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术业专攻(1/1)

作者:微微清风入我心

三国:赵云是我弟第132章 术业专攻

出美阳地界后一路向西而行,只有一条路可通陇关古道,为了躲避叛军的眼线,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战斗,所以赵大宝决定昼伏夜出,沿着岐山山脚隐秘进军。 “人衔枚,马勒口,不要发出任何声响。”进入岐山山区后,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随处都能发现叛军活动的身影,赵大宝也不敢疏忽大意。 他不是怕和叛军碰面后引发冲突,关键是他的目标是截断叛军的粮道,所以在这之前应该尽量避免战斗,因为一旦打起来,肯定会影响进军速度,恐怕就不能如愿以偿切断粮道了。 如果完不成这个任务,可就没脸回去面对张温等人了,这就相当于自己把自己给坑了啊;自己坑自己,长大没出息,这不是丢人丢大了吗? 可是,你现在就是想不丢人可能也晚了,因为这小子又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那啥,为什么每到这种时候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呢,这很好玩吗? 那能怎么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赵大宝又不是圣人,犯错在所难免,就不要较真了。 不管怎么说反正赵大宝就是疏忽了,他自以为行军够隐秘了,可是他却不知道雍城乃是号称三辅之西、韩遂这两个家伙敢造反呢,果然有两把刷子啊,但是,做人要低调,之前你俩已经是赵子龙的手下败将了,如今竟然还敢不知好歹在他面前得瑟,这不是吃饱撑的吗? “既然战斗不可避免,那就不必再躲藏了,出击,跟他们决一死战。”看吧,关键时候赵大宝也不含糊,这有什么呀,他本来就是来打仗的,还怕被包围吗? 这才叫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呢。 “先登死士陪我坚守于此,子龙,你来冲锋,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做吧?”赵大宝沉着冷静,很快就想好了进攻方案。 不得不说此时的赵大宝还真是胆大妄为,这变化也太大了吧,竟然敢在万军之中只留下三百先登死士保护自己,而且他还有心思指导赵子龙怎么进攻呢,有这必要吗? 你飘了啊赵大宝,万一不小心控制不好力度,岂不是真的就要上天了吗? 难道你还想玩一招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生命只有一次,且行且珍惜。 但是赵大宝总是带着一股迷之自信:“不要说丧气话,我这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我天生福大命大,区区叛军,还想杀我,早得很。” 这话都敢说,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活到现在的,你以为你是传说中的位面之子吗? 别人都得配合你的演出是吧。 不要太狂,俗话说天狂有雨,人狂有灾,这道理还不懂吗? 不管怎么说,就地解决叛军的方案就这么定下来了,赵大宝召集先登死士原地坚守,而赵子龙已经带着骑兵开始冲锋,而且专挑叛军小头领下手。 这招真是绝了,俗话说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常山赵子龙果然不是盖的,很有战斗经验啊,而且他就喜欢干这种进进出出的事,敌军越多,打起来越过瘾,人少了可能还没有这个激情呢。 果然,经过短暂的交锋后,叛军就被赵子龙冲击的七零八落,溃不成军,纷纷后退,而赵大宝一时兴起,不退反进,竟然在先登死士的保护下来到雍城城池下溜达了一圈。 甚至还嚣张的向城内守军喊话:“我乃常山赵大宝,有一言说与尔等,可听好喽,尔等本是汉臣,共食汉禄,不思报国,却为何受羌人蛊惑,为祸天下,惹天人共愤,与禽兽何异?” 你觉得你喊的这话很高尚,可是,这不等于白喊吗? 他们可是外族人,会听你的话吗? “宦官弄权,把持朝政,败坏朝纲,他们才是祸乱天下的真正罪魁祸首吧,我等起兵,正是为诛讨宦官而来,你若有心,何不把这话说给他们听?”你看,被人怼了吧。 这些叛军中虽然有很多汉人,但他们却久居西凉,早已被羌人同化。 羌人的本性是什么? <西羌传>曰:“其兵长在山谷,短于平地,不能持久,而果于触突;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 看到没有,这是一群民风彪悍,好勇斗狠,如野兽一般的存在,而且奉行实力至上,崇拜强大的战士,也正因为此,才培养了他们悍不畏死的作风。 但是,他们因为受到当地马匹的血统限制,作战并不能持久。 嘿,这不就有意思了吗? 他们不能持久,可是常山赵子龙很持久啊,所以他才能在万军之中进进出出,丝毫不累。 这不正是叛军的克星吗? 果然,赵子龙不愧被称为最完美的将军,简直就是太完美了,南征北战,东荡西杀,就没有他适应不了的战场,到哪都能发挥优势,真是绝了。 当然,都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就算是堪称完美的赵子龙也并非十全十美,他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不适合攻城。 这没什么好说的,事实在这摆着呢,他就是不行,虽然有可能跟他带着骑兵有关,因为骑兵不适合攻城,但是,你让赵子龙下马作战,他还能发挥出这么完美的水平吗? 所以说,这就是命啊,赵大宝也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了。 “马战无敌赵子龙,步战第一有典韦,神机显威靠马钧,就差一名攻城拔寨的小将军了,应该找谁担此重任呢?” 赵大宝望着坚不可摧的雍城,终于认识到专业人才的重要性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