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传奇第49章 自成一派
片刻,众人又回到了皇城大内,马车路过拱辰门时,张明远掀开侧窗帘子往外瞥了一眼,又路过了熟悉的皇宫过道,那是首次进入后苑面圣时走过的路,只见御林军又路过,一个个人高马大持着红缨枪,踏着大步,哒哒作响,渐行渐远。 马车出了拱辰门,经过一座桥,进入一个宫门,那匾额上书曰:延福宫。世人听说过大名鼎鼎的延福宫,只是未曾见过,眼下乘车进来,大开眼界。下了马车,张明远等人神情恍惚,那延福宫果然名不虚传,好似人间仙境。 那城墙边有个土坡,上有假山数座,流水潺潺,又有绿树成荫。亭台楼阁之间皆有波光粼粼的池水环绕,又有翠竹摇曳、牡丹吐艳。锦鳞游泳,鸳鸯戏水。再看几只仙鹤站在池边嬉戏,几只孔雀也走来走去。池水中央有一个亭子,亭子与岸边有弯弯曲曲的小桥相连。 众人走到一个宴殿,尽皆落座。高俅、李邦彦等人为宋徽宗请了场歌舞,宋徽宗派人去请张叔夜和种师道,回报说二人去了少林寺,故而不曾前来。种溪在图画院忙碌,故而也不曾赶来。 蔡京和童贯忙完后,在宋徽宗的密令下,急匆匆赶来。群臣列坐,歌舞升平,好不热闹。张明远、费无极、种浩、段和誉也一同参与。一个个喜乐无比,心旷神怡。 宋徽宗喜笑颜开,听说蔡京最近有书法大作,就催促起来,蔡京只好献上自己多年以前的书法大作助兴,众人看时,只见写有一篇文章,其文曰: 臣闻唐有天下,不能追法先王。其政之所施,与士之所学,皆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其文鄙朴,无覆风雅。开元中叶,号为极治。而遗风余烈,无可稽考。 世称明皇脊令颂,最为翰墨文章之美。 伏蒙宣示真迹,其书札词语,始知臣前言不诬。臣伏观前日圣制图赋,羲画遒劲,奎文藻焕。非骚人嫉世愤懑之词,真圣人孝友格物之义。以彼方此,以今观昔,其事则同,其德其言则异。犹日月之揭,霄壤之殊,非臣敢私也。 政和五年四月望 太师鲁国公蔡京谨题 张明远见状,仰天长叹道:“蔡太师果然名不虚传,书法登峰造极,实乃妙不可言。这书坊,功力十足,无出其右。” 费无极道:“厉害,厉害。果然名不虚传,非同凡响。”虽对这蔡京很不喜欢,可看了他的书法,也不由笑容满面。 种浩叹道:“果然名不虚传,如此书法,不可思议。”段和誉看了目瞪口呆,惊讶道:“蔡太师书法,无出其右,冠绝天下。在皇上之下,未为不可。” 宋徽宗笑道:“朕的瘦金体与蔡太师书法不可相提并论。只是瘦金体乃朕独有,世人不好临摹,而蔡太师等人书法,大可效仿,而且也颇有建树。世人皆知蔡太师年老体衰,可不知他也是老当益壮。书法独步天下,此乃我大宋舞文弄墨之大家是也。所谓,苏黄米蔡,各有所长。” 费无极明知故问道:“何谓,苏黄米蔡?还望皇上指点。” 宋徽宗笑道:“我大宋书法四大家便是:苏东坡,天然豪放;黄庭坚,颈键骨干;米芾,纵情飘逸;至于蔡太师,那便是,姿媚豪健,痛快沉着了。此乃大宋书家最高境界,正所谓‘尚意’,是也。”一言未必,口里骂道:“米疯子,当年可是疯疯癫癫,给朕带来不少快乐。”又捋了捋胡须,哈哈大笑开来。众人也陪笑起来。 正当众人笑时,宋徽宗却叹道:“可惜,天妒英才。崇宁五年朕让米襄阳做了书画博士,还是礼部员外郎,时常伴驾,也算人尽其才。偏偏他大观元年,非要离京,去淮阳军做知州,结果撒手人寰。朕连最后一面也没见到,岂不令人伤心难过。”听了这话,众人再三安抚。 张明远心知肚明,早听师父说了,建中靖国元年,米襄阳在发运司做官,听说苏东坡生病,多次前往拜访。结果当年八月中秋,苏东坡一病不起,与世长辞。米襄阳自然悲痛欲绝。要知道米襄阳可是苏东坡的故交,又是当今天子的故交,只因为蔡京大搞元佑党人的迫害,故而苏东坡的诗文也遭到蔡京的袭扰。 宋徽宗道:“蔡太师的书法,自成一派,朕也爱不释手,当年做端王,花钱购买,那可是一段佳话。” 蔡京惊恐道:“圣上过奖,微臣实不敢当。”摇摇头,捋了捋花白胡须,低头笑出声来。 童贯瞪了一眼蔡京,一脸不悦也无可奈何,看向宋徽宗,随即毕恭毕敬。李邦彦道:“太师书法名不虚传,好似窈窕淑女,自然令人赏心悦目。不过此窈窕淑女又多了不少书卷气,很有古之蔡文姬的风范,就是与那李清照的风范也并无差别。再说李清照也姓李,说起来还与本官同姓。” 蔡京笑道:“过誉,过誉,实不敢当。” 高俅笑道:“有一次,蔡太师与米芾在府邸说话,微臣也在场,他二人聊的畅快。蔡太师问米芾,‘当今书法,何人最好?’米芾说,‘自唐末柳公权后,便是蔡太师和令弟蔡卞了。’蔡太师又问,‘还有何人?’米芾笑了笑,答曰:‘当然是在下了。’” 蔡京摇摇头,摆手道:“见笑,见笑。”低头羞笑起来。宋徽宗哈哈大笑,张明远等人也喜笑颜开。众人点点头,举杯痛饮,好不快活。 提及米芾,宋徽宗自是颇为怀念。张明远和费无极也对此人很是喜爱,毕竟米襄阳的书法,令人心驰神往。张明远总拿来垂范。 费无极听说过米襄阳的一些故事,为了让龙颜大悦,便笑道:“陛下,我有个有关米襄阳的故事,也是道听途说,讲给诸位听一听,可好?” 宋徽宗立马来了兴趣,笑道:“但说无妨。”童贯冷笑道:“道听途说,不足为信。何必再说。”李邦彦见宋徽宗一脸不悦,便笑道:“听一番,无妨。” 费无极道:“我在京兆府听过说书人的吹牛,他说米芾很爱干净,只要用手拿过的东西,马上就把手洗上一遍。因此无论走到何处,那仆人都带着一壶水,随时准备着伺候一番。米芾洗手从不用盆,嫌盆里的水不干净。仆人用一把银壶倒着水,米芾用手接着水洗,洗完后还不用毛巾擦,两只手拍打拍打,直到晾干为止。” 宋徽宗笑道:“果然是个怪人。那件事,朕难以忘怀。那年朕让他写字助兴,用完的砚台,他居然当场揣入怀中,墨水四溅,他满不在乎。朕都惊呆了。再问为何如此,他说已然用过,就赏赐给他。朕再看,那墨汁沾在他手指头上,他居然放在嘴里舔,内侍都笑。”众人听了忍俊不禁。 张明远道:“苏门六学士,名扬天下。米襄阳却自成一派。”宋徽宗笑道:“米襄阳疯疯癫癫,苏东坡自然不敢收为门人。苏门弟子,不知是哪六人?” 高俅道:“微臣当年做过苏东坡的书童,这件事可是难以忘怀。我便见过东坡先生的六个高徒。”蔡京道:“这六人加起来,也比不上你高太尉一人。”众人都笑。 费无极掰着手指头,介绍道:“秦少游、黄山谷、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此为苏门六学士。” 高俅又补充道:“除此之外,还有四人,我也是听东坡先生的子孙所说,那李格非、李禧、廖正一、董荣,为苏门后四学士。那年我去找苏过和苏迨,他们正与这四人攀谈。” 张明远和费无极听了这话,才知道,原来这些年,高俅一直与苏东坡后人有来往,顿时肃然起敬。蔡京见高俅不停提及苏东坡,便一脸不悦。童贯也闷闷不乐,毕竟苏东坡的影响力,无出其右,如若总提及此人,自己就甘拜下风了。 种浩道:“苏东坡当年在凤翔府做过官,到过终南山,想必也去过长安,也未可知。” 段和誉道:“我在大理国就听说过苏东坡的鼎鼎大名,那还是小时候。成都府的文人墨客,去了大理国游玩,就带去不少苏东坡的诗文,我读了惊掉下巴,没想到中原文人墨客之中,居然有两个神仙中人,一个是大唐李太白,一个是大宋苏东坡。” 见宋徽宗神情肃穆,欲言又止,李邦彦和高俅都使个眼色,示意众人不许再提苏东坡,毕竟苏东坡提的太多,当今大宋天子就一脸不悦了。宋徽宗心中又喜又悲,喜的是苏东坡为大宋文人墨客大大的长了脸。悲的是,苏东坡去世太早,如若不然,也能为朝廷所用。心中也有些许羡慕嫉妒,毕竟做皇帝的,就怕功高盖主。这苏东坡虽说不会带兵打仗,也没什么武艺高强,但苏东坡实乃大宋文坛之中的神仙人物。大宋文坛之上,恐怕多少人都要甘拜下风了。苏东坡的风头太大,虽说撒手人寰许多年,可他的诗文永垂不朽,自然令人羞愧难当。 高俅使个眼色,众人就避开了苏东坡,谈论起了书法。张明远道:“王羲之的《兰亭序》我最是佩服。”费无极道:“不错,柳公权和颜真卿,更是妙不可言。” 蔡京道:“大唐哪里比得过我大宋,尔等不可,替大唐歌功颂德,眼下还要替陛下祈福才是。”高俅道:“那自然。” 童贯道:“理当如此。”李邦彦道:“我大宋更上一层楼。”宋徽宗叹道:“好了,朕想与明远、无极走一走,你们且先去。”对蔡京、童贯、李邦彦、高俅摆了摆手,四人缓缓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