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朝当神棍第六百四十一章 公子不争功劳真的不争
在九江郡守的描述中,三昆山的贼人极为强大,他们不仅有呼风唤雨之能,而且继承了蚩尤的本领,铜头铁臂,刀枪不入。 寿春城秦军悍不畏死,几番冲杀,无奈凡人之力,如何与神鬼相争斗? 秦军屡屡败下阵来,但是屡败屡战,不屈不挠。 眼看着城中的守军越来越少,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而贼人的势力越来越大,已经发展到了三千人。 但是以郡守为首的九江人,绝对不投降,哪怕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宁死不屈,守住大秦的荣光。 这奏折写的,声泪俱下,把寿春城中的秦军描绘的无比悲壮。 念奏折的小宦官都不由自主的流下来了热泪。 他顿了顿,擦了擦热泪,然后继续念奏折。 奏折中说,就在城中秦军苦苦支撑,眼看就要支撑不住的时候,伏尧公子到了。 公子率领着三千人马,如同猛虎下山,顿时惊退了贼人。 原来伏尧公子的人马身上,带着谪仙的神力。 谪仙神通广大,即便是蚩尤也要退避三舍。 三昆山贼人见势不好,干脆据险而守,退回到了三昆山上。 而伏尧公子又定下来了奇计,选了一百勇士,趁着夜色从悬崖峭壁之上,攀到了三昆山。 当日月黑风高,阴风呼啸。 伏尧公子的一百人马,宛如从天而降的天兵天将。宛如一尊尊金甲战神。宛如进入羊群的猛虎,宛如冲进育婴堂的壮汉。 在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排比句之后,郡守又对战况进行了描写。 那一日,这一百人马,左劈右砍,杀的是昏天暗地。 三昆山上的三千贼人,个个哭爹喊娘,四处逃窜,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这些贼人,摔下山崖,化作肉泥者有之。 掉进山涧,葬身水底者有之。 自相践踏,腹破肠流者有之。 被公子抓住,斩首示众者亦有之。 本来抓到了一些贼人,公子想要送到咸阳城,令诸位大人观赏一番。 不过忽然想起来,这些贼人身上都有妖术,万一他们路上施展妖术逃跑,那就不好了。 更何况,这些妖邪之物,身上都带着邪气,进入咸阳城之后,玷污了这块清洁之地,那更是该死。 于是,在伏尧公子的主持下,将这些人全部斩首。 据说斩首那一日,天色忽然晦暗,有一片乌云盖下来,遮天蔽日,仿佛一下变成了黑夜。 而在乌云之中,隐隐有鬼哭狼嚎之声。 当时众人皆惴惴不安,而伏尧公子大喝一声,抽出腰间宝剑,剑指苍穹。 伏尧公子大声呼道:“我乃大秦皇帝之子。尔等妖魔鬼怪,岂敢放肆?” 公子这声音,得天地之正,浩浩荡荡,凛然不可侵犯。 九江郡大小官员听在耳朵里面,都觉得精神百倍,那内心深处的一丝惧意,顿时荡然无存了。 忽然间,只听得乌云之中,只听得咔嚓一声,仿佛晴天霹雳。 紧接着狂风大作,竟然将乌云吹散。 烈日重现天地之间,照耀刑场。 而伏尧公子金盔金甲,手持宝剑,在日光中熠熠生辉,宛若天神下凡。 在场之人看了之后,无不赞叹:果然乃大秦公子。此等神威,岂是凡人能有的? 随后,刀斧手斩下贼人头颅。 那被俘的三百贼寇,顿时身首异处,再不敢作乱。 公子有大功而不争功,甚至不忍扶苏公子输的太难看,故意谦虚一些,说自己只杀了三百人。 但是九江郡上下,不忍心公子被人误解,因此冒死上了这道奏折。 小宦官念完奏折之后,在场的人都傻眼了。 有不少朝臣说:“这……这是真的吗?” “这怎么听者有点像是说书人说的故事?” “又是神仙,又是鬼怪。楚地这么多事吗?” “不会是九江郡守,与公子串通好了吧?” 不过也有知情人说道:“不可能,据说九江郡尉,名叫黎刀,与蒙恬一向亲近。” 此言一出,众人恍然大悟。 黎刀,大多数人只是有耳闻。可是他兄长黎剑,众人就很了解了。 那是蒙恬的心腹大将啊。 这么说,伏尧公子到了九江郡,黎刀没有给他暗中使坏就不错了。要故意吹捧,夸大他的功绩?那是万万没可能的。 只是……九江郡,真的进行了一场神魔大战吗?这也太邪乎了吧? 李水也有点懵逼了。知道古代有一些神乎其神的传说,可是……还真让自己碰见了? 蚩尤有没有神力他不知道。 但是谪仙有没有神力,李水很清楚啊。 这不是扯淡吗? 不过,心里面很震惊,李水在脸上是不会表现出来的。 他幽幽的说道:“如此看来,伏尧公子真是仁者啊。对待穷凶极恶的贼人,有魄力尽数剿灭,还百姓一个太平。对待自己的兄长,可以照顾他的感受,让他不至于颜面尽失。” “此乃大仁者也。至于扶苏公子,所谓的仁者无敌,不过是放跑了山贼而已。山贼离开了梅县,必定去了其他地方作恶,又要祸害其他无辜的百姓。这样的仁,似乎小了一些。” 周围的朝臣都连连点头,忽然觉得李水说的很有道理。 那些儒生都很郁闷,心想:果然不能让谪仙说话啊。谪仙这张嘴,真是死人都能给说活了。 淳于越叹了口气,说道:“子不语怪力乱神。” 李水笑眯眯的说道:“子不语,难道就不许别人语吗?或许淳于博士觉得九江郡守在撒谎?” 淳于越没有说话。 这个年代,大家还很有一些迷信观点。喜欢相信山精鬼怪。 否则的话,秦始皇也不会整天派人寻找仙山了。 否则的话,后来的陈胜也不会因为一句“大楚兴,陈胜王”就聚拢起一伙人马来了。 李信适时说道:“如此看来,还是伏尧公子的功劳比较大啊。首先灭贼人数比较多。其次灭的比较彻底,免得那些贼人再次作乱。” 这话一出口,蒙恬的人有些不乐意了。 有人说道:“伏尧公子的功劳很大吗?我看扶苏公子的功劳也不小。那些贼人确实没有死,但是他们逃走之后,必定是洗心革面了。” “上天有好生之德,洗心革面的贼人,变成了安分守己的百姓。这不是好事吗?我等以为,伏尧公子的处置方式,有些太过血腥了。” 朝臣们都觉得这个场面怪怪的。 几个杀人如麻的武将,居然在朝堂之中大谈仁义,并且口口声声,说什么杀人太血腥。 你们行军打仗,难道不用杀人的吗? 不过……朝臣也只是这么想而已,谁也没有说。 毕竟,好端端的,得罪人家蒙恬干什么?得罪扶苏公子干什么?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只有周青臣几个人幽幽的问出来,问那几个武将:“如此说来在,诸位将军镇守边关的时候,从来不曾杀人了?” 这些武将愣了一下,然后狡辩道:“我们自然是杀人的。但是我们杀人,与伏尧公子杀人截然不同。” “我们是武将,我们杀人,乃是职责所在。而伏尧公子是公子,他可以杀人,也可以不……” 周青臣幽幽的说道:“然而,伏尧公子接到的命令,是剿灭三昆山的贼人,此乃皇帝之令也。换而言之,伏尧公子那时候也是武将。他杀人,有什么问题吗?” 这些武将说不出话来了。 刚才他们就是在勉强狡辩,现在被人问的哑口无言,也算正常。 就在这时候,有个小宦官气喘吁吁地跑进来了。 他跪倒在地,说道:“陛下,陛下。伏尧公子的人回来了。” 嬴政一愣:“这么快便回来了?朕才刚刚看到捷报。” 不过嬴政看了看送捷报的驿卒,立刻就释然了。 这驿卒,实在是倒霉了一点,一次耽搁了太长时间。 嬴政问小宦官:“伏尧可回来了?” 小宦官说道:“伏尧公子没有回来,回来的是十个士卒,以及公子让他们带回来的三百颗人头。” 朝臣们都恍然大悟。 这就和九江郡守奏折里面的话对上号了。 九江郡郡守不是在奏折里说了吗? 伏尧公子杀了敌人三千名,但是完整的尸首却只得到了几百具。 因此他挑选了一些模样周正的,把脑袋砍下来,送到咸阳城。并且沿路示众,震慑宵小。 蒙恬幽幽的说道:“也不知道是不是只有这个三百人。” 朝臣们听了这话之后,都微微一愣,然后点头说道:“有道理,很有道理啊。” 如果九江郡守的奏折是假的呢? 如果三昆山上的贼人只有三百名呢? 所以伏尧只带回来了三百首级。 这样一想的话,伏尧的功劳就要小得多了。 于是,嬴政命人把押送人头的小卒带上来了。 小卒有些拘谨的进了大殿,向嬴政和各位大人行礼。 嬴政和颜悦色的问道:“你们都跟随伏尧,参与了与贼人的拼杀吗?” 小卒愣了一下,老老实实的说道:“似乎只有杀,没怎么拼啊,那些贼人不堪一击。” 朝臣们都愣住了:这就是九江郡守说的谦虚吗?这还谦虚?这简直很嚣张好吗? 嬴政说道:“当日的经过是什么样的?你原原本本说一遍。” 小卒答应了一声,老老实实的说道:“当日我们看见三昆山的贼首,就是那个叫三昆的人,带领着三百山贼,正在……” 蒙恬立刻抓住了这个信息,兴奋地问:“你说,三昆山只有三百贼人。” 小卒说道:“是啊,有人头为证。” 很快,有不少人脸上露出来了神秘的微笑。 嬴政心中也隐隐有些不快,心想:难道是九江郡守在撒谎? 他对小卒说道:“继续说下去。” 小卒说:“但是这三百贼人,正在攻打寿春城。” 满朝文武,顿时哗然:“什么?三百贼人攻打寿春城?这可能吗?这些贼人莫不是疯了?” 嬴政皱了皱眉头:“你若不说实话,朕绝不饶你。” 小卒有些害怕的说道:“小人所言,句句属实啊。” 他心里开始打鼓:这是怎么了?我们明明打了大胜仗啊。怎么回来之后,像是被审问一样? 李水和颜悦色的看着小卒,微笑着说道:“你不要害怕,老老实实说出来便可,是非曲直,我们自然会判断。” 小卒应了一声,继续说道:“当时寿春城中的秦军,不敢出战。一直在干什么……祭祀黄帝。好像是这样的。” 朝臣们都懵了:“还真的祭祀黄帝了?” 小卒又说道:“寿春城的人在祭祀黄帝,外面的那些贼人,也都举着大牌子,他们好像是蚩尤的什么人。小人不认识那两个字,是听别人说的。” 朝臣们越听越心惊:“对上了,好像都对上了。” 小卒又说道:“后来伏尧公子从我们当中,挑选了一百人。我们这一百人打开城门,冲了出去。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便将那些人都杀了。” “大约用了几刻钟,这人头就摆好了。” 朝臣们听得目瞪口呆,问道:“没了?” 小卒有些惴惴不安:“没了啊,还能有什么?” 嬴政叹了口气,对小卒说道:“罢了,你下去吧。” 小卒应了一声,退下了。 李水笑眯眯的说道:“诸位大人觉得,这小卒说的是不是真的?” 朝臣们都摇了摇头。 李水微笑着说道:“本仙也觉得不是真的。” “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三昆山上,不是有三百人,是有三千人,因此他们才敢攻打寿春城,当然了,或许他们当中确实有一些巫术,所以寿春城中的秦兵,才不得不祭祀黄帝。” “而伏尧公子剿灭了反贼之后,不想贪图功劳,于是嘱咐这小卒,不可以对外说有三千人,只是说有三百人便好了。” “可惜公子没想到,这个小卒有些愚笨,毕竟大家也看到了,他连字都不认识。” “这小卒赶了几百里路,已经把伏尧公子教他的那些善意的谎言忘得差不多了。” “他没想到。陛下会将他叫到议政殿,亲自问话。因此紧张之下,这小卒根据记忆,又编了一些内容。因此听起来就很古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