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沈槯勇破建奴巢崇祯宴群臣共庆大明盛世”(1/1)

作者:高小欠

风雨大明之铁血战歌第22章 “沈槯勇破建奴巢崇祯宴群臣共庆大明盛世”

在苍茫的夜色掩护下,满清豫亲王多铎率领着五千精锐铁骑,如同黑色洪流般昼夜不息地疾驰,只为那虚无缥缈的明军踪迹。当他们终于踏足连云岛,却愕然发现,这里除了海风与礁石,再无明军的一丝痕迹。多铎眉头紧锁,心中虽有疑惑,却坚信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忠诚,断定明军定是中途改道,遁入了未知的迷雾之中。 他即刻下令,侦骑如离弦之箭,四散而出,穿梭于密林与荒野,誓要揭开明军行踪的谜团。不久,捷报传来,一支声势浩大的明军队伍,正浩浩荡荡地向九连城方向挺进。正当多铎准备挥师追击,誓要将这股明军一举歼灭之时,多尔衮的密信如同惊雷划破长空,信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盛京即将风云变幻的紧迫,命令多铎立即回援。 提及阿济格、多尔衮与多铎,这三位同母兄弟,不仅是努尔哈赤血脉的延续,更是大清王朝初期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阿济格以勇猛着称,多尔衮智谋过人,而多铎则以其麾下铁骑闻名遐迩。他们共同执掌镶白旗与正白旗,是大清内部不可忽视的力量。 此刻,多尔衮的急召,不仅仅是兄弟间的召唤,更是关乎大清未来命运的抉择。多尔衮深知,在这场即将爆发的帝位争夺战中,每一份力量都至关重要。而豪格,那个拥有三旗支持的皇太极长子,无疑是他最大的绊脚石。 多铎凝视着远方,心中权衡利弊,最终做出了决断。明军的威胁虽大,但与大清内部的权力斗争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他深知,此刻的盛京,才是决定大清命运的真正战场。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对明军的追击,转而率领着麾下的五千铁骑,踏上了返回盛京的征途。 在他的心中,与济尔哈朗等人心照不宣的是,救回皇太极的希望已如镜花水月,遥不可及。那些豪言壮语,不过是权谋与利益交织下的逢场作戏。真正的较量,早已在无声中悄然展开,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皇位之争,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位置与盟友。 多铎的抉择,不仅是对多尔衮的忠诚,更是对自身命运的把握。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他选择了站在最有可能赢得未来的那一边,誓要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帝位争夺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紫金城内,晨曦初破,乾清宫的琉璃瓦在微弱的晨光中泛着淡淡的金光。百官在晨光与内侍的引导下,如同长龙般缓缓步入大殿,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崇祯皇帝,这位明朝末年最为勤勉的天子,早已端坐于龙椅之上,他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孤高而坚毅,仿佛是大明帝国最后的一道防线。 与往日无异,崇祯皇帝的脸上写满了对国家的忧虑与执着,他比任何人都要明白,这个帝国正站在风雨飘摇的悬崖边缘。北疆建奴的铁蹄肆虐,中原流寇如蝗虫般侵蚀着帝国的根基,而天灾更是接踵而至,赤地千里,民不聊生,人间惨剧频现。 百官三跪九叩之后,各自归位,却如同木偶般沉默不语,大殿内弥漫着一种压抑而绝望的氛围。崇祯皇帝的眉头紧锁,他深知,在这国难当头之际,每一位官员的沉默都是对国家的不忠。 “陈爱卿,”崇祯皇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响,打破了死寂,“前往松山解围的援军,可有进展?” 兵部尚书陈新甲闻言,心中一凛,急忙出列禀报:“万岁,臣已调派三路援军,正星夜兼程赶往松山。” “何时能到?兵力几何?”崇祯皇帝追问,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陈新甲面露难色,嗫嚅道:“回万岁,三路援军共计九千余人,至于到达时间……恐还需时日。” “九千余人?”崇祯皇帝闻言,怒不可遏,“如此微薄的兵力,如何解松山之围?你身为兵部尚书,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吗?” 陈新甲吓得跪倒在地,颤抖着不敢再言。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手持塘报,急匆匆地冲进大殿,打破了紧张的气氛。大臣们心中一凛,暗自揣测这又是哪方战场的噩耗。然而,当崇祯皇帝阅罢塘报,他的表情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愤怒到震惊,再到难以抑制的喜悦。 “好!好!好!”崇祯皇帝连声叫好,手中的塘报被他重重地拍在御案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你们来看看,大同总兵沈槯,以区区千余铁骑,竟能孤军深入辽东,一举捣毁建奴老巢盛京,更生擒奴酋皇太极!松山、锦州之围,不战而解!”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哗然一片,大臣们面面相觑,难以置信。在他们的记忆中,崇祯皇帝鲜少如此开怀大笑,更未曾见过如此振奋人心的捷报。 秉笔太监王承恩适时地问道:“皇上,此等奇功,实乃我大明之福,不知沈将军下一步将如何部署?” 崇祯皇帝的笑容更加灿烂,他挥动着手中的塘报,仿佛看到了大明帝国重振的希望:“沈将军此举,已为我大明立下不世之功。接下来,便是如何乘胜追击,彻底清除建奴之患,恢复我河山安宁。诸位爱卿,当齐心协力,共襄盛举!” 大殿内,大臣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仿佛看到了大明帝国未来的曙光,在这一刻,所有的忧虑与绝望都暂时被抛诸脑后,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希望。 崇祯皇帝的这番话,如同巨石投入静谧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群臣之中顿时沸腾起来,议论纷纷。 “大同总兵沈槯,竟能率军直捣建奴巢穴盛京,此等壮举,闻所未闻!” “孤身犯险,深入敌后,沈总兵之胆略,实乃我大明之幸!” “更兼生擒奴酋皇太极,此等辉煌战绩,自辽事以来,前所未有,沈将军真乃国之栋梁!”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崇祯皇帝却在此刻流露出一丝遗憾:“朕心甚慰,然国运多舛,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叛变,使我水师蒙受重创,无法再行渡海征讨。幸而天道轮回,此三贼终遭报应,被建奴所诛,也算是对我大明的一点慰藉。” 群臣纷纷附和,颂扬万岁洪福齐天,沈总兵定能化险为夷,大明国运昌隆。更有大臣提议,应将此捷报广而告之,举国同庆,崇祯皇帝欣然应允,龙颜大悦。 “哈哈哈,好!便依卿等所奏,即刻传旨,将此捷报昭告天下,让万民共贺我大明之胜!” 随后,崇祯皇帝转向秉笔太监王承恩,吩咐道:“承恩,速命御膳房筹备宴席,朕欲于皇极殿大宴群臣,凡京中七品以上官员,皆需出席。今日朕心甚悦,定要与众卿痛饮一番,不醉不归!” 王承恩领旨而去,脚步轻快,满心欢喜。 趁着群臣争相传阅塘报之际,崇祯皇帝转而询问陈新甲:“陈爱卿,朕记得沈槯总兵之职,乃是你三年前所荐,可有此事?” 陈新甲连忙应声道:“万岁圣明,微臣确有举荐沈槯总兵之责。” “好!若我大明能多几位如爱卿这般慧眼识珠的贤臣,多举荐些沈槯这样的将才,何愁建奴不灭,流贼不平?” 陈新甲闻言,心中大喜过望,几欲晕厥。他深知,当年举荐沈槯实属无奈之举,未曾想今日竟能得此殊荣,当真是天降福祉。 崇祯皇帝又问道:“沈总兵年岁几何?” 陈新甲答道:“回万岁,沈总兵年方二十有四。” “二十四岁?”崇祯皇帝不禁赞叹道,“真乃英雄出少年,我大明有此等青年才俊,何愁不兴!” 陈新甲趁机添上一句:“万岁,沈总兵至今尚未娶亲。” 崇祯皇帝闻言,心中一动,追问道:“哦?沈总兵已至婚配之年,何以至今未娶?” 陈新甲解释道:“据微臣所知,沈总兵原已订下婚约,但未婚妻不幸遭遇流贼之祸,香消玉殒。此后沈总兵一心报国,随军征战,婚事便因此耽搁。” “原来如此。”崇祯皇帝轻轻点头,心中似有所思。这一刻,大殿内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喜庆与希望,仿佛预示着大明帝国即将迎来新的曙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