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武略院大考315(2/2)

作者:凉月凉了

天启皇帝第314章 武略院大考315

但就算再是怎么议论,朝臣们却是不敢明言阻止,原因也很简单,命搭进去,皇帝要做的也一定要做。 三日之后,朱由校在宫女的伺候下,穿着起了天子冕服。</p>

在万寿宫门外上了步辇,一路往乾清宫而去。</p>

这种大事儿,自然是要从皇宫出发了。</p>

而此刻,文武百官并勋贵们,则已经在承天门外等候了。</p>

皇帝要亲自主持武略院大考,自然是按照最高标准来。</p>

随着钟声、鼓声阵阵,承天门缓缓打开,一手扶着腰间长剑,朱由校从承天门内走了出来。</p>

天子车辂早已经在此等候。</p>

“臣等拜见陛下。”</p>

见到皇帝出来,内阁首辅毕自严连忙带着众多臣工行礼道。</p>

“免礼,平身吧。”</p>

看着众人,朱由校脸上带着笑容,挥了挥手。</p>

“臣为陛下先驱。”</p>

向皇帝行了一礼,今年已经五十四岁的英国公张维贤道。</p>

“劳烦英国公了。”</p>

“臣不敢。”</p>

闻言,张维贤再行一礼,来到一头白象之前。</p>

在亲兵的扶持下,张维贤三两下就翻身上了白象。</p>

明礼,天子出行,白象先导。</p>

看到英国公张维贤已经上象,礼部尚书孙如游连忙大声的喊道。</p>

“起乐!”</p>

随着他的一声喊,教坊司、太常寺的乐伎开始吹奏,锦衣卫的力士开始擂鼓,恢弘之音顿时就在承天门前响了起来。</p>

坐在车辂之上,看了一眼乌央乌央的文武官员,朱由校示意动身。</p>

车队最前面的,是赵率教的虎贲卫骑兵,后面是白象拉着的象车,再往后则是丁修带领的一众穿着大红袍的锦衣卫缇骑。</p>

仪仗队的正中央,则是一面象征着皇帝的龙旗大纛!</p>

每逢武事,这面龙旗大纛都要被拉出来。</p>

“天子出巡!”</p>

看到皇帝已经坐稳,刘时敏一甩拂尘,大声吆喝道。</p>

随着锣鼓声震天穹,迎着阳光,天子仪仗向着中军都督府而去。</p>

虽然距离很近,但仪仗一定要摆出来,以表现皇帝对武略院大考的重视。</p>

“臣陈寅。”</p>

“臣陈策。”</p>

“率武略院阖众署僚,恭请圣安。”</p>

当天子大驾来到中军都督府前时,陈寅、陈策两人早已到场,当即带着满衙门的人下身拜道。</p>

“众卿平身。”</p>

抬脚走出车辂,看着一众行礼的官员,朱由校挥了挥手道。</p>

“谢陛下。”</p>

再行了一礼后,众人起身开始准备大考。</p>

本次武略院大考,总裁官是英国公张维贤,副裁官是兵部尚书黄克瓒。</p>

好不容易熬完大礼,武略院大考算是正式开始。</p>

与以往重文轻武的武举相比。。。</p>

额,是的,大明武举重文轻武,考试就考三项,策略问答、骑射、步射。</p>

其中策略问答占比最高。</p>

然而从武举制度设立之初,由于受明朝重文轻武的国策影响,文臣们就一直强调“谋略““通文“</p>

和武举相比,武略院的大考就简单的多了。</p>

第一项为射术、第二项为算术、第三项为军法、第四项为谋略。</p>

“第一项,射术。”</p>

见皇帝已经在特意搬来的龙椅上坐下,英国公张维贤上前高声喊道。</p>

“一号生员,南京鹰扬卫卢象升!”</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