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逐鹿天下第113章 漕运问题和储粮体系
紫微宫,含元殿。 殷无咎开始审阅宰相们送来的重要文书,今年漕运输送粮食高达一千五百万石,最大程度保证东京洛阳上百万人不会挨饿。 洛阳城内有两大粮仓,分别为含嘉仓和回洛仓。 含嘉仓乃是一座仓城,东西长约六百米,南北宽约七百米,共有粮窖四百多个,大窖能够储粮数万石,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最多可以储存上千万石粮食。 回洛仓也是一座仓城,东西长约上千米,南北宽约三百五十米,共有粮窖七百多个,大窖能够储粮数万石,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最多可以储存上千万石粮食。 只要含嘉仓和回洛仓储满粮食,便能保证所有洛阳百姓连续两年不会挨饿。 殷无咎选择定都洛阳属于明智之举,关中地区虽然号称沃野千里,但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在实际上已经不能自给自足,尤其粮食产出显得严重不足,每当遇上水旱天灾那就更加吃紧。 以往大唐朝廷每年都要通过漕运输粮才能供养长安,开元年间李隆基苦于缺粮问题,他经常率领群臣移驾洛阳就食,世人称为“逐粮天子”。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关中地区人口较为稀少,每年漕运数十万石粮食那就足以供养长安。 直到唐高宗李治的时候,官僚机构进一步扩大,军政所需的物资日益增多,随着长安人口不断剧增,粮食供应愈发困难,仅靠漕运数十万石粮食已经严重不足。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他也是经常率领群臣移驾洛阳就食,其中还有因沿途粮食准备不充分,最终闹出侍从饿死的荒唐丑闻。 女皇武则天篡唐自立以后,她选择直接迁都洛阳,因此免于频繁奔波。 后来唐中宗李显复位称帝,他决定重新迁都长安,彼时关中地区爆发饥荒,群臣请求皇帝陛下移驾洛阳进行就食。 结果唐中宗李显认为移驾就食有失帝王威严,反而怒斥群臣道:“岂有逐粮天子邪?” 既然大唐皇帝不肯移驾洛阳,那么只能苦一苦长安百姓,饥荒就让百姓来买单。 从这里就能看出关中长安经常出现粮食危机,只有交通越便捷的地理环境,越能游刃有余处理这类风险,而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只有水运才是唯一可靠的选择。 直至李隆基登基为帝之后,他在开元二十一年委任裴耀卿改善漕运。 以往漕运的损耗率实在太大,仅仅想要成功运送一百万粮食到长安,至少需要在关东地区征收五百万石粮食,这显然会给关东百姓造成极大的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裴耀卿只能想方设法降低漕运的损耗率,他很快开始漕运改革。 这轮漕运改革的思路很是清晰,即是避开陕郡的三门峡险滩。 鉴于整个陕郡只有太原仓存在码头,于是裴耀卿派人在汴河和黄河的交汇处设立河阴仓和柏崖仓,在陕郡之北的三门峡开凿山路,分段递运避开三门峡险滩。 以前粮船在漕运过程中,大约有六成粮船都是在三门峡险滩沉没,避开这里能够有效降低粮食的损耗率。 随着裴耀卿改善漕运之后,江淮漕运的粮食输送果然大大提升,每年粮食运输量从一百万石上升到两百万石,从此李隆基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他也不用继续移驾洛阳进行就食。 虽然裴耀卿成功改善漕运,但是全程采取分段递运,运输成本实在太大,就连李隆基也觉得不可长久维持,他在天宝元年继续委任大臣改革漕运。 陕郡太守李齐物在峭壁上开凿山路,这样纤夫便能拉着粮船通过三门峡险滩,而不用在附近寻找地方下船卸货。 紧接着,水陆转运使韦坚还在关中地区改善漕渠,引渭水东流,以通漕运粮船。 经过李齐物和韦坚两位大臣再次改革,江淮地区的漕运粮船总算可以全程水运直达长安,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分段递运,使得粮食运输大大增加,每年输送粮食四百万石,连同运费跟着大幅减轻。 忙活一整年时间,漕运粮船只能输送四百万石粮食,由此可见,定都关中长安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发展,尤其是在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华北平原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不理智的做法。 这也是为什么唐朝以后再也没有朝代愿意定都关中长安。 所有王朝定都需要考虑到很多问题,核心问题就是漕运必须畅通。 隋唐大运河正好就是以洛阳为中心,南北粮船皆可全程水路运输。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这句话可不是空口白谈。 历史上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为什么能够逼迫满清签订战败条约,核心问题就是皇家海军深入长江,企图拦腰切断京杭大运河,这招精准击中满清的七寸之处。 只要京杭大运河受阻中断,南方粮食无法输送到北京,满清皇室和八旗子弟只怕都要饿死。 在经过权衡利弊之下,满清只能乖乖认输签订战败条约。 在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尚未发展起来之前,漕运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命运,拿捏着整个王朝的心脏,这颗心脏便是京师之地。 殷无咎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他决定建立储粮体系对抗潜在风险。 自从殷无咎选择定都东京洛阳,他早已开始建立储粮体系。 洛阳城内表面上只有两大粮仓,实际上却有三大粮仓,另外一个粮仓位于琅嬛宫,这个粮仓称为“上阳仓”。 上阳仓虽然位于琅嬛宫,但是地处水运轴心,因此便于集聚漕运粮食,整座仓城占地面积达到八十万平方米,共有粮窖四千个,每窖能够储粮一万石,约可容纳四千万石粮食,比起洛口仓还要更加庞大。 洛口仓约可容纳粮食两千四百万石。 值得一提,洛口仓和回洛仓始建于隋朝时期,曾经毁于隋末战争。 开元二十一年,李隆基下诏复置洛口仓和回洛仓,两大粮仓恢复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