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明之铁血战歌第13章 皇太极的焦灼与决断:盛京之危
皇太极心急如焚,只携亲信鳌拜、图赖、遏必隆、塔瞻及两百精锐侍卫,昼夜兼程,马蹄声急,一日内竟跨越三百余里,直至辽河之畔。然而,命运似乎与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刚跨过辽河的那一刻,便遭遇了哲哲紧急派遣的太监,带来的是盛京沦陷的惊天噩耗。 “你说什么?!”皇太极猛地揪住太监衣襟,双眼圆睁,声音因愤怒而颤抖,“盛京,我的都城,竟被明军偷袭得手?” 太监颤抖着,点头如捣蒜,恐惧写满了脸庞。 “这不可能!这绝不可能!”皇太极怒吼,仿佛要将胸中的怒火与不甘一并倾泻而出,“辽西有我大清重兵把守,朝鲜、蒙古皆为我大清藩属,怎会任由明军长驱直入?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难道是天要亡我大清吗?” 太监面如土色,无言以对,只能继续颤抖。 皇太极怒火中烧,鼻孔中鲜血渗出,却浑然未觉,他咆哮着:“代善、济尔哈朗,朕的股肱之臣,竟如此无能!城头的红夷大炮,难道只是摆设吗?朕要亲自问罪,将他们碎尸万段!” 直至失血过多,皇太极才无力地瘫倒在软榻上,御医趁机上前为他止血。片刻之后,他逐渐恢复了冷静,再次召来太监,一字一句地问道:“你确定,攻陷盛京的,是真正的明军?” 太监坚定地点头:“千真万确,是明军无疑。” “非蒙古、朝鲜人冒充?” “他们操着山西口音,绝非他族所能伪装。” “人数几何?” “具体不详,但规模不小。” “代善、济尔哈朗何在?” “未知,但宸妃与庄妃娘娘确已落入敌手,皇后娘娘已携子女逃往科尔沁草原避难。” 提及宸妃,皇太极心如刀绞,但他强忍悲痛,挥手让太监退下。随后,他召集了图赖、塔瞻、鳌拜、遏必隆等心腹将领。 图赖分析道:“皇上,南明既已得手盛京,前锋营与骁骑营恐已不保。眼下辽东兵力空虚,不如先回松山,调集大军再图反攻。” 皇太极沉吟片刻,道:“不急。首要之务,是查清这支明军从何而来。” 鳌拜猜测:“或许是从海上登陆?” 皇太极摇头否定:“朕沿海布防严密,若明军海上来犯,必有所察。” 图赖又言:“那便是朝鲜了,总不可能是蒙古或辽西。” 皇太极再次摇头,眼中闪过一抹决绝:“不,他们正是从辽西而来。我军探马虽众,但小股敌军趁夜偷袭,足以瞒天过海。回想归途,数座驿站被毁,初以为马贼所为,如今想来,定是此明军所为!” 图赖闻言,恍然大悟,却又心生疑惑:“辽西重兵云集,明军如何能在我军眼皮子底下完成如此壮举?” 皇太极紧握双拳,目光如炬:“这便是他们的狡猾之处。万人之军,难以隐匿;千人小队,却可趁夜潜行。此战,我大清轻敌矣!但盛京不可一日无主,朕意已决,即刻回师松山,调集大军,誓要夺回盛京,解救宸妃!” 皇太极的话语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那份决绝仿佛能穿透每个人的心房,让图赖、鳌拜等人心生敬畏,同时对他的智谋与决断力更是五体投地。 他缓缓道:“区区千余明军,不足为惧。此刻,我们无需大动干戈,从松山召回八旗大军。”语毕,他目光深邃,仿佛已洞察全局。 图赖、鳌拜等人闻言,不禁面面相觑,心中虽有疑虑,却也不得不承认皇太极分析的透彻。然而,面对现实,他们还是提出了难题:“皇上,辽东之地,兵力空虚,确实无兵可调啊。” 皇太极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自信也有深意,他轻轻抬手,指向北方:“不,还有一支力量,足以应对此危局。”言罢,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云雾,落在了遥远的北方,“满朱习礼的汗帐就在长山,与盛京近在咫尺,快马加鞭,两个时辰即可抵达。他麾下的勇士,定能为我们解燃眉之急。” 提及满朱习礼,众人皆知其身份显赫,作为庄妃布木布泰的兄长,且家族与满清结有深厚渊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皇太极此举,不仅是对博尔济锦家族的信任,更是对蒙古力量的巧妙运用,以示恩宠,亦显其政治手腕之高明。 图赖闻言,立刻领命:“奴才即刻派人前往长山,传达皇上旨意。” 然而,皇太极并未因此满足,他深知仅凭蒙古之力,或许难以完全收复盛京。于是,他又对图赖补充道:“此外,你需再派人火速赶回松山,密令豫亲王多铎,率其麾下镶白旗五千精锐骑兵,即刻启程返回盛京。切记,务必保密,不得泄露盛京失守的消息,以免动摇前线军心。” 图赖闻言,心中大定,连忙应声道:“奴才定当不负皇命,确保万无一失。” 如此安排,既展现了皇太极对局势的精准把握,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代帝王的深谋远虑与果敢决断。 盛京,这座古老的城池,在晨光初破的曦微中显得格外沉重与孤寂。沈槯站在南门之上,目光穿过厚重的城墙,凝视着远方那片黑云压城的建奴骑兵,心中五味杂陈。昨日的决定,似乎已将他们推向了绝境的边缘。 城下的骑兵,犹如一群饥饿的狼群,虽然保持着谨慎的距离,但那蠢蠢欲动的气势,无不在宣告着他们对这座城池的觊觎。沈槯深知,这些建奴骑兵不仅勇猛善战,更狡猾异常,他们选择以静制动,无疑是想以最少的代价困死自己这支孤军。 “时间紧迫,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沈槯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他转过身,目光扫过身旁的刀疤脸和甄士道,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甄士道,说说你的想法。” 甄士道躬身一礼,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将军,小人以为,我们可以利用建奴骑兵的布防特点,实施声东击西之计。他们集中主力在南门,显然是想堵住我们最直接的退路。我们不妨故意示弱于南,吸引其注意,而后精选精锐,携带必要物资,从其他三门中的薄弱处突围而出。” 沈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但随即又沉了下来:“此计虽妙,但风险极大。建奴游骑遍布城外,稍有差池,便可能功亏一篑。” “确实如此。”甄士道点头,语气却更加坚定,“但事已至此,我们已别无选择。将军可命人在南门附近布置疑兵,多插旗帜,击鼓呐喊,造成我军欲从此处突围的假象。同时,暗中挑选精锐,夜间出发,利用夜色和地形掩护,从北门或西门突袭而出。建奴若中计,必会全力向南门集结,正是我等逃脱之机。” 沈槯沉吟片刻,最终下定了决心:“好,就依此计行事。刀疤脸,你即刻准备疑兵,务必做得逼真,让建奴信以为真。甄士道,你负责挑选精锐,准备突围事宜。记住,此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众人领命而去,沈槯独自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那片逐渐逼近的黑暗,心中既有对未来的不安,也有对生存的渴望。他知道,这一战,将是他们生死存亡的关键。但无论如何,他都要带着这支队伍,走出这片困境,迎接属于他们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