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宋第256章 银行
‘曾经有一份股票摆在面前,可是我却拿不出钱来买,然后被隔壁老王买走了。 从此,他躺着数钱,吃香喝辣,而我,却只能守着一亩三分田,咸菜配米饭。’ 在场的士绅们,大多联想到了与此类似的场景,开始焦灼起来,抓心挠肺似的难受。 周九福思忖一会后,满脸真诚,“殿下,虽然三家公司还只在筹建中,但老朽敢断言,无论是哪一家都必定前途无量,我周家作为殿下最忠诚的追随者,那定然是要全力支持的。” 这? 三家公司的钱景还用你说? 咱要是能拿出钱,恨不得把六十万股全买了! 明明贪财,却说什么支持殿下,这周老头真是臭不要脸! 世间怎能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呢?老而不死是为贼! “周员外这话,大体是没错的,但要说你周家对殿下最忠诚,这在下可就不同意了,明明是我安家对殿下最忠心,殿下说干啥,咱就干啥……” “你们都别争,我花家才是最忠心的,殿下说需要粮食,咱都不带多想,立刻运来二十万石!” “这算什么?我们吴江人早早就把所有粮食都交给殿下了,这才是最忠心……” “不能这么算啊,我朱圭以前误入歧途,但也及时幡然悔悟,对天地祖宗都发过誓,从此为燕王殿下马首是瞻,忠诚不二,朱某是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 娘希匹,老子话都没说完,你们抢个屁啊! 周九福气得须眉乱颤,“诸位!诸位!且容老朽说完可好……殿下,老朽的意思是,咱是真心实意想在程制度和培养相关人才,再慢慢开展吸储、汇兑、发行货币等业务。 在大致明白银行作用后,在场士绅中有不少人也敏锐察觉到,这银行若是全面铺开,会对高利贷和当铺等民间借贷渠道产生巨大的冲击。 他们许多人都有靠借贷牟利,下意识中天然抗拒这所谓的‘银行’,但立刻转念一想,三大公司的股份比高利贷香多了,而且大家现在确实急需融资,难道还要去拒绝如此低息的贷款么? 想通之后,心里也不再那么排斥银行了,反而觉得它有种及时雨的感觉。 唉,这燕王为了那帮泥腿子,也是煞费苦心了…… 燕王真是经商奇才啊,让我等出钱替他建公司,还要赚一手利息,真是牛。 殿下还是很厚道的,怕是有史以来都没这么低,青苗贷都是两成呢,相比于股票收益来说,两分的利息更是微不足道。 嚯…这位殿下奇谋跌出,更可怕的是他还如此年轻,若是一直这么走下去,大宋必然改天换地,咱要是再守着老法子肯定要落伍。 嘿呀,既然殿下给了这么好的借贷路子,不好好利用起来那不是傻子么,用殿下的话来说,土里刨食太没出息,那咱还要那么多田地干嘛,给家里留给百十亩意思意思,其他先抵押,然后慢慢卖掉…… 对了,商铺倒是可以留着,毕竟将来工商大兴,不过那些小作坊倒是可以都卖掉,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人买啊。 种种不同的想法在士绅们各自心头徘徊,更多的是默默统计起家底,算算能贷到多少钱。 吴潜看着眼前这一幕,心头也是感慨万分。 燕王殿下不过才十五岁,处事却老辣至极。 当初自己只是想对太湖略作治理,但殿下却魄力非凡,硬是将规模扩大十倍,还衍生出一系列后续计划,以工代赈,改革厢军。 再利用太湖工程解决粮食危机,设立田庄制度以改革公田,大赚一笔钱粮的同时还为解决兼并铺下了道路。 如今又以糖业公司为饵,牵出开发公司和贸易公司,再推出银行,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这帮豪强士绅们自觉自愿的陷入其中。 这每一件事,单独来看都是难以完成的,但是在殿下的筹划下,却都波澜不惊的达成了初步目标。 有此明主,大宋中兴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