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孝文帝元宏 探索之后(1/1)

作者:gdx4057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第116章 孝文帝元宏 探索之后

新皇到来的声音响起时,探险队的成员才刚刚被传送回来。 皇帝们还没来得及对这些事进行讨论呢。 刘邦看了看众人的神情,很多人都想去见那位皇帝。 “嗯,行。这位皇帝值得我们暂时放下手上的事去迎接他。” “这样吧,我们都过去看看。” 因此,当元宏从地上爬起来时,他看到远处黑压压的人群往他的方向走了过来。 “站住!这是哪里?你们又是什么人!” 嬴政站在原地,吐槽道:“感觉大多数皇帝刚来的时候都会这样说啊。” 拓跋弘首先站了出来,“儿子,你看看,是我啊!” “我们死后都会聚集在这里。站在我身后的都是我大魏的列祖列宗,他们分别是……” “不过先说你的事吧,你在位期间做得相当不错啊!” 元宏这才放松警惕,说道:“父亲,这是大势所趋,我必须这样做。” “只有全面汉化,我们才能实现大一统。只可惜,汉化和统一的过程也许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 “我就是在南征的过程中离世的。唉,没有彻底消灭南朝。我仰光七庙,俯济苍生的愿望没有实现。” 拓跋弘:“不错了,不错了。只可惜英年早逝啊,才33岁。” “也不知道为什么,我魏的皇帝死得都早。” 拓跋濬:“嗯,冯太后对你的影响很大吧。” “爷爷,是的,我就是被她抚养长大的。” “好,她这件事做得挺对的。” 拓跋家的气氛其乐融融的,当然,这不包括其中的三个人。 拓跋余正干着农活,没出场。拓跋珪和拓跋焘依然对全面汉化心存芥蒂。 拓跋珪:“拓跋宏,你怎么能全面汉化呢!你就这么喜欢汉人?” 元宏:“太祖,首先,我叫‘元宏’。” “其次,汉化可是大势所趋!是统一的必要基础!现在的情况和您那时候不同了,我大魏想要更进一步,就必须这样做啊!” 刘义隆刚从镜空间赶过来,他走到了拓跋焘的旁边,看到拓跋焘的表情有些微妙。 “诶,你应该高兴啊!你们北魏人才辈出。拜托,你这种统治方式早过时了。” 苻坚也站在旁边,他仔细端详着元宏,点了点头。 苻坚的理想是“混一六合,消弭胡汉矛盾”。 元宏的理想是“仰光七庙,俯济苍生”。 苻坚对着拓跋珪说道:“‘元珪’,对你的后人好点。你这个老古董别欺负人家。” “我叫拓跋珪!这是我自己的家事!你少来掺和!” 元宏听到这个称呼,差点笑了出来,“额,这位是?” 拓跋弘:“他是前秦天王苻坚。” 元宏有些惊讶,但很快表现出了尊敬,“啊,前秦天王,竟然是您啊。” “过一会,晚辈能与您聊聊吗?” “当然可以。其实除了我,很多人都想见你,你在这里很有名的。” 苻坚一边说着,一边看向后面的皇帝,有石勒、李雄、刘渊这样的汉化胡人,也有很多汉人,比如刘恒、刘秀、刘庄等人。 然后,元宏就被一群人簇拥着走流程了,拓跋家的几位支持汉化的皇帝也在人群之中。 拓跋珪和拓跋焘知道元宏的做法有道理,但他违背祖制的行为让他们感到不舒服。 当天晚些时候,元宏又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他和苻坚相谈甚欢。然后,他直接宣布以个人名义加入苻坚领导的汉化胡人阵营。 元宏:“咋滴?不可以吗?有人说过不能这样做吗?有人说过不能有人同时属于多个阵营吗?” 拓跋珪:“好好好,那你怎么不宣布自己独立出来,成立一个‘元氏集团’啊!” “也不是不可以啊。” “父亲,祖父,太宗(拓跋嗣),要么你们也像我这样,一起过来吧。” 被指名的三个没有表示,但显然是倾向于那边的。 刘渊、石勒、李雄等人在一旁看戏,他们决定再进一步。 石勒:“家族分裂多不好啊。要么你们元家都过来吧。” 李雄:“其实啊。苻天王都想让元宏接替他的位置呢。这我们都是认可的,总要把事情交到后人手中啊。” 拓跋嗣转头看向拓跋焘和拓跋珪,说道:“佛狸,你跟我一起过去吧。那个,父亲,您看……” 拓跋珪:“闭嘴!你们,诶呀……” 他接着说道:“好啊,拓跋宏,那你今晚住哪里呢!你的房间可是在北魏楼里!” 元宏:“嗯,我今晚住栅栏区,我要在那边与他们彻夜长谈。” “行!我不信你能一直不回去。” “我们几个走。听到没有,都聋了!都给我回去!” …… 与拓跋\/元家欢乐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萧齐和刘宋两家就有些难受了。 萧道成和萧赜在刑场折磨着萧昭业和萧鸾。 萧鸾:“不公平!我这些年做得还行啊!凭什么和萧昭业一个待遇!” 萧赜:“凭什么?我们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你是怎么对待我们的后代的?” 萧道成:“况且,子不教父之过。你看看你的好儿子的行径吧!” 说着,萧道成直接把一份报告甩在了萧鸾的脸上。 “看看,你的好儿子萧宝卷简直是刘昱再临啊!” 萧赜感到有些不对,“父亲,这,这样说,萧昭业不就是刘子业复生了吗?” “有什么不能说的!反正啊,萧鸾,你的南齐也快要亡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对萧道成来说,南齐最后一个皇帝是萧昭文,南齐立国16年。 刘裕和刘义隆两人在机房汇合,一起传送到了镜空间。 刘义隆:“父亲,它们叛乱的事情已经得到妥善处理了,它们正在服刑中。” “要不然把它们直接弄死得了。它们简直是无可救药。” 刘裕没有说话,在思考着什么。 刘子业和刘昱竟然能找到机会作乱…… “对了,父亲,刘骏这段时间表现还行,总算有了他登基之前的样子了。” 刘裕:“车儿,所以,你想让他恢复正常的生活吗?” “是的,当然,如果有反复的话……” “行吧,那就如此吧,你的看法应该不会错。” 这时候,刘裕话锋一转,“等一等,车儿,你应该没有什么吧。比如说,刻意……” “父亲,当然没有,这种不利于大局的事情我怎么会做呢?” 刘义隆说的是真话,他也没说是不利于哪个集团的大局。 接下来,刘义隆转移了话题,“父亲,这几天你不在空间里,所以不知道。” “我们仅剩的独苗刘昶,在前几年离世了。” “哦,知道了,唉!” 刘昶在497年病逝,享年62岁。 接下来的事情是刘裕后来才知道的。 刘昶到北魏后娶了北魏公主,只有一个儿子刘承绪。 刘承绪先于刘昶而死留下两个儿子。 长子刘文远后来参与叛乱被处死,但没有株连家人,于是次子刘辉继承了刘文远的爵位。 刘辉也娶了北魏公主,先是因为和公主的侍女通奸致其怀孕,这个婢女被公主肢解。 然后他又在公主孕期时和民女通奸,在与公主争执时导致公主流产死亡。 刘辉逃亡之后被抓捕判了死罪,但遇到大赦出狱了。 这两个孙子都没有留下后代。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这两个孙子没有其他的私生子的话,刘昶绝嗣,顺带着刘裕也彻底绝嗣了,没有任何后代幸存。 后来,得知这个信息后,刘裕不禁感慨道:“唉,我当年之所以去战场拼杀,还不是为了后代能有个好生活吗?” “早知如此,我还不如在京口当一个普通的农户,就这样过一辈子。” “我看过一些资料,上面提到了一种观点,好像叫什么‘唯物主义’。” “所以,就算我不出现,也会有其他的人建立南朝。历史的大势不会改变。” …… 回到现在,机房中,刘裕父子才刚刚前往镜空间的时候。 苻坚不在拓跋家那边,他也在机房中。皇帝们正在复盘整个探索过程。 屏幕上,已经显示不出来那两个空间的信号了,它们都消失了。 王莽:“这是自然的啊,我们把黑影机器消灭了,这两个空间不就破碎进而消失了吗?” 刘邦:“真的是这样吗?现在想想,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啊。” 那个时候王莽的表情确实太浮夸了,这一看就有是问题的。 而且,刘子业和刘昱的叛乱发生的这么巧。 说不定,它们叛乱是被人诱导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程序的问题。 那么,王莽与那个黑影有什么交易?这与那个26世纪的世界有关吗? 是的,刘氏的推理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虽然有些是对的,但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还原全貌。 刘邦后面的众多刘氏皇帝虽然也在怀疑,但他们不能直接表露出来。 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王莽有问题,而且,王莽还是嬴政集团的一员。 嬴政集团和刘氏的关系可是相当微妙的。 嬴政一定会保下王莽。 在他看来,王莽也许是有些可疑,但对于自己集团和空间的贡献远远大于这种可疑。 王莽也得到了很多皇帝的认可。 在没有实际证据的情况下,想扳倒王莽并不是那样容易。 王莽也深知这些事,所以,他直接坦坦荡荡地说:“高帝,你要是觉得程序有问题,完全可以再检查一遍啊?” “这些程序还在机器里存着呢。” 这些程序可是26世纪的人弄出来的。你们这些古代的皇帝,想看懂,怎么也得研究个几年吧! 行了,刘氏皇帝都看出来了,这个话题已经无法继续聊下去了。 孙权正在使用意识交流: 王莽,我想到了一个方法。既然他们这样怀疑你,你可以利用这种怀疑,从而为整个感染者集团打掩护。 接下来,话题就转向这个黑影空间的起源上了。 黑影空间被平行皇帝袭击过,平行皇帝因此制造了一个复制品。 复制品空间在机缘巧合下与本空间相撞,制造了危机3。这也导致本空间的存在暴露于平行皇帝之中。 平行皇帝制造了危机35和危机4,然后就有了接下来的事。 那么,黑影空间的制造者就与平行皇帝不是一个势力了。 嬴政:“既然如此,我们的重心还是要放在敌人平行皇帝的身上。” “现在大概能确定了,他们的目标就是26世纪的世界,但还不清楚他们有什么顾虑。” 曹操:“那个世界有能力自保吧。” 刘秀:“不管怎么说,我建议我们还是继续维持我们原有的方略不变吧。” “继续向外探索,同时进行自卫反击。26世纪的事交给他们自己解决。” 苻坚:“我没有意见。也许,我们这样探索下去能发现很多新东西呢。” 这个建议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这次会议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 另外,新制度下的统筹皇帝换届选举时间被确定在了公元550年,即新制度实行后的接着讲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