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以崇祯之名再造山河第122章 直捣黄龙的可能性124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朱由检已料得先机,自然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p>
看着再次陷入沉默的诸人,朱由检转向满桂,问道:</p>
“若是拉拢蒙古诸部,你觉得如何?”</p>
满桂思考片刻,开口道:</p>
“陛下,拉拢蒙古诸部,并非易事。”</p>
朱由检闻言,微微点头,他知道满桂所言不虚。</p>
历史上的蒙古与大明,有过短暂的和平时期,也有过长期的对抗。</p>
韩爌闻言,轻轻一叹:</p>
“如今,科尔沁亲近建奴,察哈尔又在林丹汗的掌控之下,唯有朵颜三卫尚在摇摆不定。想当年太祖皇帝,将投降过来的纳哈楚蒙古军队编为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让他们在靠近长城的草原上生活,以拱卫我大明江山。”</p>
韩爌稍作停顿,眉头紧皱:</p>
“这三卫却摇摆不定,犹如墙头之草,随风而动,难以预料。在当前形势下,我大明守城尚且不足,要想拉拢朵颜三卫,恐怕是难上加难。”</p>
孙承宗闻言,轻轻摇头:</p>
“若真到那时,求人不如求己。当务之急是整饬兵马,积极备战,多做防备。若奴军借道蒙古,我们便需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坚守城池,让奴军无功而返,颗粒无收。待到京师决战之时,我等便可以逸待劳,届时建奴疲乏之师必定无法与我方优势相比。”</p>
韩爌与黄立极相视一眼,随即韩爌摇头道:</p>
“孙大人所言固是战略上策,然而,将战火引至京师,却是下下之策。京师乃国之心脏,若在此地开战,不仅百姓遭殃,且祖宗基业亦将受损。朝廷应当尽力将敌军阻挡在国门之外,即便战事不可避免,也要尽量在京师以外解决,以免动摇国本,影响民心士气。”</p>
黄立极点头附和:</p>
“韩大人所言极是,我们应当在外围设立防线,利用地形之便,层层阻击敌军,使其不得寸进。同时,加强边防,增派精兵强将,确保京师安全无虞。”</p>
孙承宗眉沉声反驳道:“两位大人太过高估我大明军队的实力了。近年,军队久疏战阵,加之边防废弛,若真在外围与敌决战,恐怕胜负难料。再者,建奴兵锋正锐,若是让他们长驱直入,百姓生灵涂炭,国家社稷将面临巨大危机。我们之所以要坚守京师,不仅是因为这里是国都,更是因为京师的城墙坚厚,易守难攻。”</p>
顿了顿,孙承宗继续道:</p>
“朝廷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边防之上,万一有所闪失,导致奴兵破关而入,届时兵力分散,后果不堪设想。固守京师,虽是不得已之举,但也是最为稳妥之策。我们可以在京师周边布置疑兵,迷惑敌人,同时集中兵力,在京师进行最后的防线。如此一来,即使战火燃至京师,我们也能有所准备,不至于措手不及。”</p>
孙承宗的一番话,让在场的诸人陷入了沉思。</p>
朱由检点头赞同:</p>
“确实如此,如果朝廷不能将建奴引至京师决战,奴兵便会在京师周边四处侵扰,百姓将遭受极大的苦难。皇太极惯用的战术是打了就跑,这样一来,损失的都是我方。既然他敢进来,我们就要让他付出代价,最好的办法就是引他们到京师来一场决战。”</p>
孙传庭听到这里,了然的点了点:</p>
“陛下所言极是,在京师布下天罗地网,让建奴一旦踏入,就如同陷入泥潭,无法自拔。京师决战,能集中我方兵力,发挥城防优势,最大限度的牵制奴兵。”</p>
朱由检听罢,看投向孙传庭问道:</p>
“倘若朕能将建奴主力牵制于京师,你是否敢领军直捣沈阳,深入辽东之地,扫穴犁庭一番?” 韩爌与其他内阁大臣闻言,无不为之色变,此计之险,却又不能不承认其巧妙。</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