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雪域奇袭:沈槯智取蒙古营地(1/1)

作者:高小欠

风雨大明之铁血战歌第105章 雪域奇袭:沈槯智取蒙古营地

在前行与后进的队伍中,未闻沈槯歌声的将士们,闻听中军传来的雄浑歌声,不禁为之一震,纷纷抬头望向中军方向,眼中满是惊羡与好奇。待中军唱出第二句“马正萧萧”,他们虽不明其意,却也跟随节奏胡乱大吼,声音虽杂,却蕴含着无尽的豪情与斗志。 此时,大胡子的惊呼打破了行军的宁静:“将军,刀疤脸回来了!”沈槯闻言,目光如炬,望向远方,只见刀疤脸如飞雪中的一抹闪电,疾驰而来。这一幕,让沈槯心中灵光一闪,望着前方茫茫阴山,一个高效省力的行军策略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形。 刀疤脸气喘吁吁地赶到沈槯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报告:“将军,前……前面有……有炊烟,在……山谷里!”沈槯闻言,心中狂喜,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炊烟意味着生命之源,意味着补给与休整,这对于即将耗尽体力的军队而言,无疑是天赐良机。 沈槯紧握腰刀,果断下令:“大胡子,速集五百火枪手,备齐龙王炮!”大胡子应声而去,不消片刻,五百精锐火枪手已整装待发,每人配备龙王炮数枚,准备向那山谷中的蒙古营地发起突袭。 沈槯亲率这支精锐小队,直奔山谷而去。未及山脚,山梁上已现蒙古骑兵身影,显然,他们也发现了这支不速之客。蒙古牧民迅速集结,向明军发起了反击,三百余骑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势,沈槯的部队却显得异常冷静。大胡子一声令下,五百火枪手迅速列队,形成坚固的防线。北风呼啸,碎雪纷飞,却丝毫未减他们的士气。蒙古骑兵咆哮着冲来,却未料到这看似落魄的明军竟拥有如此强大的火力。 随着大胡子一声“第一队,预备!”,第一排火枪手稳步上前,黑洞洞的枪口直指敌军。蒙古骑兵仍不知危险将至,继续冲锋。沈槯冷眼旁观,他深知,这一刻的冷静与自信,将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火枪手们的眼神中没有丝毫慌乱,只有坚定与自信。他们相信,凭借手中的火枪与龙王炮,足以击溃这区区三百蒙古骑兵。随着沈槯的一声令下,枪声骤然响起,火光冲天,蒙古骑兵瞬间陷入混乱。这场雪域奇袭,不仅展现了沈槯的智勇双全,更让大明将士在绝境中找到了生存的希望。 雪原决战:沈槯智勇双全,火枪队显神威 随着杂乱的马蹄声如雷鸣般逼近,脚下的土地仿佛也为之颤抖,沈槯迅速估算着敌我双方的距离,已不足三百米。蒙古骑兵如同黑色风暴,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发起最后的冲刺。在这生死攸关之际,沈槯深知,接下来的每一秒都将决定战局的走向。 蒙古骑兵的冲锋,带着一股原始的野性与残忍,他们习惯于在百米之内,利用弓箭的直射优势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然而,沈槯的眼中却闪烁着冷静与智慧的光芒,他深知新式燧发式火枪的优势所在——两百米的有效射程,足以让明军在这场对决中占得先机。 大胡子立于阵前,神情冷峻,高举的腰刀如同即将落下的审判之剑,却迟迟未动。他深知,火枪队的每一次射击都需精准无误,任何浪费都将是对战士生命的亵渎。火枪手们同样保持着高度的冷静与专注,举枪瞄准,纹丝不动,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训练有素的沉稳与纪律严明的坚定。 终于,蒙古骑兵踏入了火枪的射程之内。大胡子手中的腰刀猛然挥下,如同斩断时间的利刃,伴随着他响彻云霄的“开火”令,第一个百人队的火枪手们几乎同时扣动了扳机。瞬间,一排排火枪如同愤怒的火龙,喷吐出炽热的火焰与震耳欲聋的轰鸣,硝烟弥漫,将战场笼罩在一片混沌之中。 蒙古骑兵的冲锋阵型在火枪的打击下瞬间崩溃,数十骑应声倒下,人仰马翻,哀嚎声、马嘶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烈的画面。然而,大胡子的眼神中却没有丝毫的动摇,他再次举起腰刀,指挥着第二个百人队迅速接替射击,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仅用时四秒便完成了火力交替。 第二轮射击再次响起,更多的蒙古骑兵倒在了血泊之中,火枪的威力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随着两军距离的进一步缩短,火枪的命中率也随之提升,蒙古骑兵的冲锋势头被彻底遏制。 然而,蒙古人并未就此放弃,他们开始释放箭雨,企图以弓箭挽回劣势。但在这高速的战场对决中,弓箭的命中率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大部分箭矢还未到达明军阵前便已落地,仅有少数几箭造成了轻微的伤害。 沈槯站在一旁,冷静地观察着战局,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火枪队的自豪与信心。他知道,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属于火枪队的英勇与精准,更属于他们背后所代表的科技与智慧。在沈槯的指挥下,明军火枪队以少胜多,以智取胜,展现了非凡的战斗力与战略眼光。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役,最终以明军火枪队的辉煌胜利落下帷幕。他们仅以六人英勇捐躯,十余人负伤的微小代价,彻底击溃了人数三倍于己的蒙古骑兵,后者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超过两百名战士倒在了血泊之中,另有五十余人在龙王炮的轰鸣下魂归天际,仅有零星残骑在绝望中仓皇逃离,留下满地的硝烟与哀嚎。 沈槯,这位智勇双全的指挥官,冷静地部署了后续行动。他命令大胡子率领一支精锐百人队,负责清理战场,确保无一生还者遗漏,同时给予那些尚存一息的蒙古人以最后的解脱。随后,他亲自率领其余四支百人队,如同猎豹般乘胜追击,穿越那道蜿蜒的山梁,蒙古人的营地赫然映入眼帘,仿佛是他们囊中之物。 山谷之中,数百座蒙古毡包星罗棋布,周围环绕着牛羊马匹的围栏,一派宁静祥和的牧歌生活景象,却因战争的阴霾而瞬间破碎。逃回的残兵已将失败的噩耗传遍营地,老弱妇孺们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地收拾着行装,试图在明军的铁蹄下寻找一线生机,但现实却如此残酷,短时间内逃离这片土地无异于天方夜谭。 沈槯轻轻一挥手中腰刀,一个简洁而有力的手势,大胡子便如雷鸣般爆发出“进攻!”的怒吼,瞬间点燃了四百多名将士心中的战意。他们如同饿狼下山,眼中闪烁着嗜血的红光,紧随沈槯与大胡子,如潮水般涌向蒙古营地。 那十余名归来的蒙古骑兵,明知是死,却依然选择了最悲壮的冲锋,企图用血肉之躯守护身后的亲人与家园。然而,这一切在明军火枪队的精准齐射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他们很快便倒在了枪林弹雨之下,成为了这场战争最后的注脚。 失去保护的老幼妇孺,面对死亡的威胁,有的拼命逃窜,有的则不幸成为了枪下亡魂。在这场混乱中,少数年轻蒙古女子虽幸免于难,却也被胜利者的狂热所吞噬,尖叫声与挣扎声在蒙古包内回荡,成为了战争残酷的另一面写照。 沈槯目睹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连续半个月的艰苦行军已让将士们身心俱疲,此刻的放纵虽非他所愿,却也是无奈之举。他选择默许,让战士们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释放压力,以免他们崩溃于崩溃的边缘。 不久,后续大军抵达,迎接他们的不仅是满目疮痍的营地,还有篝火旁热气腾腾的美食。那些长期啃食干粮、饥肠辘辘的士兵们,瞬间被食物的香气所征服,他们不顾一切地争抢起来,甚至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摔倒在地,场面既混乱又充满了人性的真实。 沈槯只能苦笑以对,他理解并接纳了这份人性的脆弱与真实。在极限的环境下,过度的约束只会适得其反,唯有让他们尽情释放,才能维持住这支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于是,他放任他们狂欢,任由他们在这片被战火洗礼过的土地上,用食物、美酒、甚至是战斗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与疲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