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短视频名场面,古人全麻了第189章 征书朕要编纂《大典》189
永乐年间。&lt;/p&gt;</p>
“这大清的乾隆皇帝也太好笑了!”&lt;/p&gt;</p>
“他头顶上的牌匾还写着“正大光明”呢?”&lt;/p&gt;</p>
“按他的理解,这几个字的意思就是“正是要大大的光复明朝”。”&lt;/p&gt;</p>
“那他就是最大的要反清复明的人,该斩!”&lt;/p&gt;</p>
朱瞻基对乾隆的做法一脸不屑。&lt;/p&gt;</p>
他继续说道:&lt;/p&gt;</p>
“历史上的诗句中,包含“浊”和“清”的也不少了。”&lt;/p&gt;</p>
“举世皆浊我独清。”&lt;/p&gt;</p>
“随波混清浊。等等。”&lt;/p&gt;</p>
“乾隆不会要把他们挖出来,然后鞭尸吧!”&lt;/p&gt;</p>
......&lt;/p&gt;</p>
苏轼一阵骇然。&lt;/p&gt;</p>
清朝的文字狱也太可怕了!&lt;/p&gt;</p>
因为一句诗,就被判凌迟!&lt;/p&gt;</p>
若是他生在清朝。&lt;/p&gt;</p>
他那么多诗句都被皇帝不喜,不得被诛九族啊!&lt;/p&gt;</p>
他的弟弟就再也不能捞他了。&lt;/p&gt;</p>
苏轼突然有些庆幸,自己只是被关押了几个月,仅仅被贬而已。&lt;/p&gt;</p>
还是他们皇帝仁慈啊!&lt;/p&gt;</p>
突然,苏轼感觉脖子一凉。&lt;/p&gt;</p>
他的诗中,应该没有在“宋”之前加什么不好的字吧!&lt;/p&gt;</p>
他们皇帝应该不会效仿乾隆兴文字狱,再给他来个秋后算账吧?&lt;/p&gt;</p>
......&lt;/p&gt;</p>
乾隆脸色铁青。&lt;/p&gt;</p>
这天幕怎么不把事情原委都播放出来!&lt;/p&gt;</p>
他并非无缘无故就要杀胡中藻的,也不是仅仅就凭一句诗就定罪。&lt;/p&gt;</p>
因为胡中藻是鄂尔泰的学生,而鄂尔泰正是他的反对者之一。&lt;/p&gt;</p>
他想要通过对胡中藻的严惩,杀鸡给猴看,达到震慑鄂尔泰一派的目的,让其他人看看反对他的下场。&lt;/p&gt;</p>
因此,他就在胡中藻的着作中挑毛病,故意曲解其意,并以此为由发动文字狱,将胡中藻置于死地。&lt;/p&gt;</p>
经过胡中藻一案,不仅沉重打击了朝堂上的“站队”风气,更是在警告群臣,不要营私结党,企图挑战皇权,否则下场和胡中藻一样。&lt;/p&gt;</p>
一个人的性命,换来朝廷安稳不动荡,那就是很值得的!&lt;/p&gt;</p>
怪只怪胡中藻与鄂尔泰有关联,又被他抓到了小辫子。&lt;/p&gt;</p>
政治斗争,哪会没有牺牲品!&lt;/p&gt;</p>
......&lt;/p&gt;</p>
【第一步,缴书,禁毁书籍。】&lt;/p&gt;</p>
【要知道,华夏古代民间写书人极多,每当新的封建王朝建立,前朝的遗民可能会心怀不满,写下诋毁和诅咒的文字。这些异端邪书在民间流传甚广。】&lt;/p&gt;</p>
【自古美人多薄命,自古皇帝多矫情。】&lt;/p&gt;</p>
【凡是专制帝王,总是会对这类书籍总是充满忧虑,担心它们会动摇自己的统治根基。】&lt;/p&gt;</p>
【因此,历朝历代对于私藏违禁书籍而拒不交出者,都视为顽固不化之徒,予以严厉打击。】&lt;/p&gt;</p>
【这种愚民政策和文字狱的实行,正是源于对书籍内容的深深忌惮。】&lt;/p&gt;</p>
【而你,作为一个皇帝,疑神疑鬼是你的天性。】&lt;/p&gt;</p>
【于是你策划了一个阴谋,宣布要编纂一部汇集华夏文化之大成的《大典》,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lt;/p&gt; 【你表面上信誓旦旦地表示,文人着书立说各有所长,即使有些失实或僭越之处,但只要书籍有可取之处,就应兼收并蓄。】&lt;/p&gt;</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