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雕小福宝四仰八叉第522章 至今没有娘家
卿宝惊得险些咬到自己的舌头,娘亲居然经历过与人私奔的事?放在封建的古代,可是要浸猪笼的哟,娘亲当真勇敢啊! 卿宝继续竖起耳朵倾听。 苏暖冬则一脸懵懂,压根没听懂。 许娘子继续说道:“幸运的是,我遇见了你。你带我脱离苦海,不顾当时的苏老爷子和苏老婆子的强烈反对。在挨了一顿毒打后,你仍强撑着受伤的身体,娶我过门。只不过经此一事后,我爹娘权当我死在外头,再也不认我……我至今没有娘家。” 卿宝恍然大悟。 难怪当时姐姐们想要识字,娘亲不反对也不赞同,想必那时是犹豫了。原来娘亲是识字的,却从来不教她们。想来是怕她们姐妹几个认字后,会像她那样,容易被品德败坏的书生欺骗感情。 哎哟!我的娘亲啊!你想的也太多了吧!识字与被渣男骗取感情,完全是两码事! 这时,苏正阳握紧媳妇的手,道:“没事的,你不还有我吗?再说那些陈年旧事过去就过去了,当年你不愿意让孩子们识字,如今情形大不相同。孩子们都听话懂事,又有咱们,还有爹娘亲自教导,肯定不会再发生那种事。” 许娘子默了默,“你说的对,如今境况大不相同。既然你都决定好了,咱们回去后,跟公公婆婆说一下,看是不是该为孩子们请一个夫子在家里教书?毕竟这儿没有女子的学堂。” 苏正阳颔首,与许娘子相视一笑。 这事就这么说定了,苏暖冬简直高兴坏了,拍着小手蹦跳起来。 至于阿娘年轻与人私奔一事,在她听来,丝毫不起波澜。 她只关心家中会请夫子来教书一事。 “喔!太好啦!我可以读书啰!” 唯独卿宝暗地里磨牙。 什么鬼?她上辈子读书读了二十多年,都快读傻了!结果投胎到这个时代,才一岁多,就被小哥哥强行拉着听书、背书、识字。 这样荼毒还不够,家里居然还要请夫子,她还要不要活了!难道她上下两辈子,都是读书的命? 尽管街上有许多灾民,不过中秋佳节,古代人非常注重一家人团团圆圆拜月光,是以当下根本阻挡不了古人的热情。 街上人来人往,很多人出来逛街,买中秋节所用的物品。 许娘子他们很快去买了一些中秋节所用的瓜果贡品。 考虑到家中孩子们多,人也多,顺带还买了好一些糕点糖果蜜饯。 生怕孩子们无趣,还买了小糖人和糖葫芦,给两个小的边吃边逛。当然,不忘打包了一些回去,给家里没跟过来的孩子们吃。 不一会儿,夫妻俩手上几乎提满东西。得亏是背着一个背篓前来,将东西往背篓里一塞,两只手又空了不少。 由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许娘子担心卿宝被掳了去,就让卿宝一直骑在丈夫的脖子上。 卿宝最是乐意不过了,而苏正阳得了卿宝的一声爹爹,甘之如饴。这个时候不论卿宝提什么要求,他都愿意为她当牛做马吧。 准备回去之前,苏正阳忽然想到什么,提议道:“要不买一些桂花酒吧,咱爹喜欢喝酒。趁着中秋佳节,大家伙都喝上一点小酒,庆祝咱们家第一个大团圆。” “好,都听你的。”许娘子笑道。 “阿爹,兔子!那儿有兔子灯笼!” 苏暖冬突然叫起来。 对面的摊子摆着许多各式各样的灯笼,小家伙一眼看中那只惟妙惟肖的兔子灯笼,完全挪不开眼。 骑得高高的卿宝也看了过去,也起了兴致。 古人的手工技艺真的是鬼斧神工,打眼一瞧,地摊上的纸糊灯笼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比现代化机器印刷有灵气多了。 两个孩子都兴致勃勃的看向灯笼摊子,根本不愿意离开。 许娘子会意,便道:“走,过去看看。” 苏正阳察觉到卿宝的两条腿在他胸膛兴奋地蹬了蹬,只好跟着媳妇一起走过去。 苏暖冬蹲在摊子边,凝视着兔子灯笼:“哇!真的好可爱呀!差一点点,就比卿宝还要可爱了呢!” 卿宝:“……” 四姐,你拿一个纸糊的竹灯笼,来跟你亲手带大的小弟比,是不是儿戏了些? 苏暖冬可不管卿宝作何感想,拿着兔子灯笼爱不释手。她看了一会儿,又看了看别的灯笼,发现还有猴子灯笼,就是比他们家的唧唧丑了许多。 除此外,还有南瓜灯笼,柿子灯笼、方形灯笼,猫儿灯笼,老虎灯笼……一样样几乎不带重复的。 苏暖冬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又看看那个。最终,她咬咬牙还是拿起一开始就相中的兔子灯笼。 从小家里贫穷,苏暖冬一直都知道,东西不能浪费。再好的东西,拥有一个就很好了,不能要求太多。 摊主热情道:“小姑娘有眼光,你手上的玉兔灯笼是这些灯笼当中,最漂亮的。” 卿宝看中了那只猴子灯笼,尽管不及她家唧唧漂亮,但也很逼真。把猴子的可爱活泼画了出来,她打算拿回去逗逗唧唧。 两个小闺女都有了,许娘子觉得不能厚此薄彼,于是给家里的孩子们都买了一个。包括阿默,还有已经成婚的大闺女,一个都没有落下。 小摊的老板笑得合不拢嘴,一年到头就盼着节日能赚一些,没想到今天迎来了大主顾。 他把这些灯笼拢在一起,将手提的柄子扎捆到一处。这样顾客拿着时方便,一把就能握住所有的灯笼,不会散乱,也不会弄丢。 灯笼不重,就是比较占地方。 苏正阳手提一大堆灯笼,成功的遮挡住身后的苏暖冬。 此时,苏暖冬被许娘子牵手走着。 忽然,“阿娘,灯笼打我。” 一阵风吹来,轻飘飘的灯笼往后面吹,打到苏暖冬的脸上。 许娘子立马将人拉到另一旁,干脆走到苏正阳没有提灯笼的那一边。 苏正阳有点歉意:“是阿爹不小心,这下定会将灯笼拿好,不再打到小四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