没有禁售,而且也同样给满清提供了用土地换战争贷款的条件。辽东半岛虽然是以山区地形为主,但与金州相连的南部地区倒是有面积不小的临海平原。
这些地区在1639年签署金州和约之后就一直作为缓冲区存在,如今也是作为满清的贷款抵押物全部划入了海汉的版图。海汉在辽东半岛的统治区由此扩大了三倍,而满清的实际控制线则在1639年和约的基础上又向北退出了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