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鲲鹏第64章 慕容杉的身世209
他心中算着现在的时间,知道此时离赵王发动宫廷政变很近了,心中便暗暗打定主意。</p>
他原本想不显山不露水地干自己的事就算了,在洛都韬光养晦,得了那册黄白术秘籍就走人。</p>
现在看来,自己不招惹别人,架不住别人上来找自己的茬儿。</p>
他明白自己特殊的身份,难免不卷入这摊浑水中,想撇清也撇不清。</p>
朝中大臣听到司马伦的一番话,便引起一阵骚动。</p>
一个外夷女子的去留和死活,在那个时代并不是什么大事,但这个女子却是皇太孙府中之人,这事就大了。</p>
对于赵王这种明显与皇太孙作对的态度,显然有很多大臣感到忿忿不平,大家同时也都隐隐闻出了一丝火药味。</p>
赵王旁若无人地继续说道:“请陛下降旨,立即将这蛮夷之地的胡女驱逐出洛!”</p>
惠帝抬眼盯着赵王咄咄逼人的双目,没有说话。</p>
冯凭此时开口道:“赵王爷,杉儿是小王府中之人。她是去是留,本王自有分寸,不需赵王爷费心。王爷似乎管得太宽了点儿吧!”</p>
朝堂上众臣见这少年皇太孙一番话,竟然表现出对朝中手握重权的大司马如此不敬,都惊得目瞪口呆。</p>
要知道,就算当今的圣上,也从未对司马伦用这种口气说过话。</p>
赵王也没有想到这后生居然敢对他这个当朝首辅大司马出言如此不逊。</p>
他转过头对冯凭怒目而视,却噎得一时说不出话来。</p>
这时裴楷抢步出班启奏道:“陛下,此女是皇太孙府中女眷,其生死去留应由皇太孙定夺。各王公大臣府中也都有胡人奴仆婢女,单单处罚皇太孙府中之人,与情与理都说不过去。请陛下三思!”</p>
大司空张华也出班奏道:“微臣附议裴大人。”</p>
有众多朝中元老级的老臣也都出班附议,请求惠帝对慕容杉网开一面。</p>
惠帝看看司马伦,又看看冯凭,笑道:“圣朝洪恩浩荡,向来怀柔天下。从不武断对待蛮夷诸国。圣朝国瑞民安,诸国自来,何须强求!东胡白部现虽未归,不能说慕容氏就永无归日。今天朕就礼贤下士,不仅不降罪于东胡之女,还要广施皇恩于辽东慕容氏。现册封慕容白部酋长之女慕容杉,为我大晋皇太孙妃!”</p>
殿中众臣闻言都怔住,就连出班站在玉阶前的裴楷和张华也一时说不出话来。</p>
司马伦愤愤叫道:“岂有此理!皇太孙身为皇室龙裔,当从名门望族或王室皇族门中选正妃,正妃之位怎可由胡女占据?”</p>
冯凭目光冷冷地与司马伦对视良久,凛然环视朝堂上的众臣,说道:“我这皇太孙,连对一个身边的婢女都无法作主,这皇太孙当着还有何意义?这场景恐怕众位似曾相识吧。当初楚王当政,圣上被楚王与后宫挟持,龙珠暗弱,华夏蒙尘。诸位莫非还想旧日复来吗?煌煌圣朝,陛下英明睿智,为天下主。天下事自该由陛下定夺!难道朝堂之事,还想像以往那样以青书诏令天下吗?”</p>
说罢,他的目光最后又落在司马伦脸上,毫无畏惧地与其怒目对视。</p>
青书诏令天下,谁都知道这是司马伦与孙秀弄权的代名词,但有哪个敢直言说出。</p>
众人看着这个小少年,都为他捏了把汗。他们只道这孩子初生牛犊不怕虎,或者就是刚得了一位法力高强的随扈,便不知天高地厚,得意忘形。</p>
他们却不知,冯凭的心中,已经把历史的时间脉络看得一清二楚。他知道不管自己对司马伦和孙秀的态度如何,也阻挡不了赵王这位八王之一的皇子,马上就要发动的宫廷政变。</p>
以洛阳城为中心,华夏内外,一场声势浩大的血雨腥风眼见就要掀起。</p>
这场浩劫过后,中原以北将满目疮痍,那时也就到了五胡觊觎中原之时。</p>
冯凭无可奈何地正赶上了这个多事之秋。</p>
他心中拿定主意,既然身在江湖,身不由己,那就索性己命己身由己定!</p>
他要凭借自己预知时局脉络的优势,保全己身的同时,尽量助惠帝拯救时弊。也算自己没白来搅一趟这摊浑水。</p>
这时,石超急急忙忙跑进大殿,来到惠帝阶前跪地启奏道:“启禀陛下,贾美人不见了!听她的奴婢讲,她已被柏桑真人劫走了!”</p>
满殿文武闻言皆惊,惠帝也紧皱双眉。一时殿上鸦雀无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