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第282章 说事拉理
回到家,杨朝升端起红泥炭盆上的茶壶。 吨吨吨—— 直接对着壶嘴儿,他喝了个过瘾。 小虱子抢下师父手上的空茶壶,麻溜的沏了一壶新茶,放在红泥炭盆上温着。 这小子盘桓了一小会儿。 才犹犹豫豫地问道:“师父,将将儿那个曹主任提议,让您做95号四合院的一大爷,您咋不答应?” 嗨—— “小虱子,你小子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拉的是硬屎,还是窜稀。” …… “你呀!真格儿跟那个刘海中有得一拼,今儿送你四个字:官迷心窍。” 儿徒嘛! 有事儿,没事儿,逮住机会就涮着玩呗! 杨朝升、耿从吉俩人的关系,亦是师徒,亦是父子,亦是兄弟。 杨朝升从来不拿做师父的架子。 师徒俩之间,说话也甚是随意。 “小虱子,往后你是不是想从政啊?” 透过师徒两人的对话。 窦桦这个做师娘的,从中,猜出了耿从吉今后想走的路。 杨朝升早就知道,小虱子往后想要走仕途。 哈哈哈—— “小虱子,你真格儿‘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才跟你师娘打个照面,你就露了怯。” …… “你有做官的想法,这没有错。今儿师父告诫你,要做官不难,要做好官,会做官,却非常难。做官之人,首先得有城府,要做到喜笑不形于色。” 杨朝升冷不丁,想起上辈子听过的一首打油诗。 便喃喃朗诵出来: 世人都知当官好,有权有势地位高。 世人都知当官好,工作体面福利高。 朝中有人好做官,家中无患无忧恼。 出入有车人尽羡,食有鱼来出有招。 但知世事皆如梦,不如归去乐逍遥。 …… 一日三餐,吃喝拉撒。 吃——居于首位。 这不又到了饭点。 杨朝升进入厨房,他一通翻箱倒柜。 才发现自个儿家里头,能吃的东西竟然少的可怜。 在临走之前,他给俩徒弟可留了不少钱和物资。 入朝作战的前二年。 每月,杨朝升也会通过后勤部的专门渠道,把自个儿的职务津贴往家里头寄。 算算…… 也就,进入东北亚老林子的这一年多时间,他没往家里头寄过生活费。 即便如此。 家里的日子,也不至于过成这样儿啊! 于是乎,杨朝升皱起了眉头。 “小虱子,咱们家里头吃的,咋会这么少?” 师父的这么一问。 耿从吉一时,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他好一阵抓耳挠腮。 才组织好了说辞,娓娓道来。 去年下半年,国家试行了票证制。 作为首都,四九城当仁不让的成为了首批试点城市。 四九城里的居民,提前进入了票证时代。 票证时代的符号是“一簿两证许多票”。 其中“一簿”是《户口簿》,“两证”是《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和《购物证》。 政府开始陆陆续续地发放粮票、油票、肉食票、鸡蛋票、煤票等各种票证和日用工业品券(简称工业券)。 其中,杨朝升的口粮关系,临时划归了部队供应。 去年,丫丫又考上了公安大学,她的户口和粮本供应,也就转到了学校。 甭忘了。 小虱子在大栅栏,可有套一进的院子。 他的户口和粮食供应关系在大栅栏街道办。 平日里,小虱子从大栅栏那边的国营粮站,买了粮食,拿到二分半厅这边开火做饭。 他的这点儿定量,如果自个儿吃,勉勉强强倒也够了。 可遭不住小虱子犯好心啊! 隔三岔五,他还得投喂投喂别人家。 至于这个别人家,是谁家? 自然是,那跟杨朝升交情挺不错的陆红安一家。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这年头,能吃到的油水少,人们的肚子里头,就像有个巨大的黑洞,咋填也填不满。 吃穷老子的可不只是小子。 丫头片子一个个的,也是歹饭高手。 陆红安两口子这么些年,连续生了陆招娣、陆盼娣、陆来娣、陆念娣、陆希娣五个丫头。 听小虱子说。 他陆家婶子前不久又怀上了。 杨朝升听了,心里头不是个味儿。 老陆这人哪里都好,就是太想要个带把的孩子传继香火了。 “小虱子,现而今,老陆还是96号大院的一大爷吗?” “这几年,96号四合院搬进搬出了不少住户。陆伯的位置没变,他还是管事一大爷。” …… “管事二大爷也还是郭大撇子。管事三大爷是一位新搬来的住户,名字叫作宋大成。” 噢—— 宋大成这个名字,杨朝升有些个耳熟,他却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听到过。 眼瞅着,日头已经不早了。 从口袋里拿出一叠钞票。 杨朝升数都没数,就交到耿从吉手里。 “小虱子,你出去跑跑,看有啥吃的不要票,拣些好点儿的买回来。” “好的,师父。” 耿从吉接过钱。 他找了一只面粉口袋,卷成一把拿在手上,撒丫子跑了。 “朝升,你这徒弟教的还不错,乐于助人,挺义道的。” 耿从吉拿自个儿的定量,接济陆家几个小妹妹的事儿,赢得了窦桦的赞许。 “乐于助人是值得提倡,也得分需要帮助的人是谁?” 窦桦夸奖小虱子的时候,连带着将杨朝升也夸了。 杨朝升的反应不大。 他这话里话外,好像还意有所指。 噢—— “趁着你徒弟不在,你就给我说说大院里的人和事儿呗!” 窦桦很想知道,杨朝升话里头的意思究竟是个嘛? 中—— “那我先跟你说说,咱们左手边这个95号四合院里的人和事儿。” …… “今儿那场闹剧,你也亲眼见着了。这95号四合院里的住户,可都不是什么善类。” …… “那位将将儿被拿掉的一大爷易忠海,我给他起了一个绰号:道德天尊。” …… “这可不是他的道德,有多高尚。恰恰相反,特么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伪君子,心里阴暗着嘞!” …… “易忠海惯用的一招,就是拿大道理绑架别人,让人跟着他的指挥棒转。” …… 就在,杨朝升跟窦桦说95号四合院,人和事儿的时候。 易忠海两口子、刘海忠和贾家这两家人,再加上一个傻柱。 他们正齐聚在聋老太太家,说着杨朝升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