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崇祯,微操大明第五十一章 踌躇不定多尔衮(求追读)51
“回陛下的话,”鳌拜不卑不亢道:“先皇新丧,顺亲王悲伤过度,多次昏厥,而府中又是诸事繁多,故而耽误了。” “有孝心是好事,但是国事为大,如今明廷虎视眈眈,那崇祯御驾亲征,磨刀霍霍,而我大清不比明廷,外无援助,内无纵深,不能丝毫掉以轻心,否则有倾覆之患,”多尔衮看向自己的侄子:“福临,朕的话,你懂吗?”</p>
“回皇上的话,侄儿明白,”福临看起来很是乖巧,眼袋红肿。</p>
福临的话,落在一旁的代善耳中,这位曾经的大清第一王,缓缓的闭上了眼睛:六岁的孩童,懂得什么家国大事,什么兵者死地?只不过是橡皮图章,多尔衮用来安抚皇太极身故之后镶黄正黄两旗罢了!</p>
“坐吧。”</p>
“多谢陛下!”</p>
福临很是乖巧的坐在了济尔哈朗的一侧,对面的多罗郡王硕托。</p>
而鳌拜则是躬身退出,立于殿外等候。</p>
“今日召集诸位王爷到此,事关明廷近期动作,”多尔衮端正了身子,扫视几人:“目前我军斥候在锦州和广宁附近探得明军正在修筑堡垒和前沿阵地,征用了大批的民夫,其中还有大量的俘虏,直接越过了大小凌河,开始在辽河界修筑堡垒和瞭望点......看起来要以辽河为界,与我做长期的消耗战!诸位可有什么想法?尽可讲来。”</p>
“明廷地大物博,光是关内的小麦,棉花,盐,铁以及兵源,就是我朝的上百倍不止,若是长期的消耗下去,则于我大为不利!”代善率先开口,礼亲王手中捻着一串佛珠,声音不急不缓:“另外,关内三晋的八大家,这个月的走货,可少了很多!听说明廷已经开始派兵入晋......日后财货如何入辽,可是件紧要事。”</p>
“礼亲王所言极是!”坐在一旁的济尔哈朗点头道:“朝鲜的供奉解不了近渴,而且明廷一旦有振奋的迹象,只需要明廷一封国书去到,朝鲜这等当了明廷上千年狗腿的腌臜东西,绝对立刻倒向那崇祯!”</p>
“各旗的物资,”硕托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多尔衮,轻声道:“只够一个月的口粮,而且是紧着满人算的,那些个汉奴和没有旗属的,早就开始啃树皮野草了,若是现在出征,怕是连刀都拿不起来。”</p>
听到代善等人的话,坐在上首位置的多尔衮眸光微闪,五指紧紧攥起,发出阵阵脆响:“怎么朕刚刚掌事,便是如此的一摊烂账?”</p>
“战事一起,便是无底洞,若是月前的宁远城大战能够破城大捷,则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代善叹了一声,才补充道:“如今各旗之中,对局势不满者,大有人在,故而......”</p>
“怎么?他们敢嚼什么舌根?”多尔衮横眉一竖。</p>
“不是嚼舌根,而是请战者众,”代善摇摇头:“若是再耽误下去,汉奴尼堪饿死个七成,八成我等也不心疼,但是满人耽误不起,没有粮食,没有棉衣,没有盐,没有药,则哗变和营啸只是迟早的事情!”</p>
“呵,请战?”多尔衮深吸一口气,手掌按在桌子上,使得宽大厚重的红桃木御案都在微微颤抖。</p>
现在若战,胜了还好,若是败了可没有一丝一毫的退路了!</p>
白山黑水的赫图阿拉,可再也容不下女真一族了。</p>
“陛下,明廷有国书到了!”此刻,殿外,新提拔上来的小太监捧着黄色卷轴,躬身而立。</p>
“取过来!”多尔衮忙一招手:“快与我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