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北宋第114章 秋闱试和铁锅炖大鹅214
时间匆匆,转眼又是小半月过去。 </p>
相较于往日的平静,这段时间的汴京城则热闹了起来。 </p>
附近州府的士子,赶来京城参加三年一次的秋闱试! </p>
在历朝历代当中,宋朝的识字率算是比较优秀的。 </p>
这结果就是全国各地的士子极多,每一次秋闱大比,都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p>
据宋史记载,仁宗朝最鼎盛的一次科举,有多达三千人参加开封府的秋闱,而录取率仅有一百人,三十取一得录取率。 </p>
简而言之,就是一省的士子,只有学问能排进全省前一百名,才能获得举人的资格。 </p>
而参加完秋闱试,侥幸获得了举人资格还不算。 </p>
还要等明年开春,去京城参加春闱,只有在春闱当中中了进士,才能算真正踏上了仕途! </p>
当然,有人听到这可能会问,举人不是已经有当官的资格了吗? </p>
可是要知道,科举每三年举办一次,即便每个州府的举人仅有几十人,全国各地累加在一块,也足足有三四千人! </p>
这么庞大的一批举人,怎么可能人人都能分到官做? </p>
有关系的,可以上下打点,或许能分到个县丞之类的九品小官当一当。要是没有人脉关系的,成绩好的能去当个教谕之类的闲散官。 </p>
而那些既没有人脉关系,成绩学问又普通的举子,那就真是等到老死,都等不来一个候补官职。 </p>
这里插一句,后世和包拯齐名的明代大清官海瑞,他就是举人出身,因为没钱,同时也不屑于去贿赂官员,所以虽然学问好,名声大,却还是被分配去了琼州某小县城担任教谕,而且一当就是十年。 </p>
要不是后来当时的皇帝,听说海瑞刚正不阿的事迹,特意提拔他担任县令,恐怕他还在琼州那个无人问津的偏僻小县城担任教谕呢! </p>
所以说,不论是宋代,还是后面的明清两朝,举子虽然有免赋税的特权,但仍旧不代表可以直接做官了,仍然要去京城参加最后两场的春闱和殿试,要考中进士后,才能被授予官职,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p>
另外,宋朝的科举制度也没有明清两朝那么繁琐。 </p>
宋朝的科举考试,最重要的就是秋闱解试,考中的被称为举人,头名则称解元。 </p>
接着便是来年开春,在京城举办的礼部会试,通过者便是进士,再经过殿试,排定名次,便可角逐出状元榜眼探花。 </p>
据史料记载,华夏科举一千三百年的历史,一共就出过七百位状元。 </p>
这些状元,无不是站在文人顶峰的聪明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属于自已的姓名。 </p>
李格非府邸。 </p>
临近解试,林诚收敛了心情,再次回到老师府中,开始闭关读书。 </p>
后世的人可能会觉得,古代科举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代人要是穿越过去参加考试,肯定考不过。 </p>
但实际上,林诚真正亲身经历过后才发现,其实古代的科举考试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难! </p>
这是因为,现代人接收信息的途径极多,而且知识流通便捷,随手点开手机,就能看到大量的信息,无数的书籍。 </p>
可换做是古代,知识流通不便捷。 </p>
往往看过三五本小说,就敢夸耀自已学富五车。 可现代的学生,谁没看过三五本小说呢?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