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第136章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上榜理由: 孝庄以其非凡的才智、坚韧不拔的毅力, 以及深远的政治影响, 成为了华夏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女性人物。 她在清朝初年的政治风波与权力争夺中, 以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敏锐的洞察力, 成功地稳定了朝廷局势,为清朝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顺治帝和康熙帝的重要辅佐者, 孝庄不仅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导, 更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丰富的经验,为两代帝王出谋划策, 帮助他们应对各种复杂的政治局面。 在她的悉心指导下,顺治帝和康熙帝都展现出了出色的政治才能和领导能力,使清朝达到了一个新的鼎盛时期。” “最后,我们同样送一首诗给孝庄皇后: 皇恩浩荡满宫廷,孝庄威仪震四方。 智慧超群安社稷,德才兼备佐君王。 心忧天下苍生福,胸怀江山社稷长。 千古流芳传佳话,后人敬仰永不忘。” 【历史十大最具影响力皇后第八位: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盘点完毕!】 …… 虽然清朝不怎么受其它朝代观众们的待见, 但孝庄皇后的能力和她辅佐君王的智慧, 还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肯定。 在短暂的休息过后,很快便轮到下一位被盘点者了。 悠扬舒缓的背景音乐响起, 视频画面里,出现了一位极为美丽的女子。 苏治的声音也适时传来, “史载: 阴后在位之时,端庄贤淑,不喜言笑,有母仪之美。 皇后内持恭俭,外抑宗族,为一代贤后。” “阴后,便是阴丽华。 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 刘秀的结发妻子, 春秋时代着名的齐相管仲之后。” 苏治话音未落,视频中央出现了一排金色大字, 【历史十大最具影响力皇后第七位:光烈皇后,阴丽华!】 “阴丽华虽从未登上过政治权利的舞台,但她的影响力,却丝毫不逊色于历史上任何一位权倾天下的皇后。 如今,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端庄贤淑、母仪天下的皇后世界, 感受她那份独特而隽永的魅力。” “阴丽华出身于一个声名显赫的家族。 据《后汉书·阴识传》记载:‘其先出自管仲,管仲七世孙修,自齐适楚,为阴大夫,因而氏焉。秦、汉之际,始家新野’。 也就是说,阴氏家族是名震古今的春秋名相管仲之后。 到了第七代子孙管修的时候,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以后便以‘阴’氏为姓。 秦末汉初,阴家又举族迁到了新野。 除此之外,阴氏家族还是当时极富有的豪门大户。 《后汉书·阴识传》中有明确记载:‘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 邦君”就是分封的诸侯王。 阴家占有巨量的土地,车马和奴仆可以同分封的诸侯王相比。” “阴丽华虽然出身显赫, 但她却未能像其祖先那样,在太平盛世中安享生活。 她所成长的时代, 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代, 是被班固称之为“天地革命”的大变革、大动荡时期。” “自西汉中后期以来, 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 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奴役。 而到了西汉末年, 社会矛盾更是已经空前激化, 到处都呈现出一幅末日般的景象。 王莽篡汉后, 为挽救危局,实施了着名的‘王莽改制’, 试图通过改革来解决土地问题, 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土地问题, 历来是各朝各代, 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 没有土地,民众便难以维生; 无法生存,便只能选择起义反抗。 新莽末年,天下大乱, 连年干旱,蝗虫成灾, 民间困苦不堪,多地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 “绿林军起荆州、赤眉军起青、徐,铜马军则在黄河以北肆虐。 东汉初年的文学家班固在其《两都赋》中, 详细描述了新末天下大乱的情景, 并深感痛心地写道:‘秦、项之灾犹不克半,书契已来未之或纪。’ 这说明新莽末年的大乱所带来的灾难, 其严重程度甚至超过了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战争, 成为了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所未曾有过的大乱。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 是西汉末年的人口规模巨大,接近六千万。 人口众多不仅加剧了土地问题的紧迫性,使得土地资源变得更为稀缺和珍贵, 同时也使得社会动荡和冲突所造成的破坏,更加可怕和难以控制。” “刘秀,出身于荆州南阳郡白水乡,一介布衣,以耕田和贩粮为生。 但刘秀这个布衣和其他人又略有不同,他是西汉刘氏皇族血统的后代。 刘秀这一支族人的远祖,就是西汉的景帝与宫女唐儿所生的长沙定王,刘发。 刘秀有一兄长,名为刘演。 其人性格豪放不羁,不事生产,专门聚集亡命之徒,俨然是当地一霸。 相较之下,刘秀则更加脚踏实地。 他热爱农耕, 勤于贩卖粮食以换取生活所需, 同时还酷爱读书,对政治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刘秀有一位姐夫名叫邓晨,家住南阳新野。 而邓晨与新野的名门望族阴氏,有亲缘关系。 正是通过这层关系, 刘秀这才有机会接触到了名门望族家的小姐,阴丽华。” “在长安求学的日子里, 刘秀曾目睹过执金吾率军出行的盛大场面。 那一刻,他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 身为太学生的他, 不禁发出了流传千古的感叹: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新莽末年,天下大乱。 刘秀与其兄长刘演在家乡舂陵起兵,召集了数千宗族子弟组成义军。 他们与先前已起义的绿林军联手, 共同以“兴复汉室”为口号, 举兵反抗新莽政权。 随着绿林军的不断壮大, 西汉宗室后裔、原绿林军将领刘玄, 被拥立为起义军的皇帝,史称‘更始帝’。 绿林军这一举动, 却加深了与以刘演、刘秀兄弟为首的,南阳宗室兵马之间的矛盾, 引起了南阳宗室兵马的不满和反感。” “新莽地皇四年五月末, 更始大军经过激战,成功攻占了中原重镇宛城。 随后,更始帝刘玄将皇宫迁至此地,作为新的政权中心。 然而,刘演及其部下对更始帝的统治一直心存不满。 就在宛城被攻克后不久,双方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 宛城攻克后不久,更始帝遂命将刘演斩杀于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