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大明第二届科举(1/2)

作者:秀逗的猪头

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第389章 大明第二届科举

新年首次朝会依例举行。</p>

各部陈述并总结去年之政绩与缺漏,然陈一羊并未入耳多少,盖因这些折子他已然阅过,听与不听实无甚差异。</p>

朝会一结束,耿渊便来至御书房之内。</p>

其手捧预备好的辞呈。</p>

“耿老收回去吧!朕无需观之,花蜀已将事由告之朕,此事朕准了,但辞官之请朕不许,即便耿老离朝堂不归,此位朕永为其留着。”</p>

“陛下!这~”</p>

年届花甲之老人此刻也动容了,言语之声竟略带哽噎。</p>

耿渊向陈一羊深施一礼。</p>

然而这一次陈一羊并未将其扶起,反是背身而立。</p>

耿渊辞别而去。</p>

自此君臣殊途,未来是否再会亦成未知。</p>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p>

“瑞国公,朕望您长寿百年!”</p>

陈一羊静静地立于窗前,凝望着远方。他的心中感慨万千,既为耿渊的离去而惋惜,又为国家失去这样一位大公无私的医者而痛惜。</p>

陈一羊转身坐到案前,拿起笔,似是想写些什么,却又迟迟未落笔。</p>

他想起曾经与耿渊一起探讨医术的时光,那些日子里,他们一起面对各种疑难病症,共同寻求解决之道。</p>

如今,耿渊虽已离开朝堂,但他的医术和仁心将永远铭刻在大家心中。</p>

陈一羊叹息了一声。</p>

看着书桌旁的医书《济世宝录》第一册陷入失神之中。</p>

陈一羊翻开《济世宝录》,书页上的字迹勾起了他的回忆。他想起耿渊在编纂此书时的专注与执着,十年光景,每一个病例、每一种疗法,都倾注了耿渊的心血,这份珍贵的医书传承下去,势必会让更多的人受益。</p>

“来人!将书标注瑞国公的名字,朕要让世人永远无法忘记这位医者。”</p>

次日。</p>

耿渊行装简便,仅携徐媛及一名管家,外加少量行李,便踏上了归乡的路程。</p>

他们回去的消息知道的人很少。</p>

行人司花绫情绪很低落的回了宫。</p>

“启禀陛下,师父他回去了。”</p>

陈一羊将手中的毛笔放下,抬头看着他。</p>

“朕已知晓,你也回去休息吧,今天朕准你休沐一日。”</p>

花绫也没多说什么,行礼离去。</p>

花绫走出宫殿,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师傅对医学的热爱,此次归乡一别永远。</p>

而皇帝陈一羊则站在窗前,凝视着远方,心中默默祈祷着耿渊一路平安。他决定将《济世宝录》颁布于世,让更多的医者从中受益,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国公。</p>

等到医书拓印成册,耿渊的离去方为人所知,朝野间亦掀起轩然大波。</p>

历经一月之久。</p>

京城数十万民众皆对此事议论纷纷,足见耿渊之影响力何其深远。</p>

幸亏大明第二次科举考试启幕,方才掩过此事,才使官员百姓们注意力有所转移。</p>

荆州的白家叔侄俩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了大半年时间,终于轮到检验成绩的时刻了。</p>

头一次的乡试差点让两人栽了跟头。</p>

直接压线通过。</p>

白圭对着他叔白莒说道:“二叔,咱们学习的方向错了,看来咱们的陛下是个务实之人,考试的内容多贴合实际。”</p>

白莒自然深以为然的点头同意他的看法。</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