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风云录第九十七章 项梁渡淮
使者被杀让秦嘉怒不可止,秦嘉稍微冷静下来后朱鸡石开口道,“定陶久攻不下,齐王又不发兵,吾军伤亡不小,是否将刘邦调过来。” 秦嘉的眼珠子滴溜溜直转,思来想去觉得不适合将刘季调过来,秦嘉是要面子的,上将军一言九鼎,道出的将令岂能收回。可是现在久攻不下,伤亡不小,最为要命的是粮草不多了,若是方与有部分的粮草供应他真的很难支撑到现在。 秦嘉在定陶无法取得寸功让他想起了吴广,那个同样久攻荥阳不下的假王,他不相信自己的云气会这么差,对朱鸡石道,“再次组织墙攻,要拿下定陶挥动入齐质问齐王。” 朱鸡石犹豫了一下依旧道,“诺!” …… 淮河之水浩浩荡荡,一个青年站在淮河边一动不动,他已经站了很久了,两耳听着眼前的波涛声,却仿佛听到了厮杀声,这厮杀声一阵接着一阵,他将剑紧紧的抱在怀里,像是努力思考什么事一样,面容有些憔悴,嘴唇干裂,但其身材英伟,鹰眼虎鼻,虽然面容憔悴,但眼神却如鹰一样锐利,炯炯有神。 这个青年忽然动了,眼神里充满了兴奋,他望向东边的天际线,看到了大船向岸边靠近,“来了,终于来了,吾韩信改变人生的机会来了。” 顺着韩信的目光可见那土黄色的旌旗慢慢在岸边蔓延开来,一个少年英雄跳上岸来,他显得很高兴,只见他身材魁伟,虎背熊腰,猿臂鹰眉,尤其是他那双眼睛,目孕双瞳,令人心悸。他开心的对一位身披铠甲,手提银色长枪的将军道,“叔父,羽儿好久未回故乡了,这次回来定要那些人匍匐在脚下。” 这位手提银色长枪的将军乃是率军渡过淮河准备向西进军的项梁,这位很开心的少年自然便是项籍。 项梁笑道,“好,好,好,羽儿,回下相切不可张扬,速去速回,大军还要向彭城进发,尽快赶回下邳。” 项籍点头道,“领命,叔父。” 项籍领命之后便欲骑上战马回下相,此刻他注意到了一个青年向自己这边走来。 韩信带牵着马,抱着长剑而来,韩信看到项梁的军队两眼竟然湿润了,他还没有忘记当年漂母跟他说的话,大丈夫不能自食,谈什么报达。 自从陈胜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韩信的心便再也无法宁静,听闻天下云集响应,各自纷纷起兵,这个时候一直潜藏了很久的韩信即兴奋又惆怅。 兴奋的是改变人生轨迹的时刻到了,惆怅的是天下聚集千人而反秦的太多了,他韩信需要找一个好地方,好的舞台才能让他一展所长。 如果跟不对人休言封侯拜相,小命皆可能如沧海一粟一样被各方势力吞没。 项籍骑马掠过韩信的身旁时看了他一样,韩信亦望了一眼项羽,两人无言但且对彼此有了印象。 韩信望着渐行渐远的项籍,自言道,“相貌不俗,倒是一员神将。” 言毕,便向着军队驻扎的地方走去,进入军中韩信本想直接拜见项梁,奈何项梁忙着接下来的作战计划和行军路线,对于一个无名的小卒并没有给予特别的对待,只是让部下的别将来接待这个加入反秦大业的热血壮士。 韩信虽然略感失望,没有像他自己想的一样,见到项梁之后像许多君臣佳话一样来一场营中对策便可以拜为将军,建功立业了。 虽然没有见到项梁,但韩信内心还是满足的,毕竟这支军队已经达到三万人左右,是相当大的一支义军了,至少离梦想近了一步。 项梁的三万人马完全渡过淮河后,没有敢多做停留便向下邳进发,准备在那里休整意一下便向西击秦。 项梁渡淮河向西不只牵动了像韩信这样的壮士、义士,亦给了此刻有些迷茫的黔布一个指明灯。 吕臣率军投了黔布,在黔布的协助击杀左右校总算夺回了陈,复陈为楚,便遇到了薄将军,可是秦军的强大依旧让这几位感到惊恐。 黔布最为头疼的是手底下的弟兄们每日耗去的粮草不计其数,不知道该如何做,总不能像以前那样做强盗去劫掠吧,说实在的他自起事后要说打仗他还没怕过谁,自觉用兵一道还是蛮有自己的体系。 在作战中算是摸出了属于自己的门道,但是在筹集粮草方面颇为头疼。吕臣和薄将军则最大的感触是此时的秦军依旧非常的强大,玩不好小命就没了。 可能在吕臣和薄将军的内心深处,起兵凑热闹的比重还是不小的,毕竟乱世做点非常买卖还是很暴力的,但若是危及到性命,两人内心开始打退堂鼓了,因此他们现在内心最想的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吕臣和薄将军两人早已失去了刚起事时的高昂,此刻只剩下冰冷冷的现实,那就是活下来,而且尽力活的很好,等到他们遇见黔布后以为找到了家了,但是黔布给他们的底话是,“两位将军,实不相瞒,粮草快没了,再不解决就麻烦了。” 吕臣道,“还剩几日粮草?” 黔首伸出手指道,“三日。” 薄将军听闻开始犯愁了,“如此咱们需三日再拿下一座城邑方可,最好是可以作为根基的。” 黔布道,“什么城邑能喂养吾等三四万人吗?” 黔布的话令吕臣和薄将军陷入了沉思,忽然吕臣眼睛发亮,道,“今日吾去县邑购鱼时听闻项梁渡过了淮河,不如……” 闻听此言,黔布一直挥散不去的阴霾忽然间不见了,一脸喜色,“楚将项燕之后的项梁?” 吕臣和薄将军皆点头。 黔布很早就对项燕有着极大的敬佩之心,甚至有着些许的崇拜,如今听闻项燕之子项梁渡淮河向西而来,他的邯他还是有些惧怕的,有个强大的项氏做庇佑,他自信可以成长起来。 吕臣、薄将军两人皆道,“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