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第154章 无冕之皇吕雉
刘邦用眼角余光偷偷瞟了吕雉一眼, 看着她满脸平静的表情, 刘邦感觉心中直发毛。 “更可怕的是,吕后还得意洋洋的让皇帝欣赏自己的杰作。 刘盈见此情况后是又惊又惧, 流泪道:‘我有这样的母亲,还有什么资格做天下之主。’ 为此,刘盈大病一场,为他的早逝埋下病根。” “宫廷斗争,本来是你死我活的,杀死甚至虐待政敌本来司空见惯。 但是,从古至今, 从来没有一个人死得这么惨,这么凄凉,这么无助。 民间非常同情戚夫人, 不少地方将她奉其为‘厕神’名曰‘戚姑’。 上元节、中元节都有祭祀的习俗。 还有一些地方, 将她奉为桂花花神,以纪念这位美丽而苦难的女子。” “哼!”吕雉忍不住冷哼一声,道:“凭什么同情她?就因为她输了吗?” 刘邦叹了口气,道:“何必呢……你要真是心里有气,直接杀了便是,如此折磨人,未免太过降低你的格局。” 吕雉狠狠瞪了刘邦一眼,问道:“若是我输了,你敢保证她不会做的比我更过分?” “……”刘邦沉默了。 说真的,这种事儿谁敢保证? 好在,苏治的解说为他们解了围, “吕雉虽然残忍虐待了戚夫人, 但她却并没有迁怒于戚氏家族, 戚鳃的侯爵之位甚至一共传了七代。 吕雉对戚夫人的残酷惩罚,还起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 那就是为后世的妃子们,划定了一条明确的底线。 同时也为皇后制度的稳固,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后宫之主树立了不可挑战的权威。 而她所坚守的嫡长子继承制, 不仅有效避免了皇族内部的权力斗争, 更为封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西汉时期,分封的诸侯王都拥有强大的军队和实力。 如果刘如意联合其他对中央不满的诸侯王发动叛乱, 那么大汉王朝必将陷入一场血腥的皇室争斗。 吕雉毒杀刘如意,其实是消除了这一隐患,可谓是政治上的明智之举。 但是吕雉的作为却并没有得到儿子的理解和支持。 她的儿子刘盈,却对她感到愤怒和失望,甚至以不上朝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仅从此处看来,刘盈太过妇人之仁,确实不太适合做皇帝。” “刘盈拒绝理事,那么便只有吕雉自己来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 吕雉的能力和手段,不知道甩出刘盈多少条街。 所以吕雉和皇帝谁更适合治理国家, 那群跟随刘邦打天下的朝臣们,心里都非常的清楚,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刘邦麾下谋士陈平。 于是在西汉开国八年后, 出现了这样的景观: 吕雉临朝称制,天下一片祥和。” 吕雉冷若冰霜的脸上,忽然有了些笑意, “苏先生,还是懂我的。” “吕雉扑灭异姓诸侯王后,目标又对准了皇室的王爷们。 刘邦长子齐王刘肥是庶长子, 也是当时最大的诸侯王,有着号召天下的实力。 这样一个在年龄上长于皇帝,在实力上又不容小觑的人, 吕吕雉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但刘肥乃吕雉一手抚养大,吕雉又不忍对其下手。 思来想去, 最后吕雉想了个办法, 她让人暗中告知刘肥,说太后有杀他之心,以此来提醒他不可有非份之想。 刘肥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果然心生恐惧。 为求自保,他连忙献上一个郡的封地给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 吕雉也笑纳了这份厚礼, 二人之间也达成了某种默契。” “吕雉在世时的时候,刘肥及其子均不敢对皇位有窥视之举。 惠帝驾崩之后, 吕雉再夺齐国两郡, 设吕国与琅琊国,分封于侄儿及刘邦族人。 此举极大削弱了齐国的势力。 至于刘邦的其他儿子, 除了吕雉的养子刘长与四子刘恒较为顺从外, 其余诸子并不那么安分。 赵王刘友、梁王刘恢和燕王刘建,都是实力非常强大的诸侯王。 尽管吕雉将吕家女子嫁与他们当王后,但他们对吕雉还是不心服。 惠帝在位时,因其嫡长子身份,其他诸子对中央政权尚存敬畏。 但惠帝驾崩后, 新帝年幼, 仅为诸王之侄, 因此诸侯国对中央可谓是虎视眈眈。” “为保幼帝,吕雉果断先下手为强。 她巧妙设计,将这三个诸侯王一一诛灭, 再将自己的侄儿分封为王,从而确保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权威。 但对于刘氏家族的其他成员,吕雉则表现得相对宽容。 例如,刘肥之子刘章在一次宴会上以酒令为名斩杀了逃酒的吕氏族人, 吕雉却并未因此降罪于他,反而还将侄孙女嫁与刘章为妻。” 秦始皇嬴政,轻声说道:“其实抛去吕雉残害戚夫人的事情,她的手段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 李斯微微点头,沉声道:“的确,若不论吕雉对戚夫人的所作所为,她的治国手腕确实稳健而有力。” 长孙无垢轻叹一声,向李世民说道:“作为女子,我自然不赞同吕雉的狠辣。 但不得不承认,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她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政治智慧。” “上榜理由: 吕雉继承刘邦的事业,并按照刘邦的临终嘱托, 先后任命萧何、曹参、王陵和陈平为相, 确保了大汉的建设和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 她还进一步减轻人民的负担, 并规定女子满十五岁必须出嫁,由此增加社会劳动力。” “吕雉还对高祖的政策进行了正向调整。 经济上,她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活跃了社会经济。 文化上,她废除了‘挟书律’。 ‘挟书律’是沿袭秦朝的一项愚民政策,主要是禁止了民间私自藏书。 ‘挟书律’废除之后, 西汉的思想界出现了空前大解放, 为文景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奠定了基础。” “从刘邦驾崩到吕雉驾崩,吕雉共统治中国达十五年之久,其政绩受到历代史学家的肯定。 史马迁和班固在《史记》和《汉书》中都这样赞叹她:‘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不过因为戚夫人的事件, 吕雉的形象,也算是固定下来了。 暴虐,凶残,丑陋,让人胆寒。 但在客观审视其功过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她实则深谙治国之道。 她慧眼识人, 更善于用人, 所救功臣与皇子之数,远比她杀的多。 她废除秦朝的苛政,为汉初的经济与文化繁荣铺平了道路。 随着战争的减少,百姓的生活也日益安定富足。 而她去世后, 健康成长起来的汉文帝和汉景帝,得以自由施展才华, 开创了被后世赞誉的‘文景之治’。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吕雉的奠基之功不容忽视。” “最后,咱们将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上·吕后》,送与吕雉, 酌酖樽前气似虹, 朱虚酒令却相容。 王陵平勃浑无策, 安汉当年一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