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国舅纵横第172章 伤心的唐军士兵们
杨广三征高句丽。</p>
不得不征,不能不征,明知战争胜算不大,却依旧要远征高句丽。</p>
展示武力、威慑天下。</p>
最大的原因就是,消耗世家门阀所控制的府兵数量。</p>
信的最后,萧太后讨了一个赦免。</p>
等同于变相的承认了,长安城有人与北恒城有联系,但没明说是这个人是刘文静,只说,若李渊要杀一位从三品以上的官员,请赦免。</p>
萧太后身边的老太监会拿着信物到长安,会在必要的时候出示信物。</p>
李渊看完问萧瑀:“弟,可曾读过此信。”</p>
萧瑀回答:“此信不敢,我是臣子,万万不敢断窥视,圣人刚才也看到了,漆封完整。”</p>
李渊伸手在火烛上把信给烧了。</p>
正好这时,萧公公进来:“圣人,公主殿下有信。随军报一同送来的。”</p>
李渊点了点头。</p>
萧公公双手将信捧到李渊面前。</p>
李渊看完,大笑。</p>
“去传二郎来,把信给他看。备茶。”</p>
“是。”</p>
李渊请萧瑀品茶,聊的是北恒城的情况。</p>
萧瑀讲的直白:“北恒城已经没有兵马,只有文官。北恒城维持治安的,不是兵,是一支商队的护卫,此商队属于朔州,是朔州官办的商队,为北恒城供给燃料,就是石炭。”</p>
“圣人。”萧瑀又说道:“北恒城也发现了石炭矿,浮土之下数尺就可以开挖,但那处却驻扎着唐军。”</p>
“隋,已经亡了。北恒城连攻打都不需要,臣奏请圣人,保持现状。”</p>
保持现状,李渊也是这样想的。</p>
隋,真正也就剩下萧太后,和一个四岁的杨政道了,宇文化及杀掉了太多的皇家男丁,活着的宗室还不配称为皇室。其余的百官,倒也是忠心于隋,宁可在那边自己种菜,也不愿意归附。</p>
没必要把事情做绝。</p>
没一会功夫,李世民到了。</p>
入殿,施礼。</p>
李渊问:“信看了?”</p>
“儿臣看了。”</p>
“说说看法。”</p>
“儿臣以为,应给舅舅再加上良田万亩,儿臣愿意把长安城北父皇赐的田让出来。”</p>
李渊摇了摇头:“小气。”</p>
说完,李渊伸手一指萧公公,萧公公立即上前,李渊吩咐:“去把朕登基前的袍服取来,只说国舅连一身正式的朝服都没有,朕那几件给他穿。而后下诏书,大唐未取之地,只要国舅看上了,随他选十处,站在山顶十箭范围内都归他。”</p>
萧公公吓坏了,扑通一下就跪在地上:“圣人。”</p>
李渊脸一沉:“朕说话你不听。”</p>
“不是,不是。”萧公公赶紧去取了。</p>
登基前,李渊有几套新衣服,刚制好就没用了。</p>
因为,他接受禅位,是皇帝了。</p>
登基前嘛。</p>
唐王。</p>
萧公公去取的时候,李渊对萧瑀说道:“弟,请再赴北恒城,当面问清楚,要保的那个人是不是刘文静,若是,弟带着诏书去见国舅,朕,特赦。若不是,让表嫂知道,刘文静将会被诛九族,他本人凌迟。”</p>
萧瑀吓了一跳。</p>
这其间发生了什么事,刘文静干了什么。</p>
自己的姐姐保他。</p>
难道是,暗通北恒城!</p>
“圣人。”</p>
李渊一摆手:“不说此事了,辛苦一下,再去北恒。”</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