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第351章 人口与教育的重要性351
甘氏微微躬身。</p>
“多谢父皇。”</p>
秦始皇点了点头,这是个要强的女子,这番生死关后,便给自己写了一篇长文。</p>
字里行间都带着对这个世道深深的谴责。</p>
此前云恢提出招收女子入上林学宫便开了天下之先。</p>
颇多守旧之人肆意谩骂,至今不绝。</p>
如今这女娃又要长春开女书院,秦始皇已经能够预料到其中压力。</p>
外部的攻讦他倒是能够挡上一挡。</p>
但这个时代的底层如何看待这间专为女子而开放的书院呢?</p>
秦始皇有些担忧这儿媳很难招到学生。</p>
“一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你愿意做这第一人,朕很高兴。</p>
但稻儿八岁后要去国都,朕不想让她错过上林学宫。”</p>
“多谢陛下!”</p>
……</p>
长春的秋收景象从来没有如此热闹。</p>
这是几年来诚都没有感受到的。</p>
智诚乡如今已经有了二百户人,这在故乡时是很难想象的事情。</p>
二百户八百多人,这是兴盛之地才有的景象。</p>
但那位来访的国都贵人却说要够五百户才行。</p>
这让诚又多了个目标。</p>
增加乡里的人口。</p>
五百户啊,得两千多人呢。</p>
郡里已经不给他们分配移民,这么算下去,还得好几年。</p>
自己年纪大了,能养四个算是最多了。</p>
桦今年初又给自己生个儿子。</p>
如今自家倒是有了四个娃。</p>
看着一旁正在用树枝划拉地面的三女,和正抱着四子的二女。</p>
诚一脸笑容。</p>
“二妹,今日不去学舍吗?”</p>
“父亲,我有名了,叫彩儿!”</p>
诚笑了笑,“好,彩儿!农彩儿,今日不去学舍啊!”</p>
正在抱着自己小弟的彩儿这才笑了笑。</p>
父亲总是不愿叫自己名字,还好兄长每次归家都会提及这事。</p>
让自己能多些底气纠正父亲的错误。</p>
“学舍放假,说是要我们帮着收稻麦。”</p>
当初的小女孩已经长大了许多,充足的食物让瘦弱的身体健壮了一些。</p>
乡中开设的学舍收纳的孩子不多,却是能够谈得上硬性的要求。</p>
七岁孩童必须入学舍学习,必须学够五年。</p>
倒是辛苦了学舍中的夫子,一人负责多门课程。</p>
“家中不用你,去帮帮你那夫子去吧。”</p>
诚磨好了镰刀,笑着对女儿说道。</p>
“嘿,父亲说真的!”</p>
桦从厨房中走出,她看着院中的三人,笑了笑。</p>
有冲彩儿道:“水壶,镰刀!夫子那里不多。”</p>
她的话语仍旧不甚标准,但已经比之前更加流畅。</p>
彩儿知道她的意思,却只是笑笑,接过了灌满温水的水囊。</p>
将怀中的小弟递给了这位名义上的母亲。</p>
看着这开始跟自己生疏的女儿。</p>
桦脸上笑容带着一些哀伤。</p>
“别伤心,等娃长大了就好了。”</p>
桦这才点了点头。</p>
秋日的小路上,身着素衣的女孩正了正戴在头顶的草帽。</p>
摸了摸那温度正好的水囊,嘴巴抿了抿。</p>
她没有停留,便朝着夫子家的麦田奔去。</p>
远处桦树林被风吹动。</p>
红黄交织,如同锦被铺盖在大地之上。</p>
金色的方块中,有十几道小小身影,聚拢在一个大一点的黑点处。</p>
欢笑声由田间而起。</p>
顺着秋日的凉风,卷过些许浮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