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第157章 看到李球
淳县侯? 此刻的赵小山恨不得将台上说书那家伙嘴巴捂住,两个耳朵竖的老高脖子伸的老长,只为听的更清楚些。 “怎么会?不是说陛下最不待见宗室么?怎么还派了个县侯来?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 “这谁知道呢,可能是被几个儿子伤了心吧,看宗室也觉得不那么碍眼了。” “有可能啊,你想想,儿子是亲,但儿子夺权更狠,可能性更大,宗室呢,可能性就小了很多,血脉在这呢,文武大臣们也不能同意啊。” “是啊,前些年宗室被打压的太过厉害了,现在放眼整个大景朝,也没有几个能拿的出手的,死的死圈的圈,剩下的几个年龄小的,也都不成气候。” “唉,何苦呢,什么时候都是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现在胡人还在北方虎视眈眈,相煎何太急啊……” 剩下的话赵小山再没多听,都是些文人骚客对时局的看法,没甚新意。 淳县侯真的要跟着来监督秋闱? “狗子,明天卢大人进城,咱们也过去看热闹吧。” 几人的讨论陈狗子也听到了,他早就知道自家兄弟投靠了淳县侯,没道理人都来了他们还躲着。 “山子,要是淳县侯监考的话,柏玉哥是不就能考上了?” 赵小山瞪了陈狗子一眼,“你想什么呢,你想让淳县侯和倪静波一个下场?不要命啦?” “我不是让淳县侯提前泄题,我是说批阅卷子的时候能不能把伯玉给录了,也不用案首啥的,前三名也不用,就榜上有名,能当上举人就行呗?” “不行吧,侯爷是来压阵的,又不负责具体批卷,要是越级越阶将伯玉哥录取了,那置卢大人于何地?那不静等皇帝收拾他么?异想天开。” 陈狗子被人连说两次,心下气恼,狠狠瞪了赵小山一眼便不再说话。 他是为了啥,不也是为了让古仙村更好么? 得了这个消息,赵小山和陈狗子匆匆喝了几口茶便回走,他们想将消息第一时间通知李伯玉。 果然,等李伯玉听说秋闱监考官里有淳县侯时,同样惊喜的很。 “狗子说的那种情况是不可能的,但侯爷和卢大人这一路同行,必然对他的为人喜好有所了解,我们不要求得到考题,只通过侯爷问问卢大人什么喜好就好。” 史学政虽然和他说了卢大人的文路,但他们经年未见,也许卢大人有所改变也未可知。 为了稳妥,还是要多方求证为好。 第二天,赵小山和陈狗子老早出了客栈,找了一家挨近城门的茶楼坐了下来。 “本来天就热,为什么大家还喝这么热的茶?你看我这额头,这么一会冒了好几层汗了。” 现在已经是九月份了,正是秋老虎最猛的时候,太阳热辣辣的,气温还高,走哪都是一身汗。 “你懂什么,茶解腻提神醒脑,喝了好处多多。” 赵小山不赞同的摇了摇头,茶是好处挺多,但热茶真的好热,一点不解渴,为啥没有凉茶? 什么王老吉加多宝的,解渴不说口感还好。 决定了,回家以后就研究研究,怎么把茶做成放凉了也好喝的口感。 到了晌午,两人茶水喝了三壶厕所跑了六趟,早晨往肚子里塞的面条已经全部消化完毕,还是没等到周彻一行人。 “走吧,去对面酒楼吃点东西,再喝茶水我肚子就要爆炸了。” 赵小山早就喝够苦茶了,现在就想胡吃海喝一顿,刚要点头同意,就听楼下一片躁动的声音: “看,新上任的主考官卢大人进城了。” 周彻到了? 赵小山和陈狗子对视一眼,匆忙返回靠窗的位置,抻着身子往下看,嘿,他看到了谁? 那不是李球是谁? 果然距离产生美,三个多月没见面,再一看这个亲切!感觉他更帅了! 李球穿着一身青色铠甲,骑着一匹白马,威风凛凛的,他后面还跟了老长一串的骑兵,他们前面有一辆马车,里面必然就是周彻淳县侯了。 “李球!李大哥!嘿,我们在这呢!”赵小山边大声喊边左右摇摆胳膊。 他的声音不小,李球就在楼下,这么近的距离一抬头就看到了楼上的赵小山。 但他只看了他们一眼,微微颔首,脸上却是没做任何表情,连嘴角都没弯曲一下。 装高冷? “哼,等会见面你再不搭理我,可别怪我以后不帮你说话!” 看到人进城了,赵小山连忙结清了茶水钱,跟着周彻的队伍一路进了青州府的“招待所”——驿站。 周彻等人舟车劳顿,必然要整治整治,赵小山也不指望马上看到正主,直奔李球而去。 他们这是他乡遇故知,这亲切感嗖嗖往上升,两人抱在一起好一顿埋汰。 李球连那身铠甲都没来的及换,便被赵小山拉着一顿盘问。 “京城那三个皇子的事到底怎么回事?侯爷没什么事吧?” “侯爷为什么成了这次监考官之一?不是说不让宗室参政么?” “玉米献上去了么?皇帝那边怎么说的?送到闽地那边的玉米长势如何了? 你说你们也真是的,一走就是三个多月,一点信都不给送,这么多人惦记呢!” “我告诉你们,你们差点见不到我了!我被人劫持了,babababa……” 李球一句话还没来的及回答,就听赵小山遇到蒙人被人劫持了,顿时眼睛都瞪大了。 “蒙人?你怎么才告诉我们?!你胆子怎么就这么大?” “我给你们写信了,估计现在还在路上呢。谁知道你们逆向而行回来了?” 这也没有手机,要不第一时间就告诉了! “那个蒙人具体什么样子?他们有什么目的?哎,算了,等晚上你见了侯爷和侯爷具体细说吧。” 李球只是侍卫,这么重要的事还是要让周彻第一时间知道的。 “刚才你问的几个问题里,皇家的事你就不要多打听了,知道太多对你不好,而且我也不知道,实在没法说。” 赵小山的少年中国说和精忠报国很早就被周彻给皇上献上去了。这两首曲子立意好曲调美,皇帝本就喜欢,便打算这次祭祖放过周彻,并小小赏赐一下的。 谁知淳县侯这次又献上了玉米! 皇上听了产量后龙心大悦,觉得周彻不仅本分,还知道为皇分忧了。 说到这,李球的表情顿时变得得意起来,“陛下答应侯爷,不论他提什么要求都答应,侯爷说自己什么奖励都不要,就想换个封地,陛下应允了!” 赵小山惊了,“为什么会应允?这件事在大景朝也没有惯例吧?” “因为侯爷说的地方是个人都不爱去!是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