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牧守第84章 君前奏对84
九月九日,天色未明,唐哲便起身,心中惦记着房公公的交代,知晓面圣之事不可有丝毫差池。早早地出了客栈,乘着晨曦的微光,摸黑快步直奔皇城而去。</p>
到了皇城外,唐哲下马,手持牌符,守门的禁军验过无误,便放他通行。穿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宫门,终于在内城的一角,见到了在此等候的房公公。</p>
房公公微微颔首,领着他又穿过了数重宫墙,来到了奉天殿旁的一间偏殿。房公公让他在此耐心等候,圣上早朝之后,自会接见。</p>
唐哲独自一人在偏殿中,心中不免有些忐忑。环顾四周,只见殿内空旷,陈设古朴典雅,一尘不染,显然是平日里精心打理的结果。他不敢随意走动,便寻了一处角落的椅子坐下,闭目养神,静候圣上的召见。</p>
卯时刚到,午门城楼上钟鼓齐鸣,朝参官员们开始依次从午门左右两侧掖门进入皇宫,文官由左掖门进入,武官则由右掖门进入。入宫之后,先在金水桥以南,依据品级排列好队列。鸣鞭之后,百官们这才依次过桥,抵达奉天门丹墀,在御道两侧相向站立等候,文官为居左、武官为居右,次序井然,垂手肃立,静待圣上到来。</p>
钦安殿内,洪熙帝寅时二刻起床,在太监宫女的服侍下洗漱完毕,穿戴停当,已到寅时三刻。出了殿门,上了御轿,在大汉将军和太监宫娥簇拥下往奉天门行去。</p>
钦安殿是紫禁城中轴线上最北的一座宫殿,位于御花园中央,离奉天门颇为遥远。洪熙帝坐在轿上,沿紫禁城中轴线御道一路往南,依次经过坤宁宫、交泰殿、乾清宫三座大殿,再穿过乾清门,御轿行了两刻钟,才算出了后宫区域。</p>
一出乾清门,洪熙帝透过轿门珠帘远远看着前方谨身殿、华盖殿、奉天殿三座大殿,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大汉将军和太监宫娥们仿佛知道他的心思,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p>
永乐十九年正月,父皇一意孤行,迁都北京,自己也从南京皇宫迁到了北京紫禁城中。刚过三个月,紫禁城即遭雷击起火,耗费数年时间和无数财物建成的谨身殿、华盖殿、奉天殿三座大殿在雷火中灰飞烟灭,徒留一片废墟。这是上天示警啊,连父皇也不得不下诏罪己。后来又花了大力气修缮,至今也只恢复了几间偏殿,正殿完工仍然遥遥无期。这一片废墟,就像是巍峨锦绣紫禁城的一块伤疤,赤裸裸地摆在中轴线上,便是想装作看不见也不能够。每日早朝,从这一片断壁颓垣中穿过,别提多闹心了。</p>
洪熙帝面色不豫,大汉将军们使出了脚底功夫,御轿行得飞快,一刻钟就赶到了奉天殿附近。奉天殿离早朝地点奉天门不远,也是为了照顾皇家颜面,修缮情况比其他两座宫殿稍好些。</p>
一过奉天殿,御轿前进速度默契地降了下来,又行了半刻钟,御轿在奉天门后落轿。宫娥撩起珠帘,洪熙帝跨出轿外,忍不住干咳一声。唉,北方的天气也太干燥了,纵然已经在此生活了三年多,还是感到深深的不习惯。这破北京城有什么好,比南京差远了。</p>
奉天门上廊内正中设御座,洪熙帝到达御门后,钟鼓司开始奏乐,锦衣卫力士撑五伞盖、四团扇,从东西两侧登上丹墀,立于御座后左右。内使两人,一人执伞盖,立于座上,另一人执武备,杂二扇,立于座后正中。洪熙帝登上御座之后,鸣鞭校尉在御道两旁挥舞起十多米长的静鞭,发出三声清脆的鞭响,提醒着众臣整肃朝仪,然后鸿胪寺唱班,左右文武两班这才齐头并进步入御道,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行一拜三叩之礼。</p>
大臣们行礼完毕之后,文武百官立于大殿两侧,早朝便正式开始了。洪熙帝御门听政,各部依次奏事。先由武将奏报边关重大紧急军情,再由几位内阁大学士奏报国家大事,然后是公侯驸马等勋贵奏报所领差事、最后是五府六部奏报本部事务。不过通常并无紧急军情,勋贵奏报也少,多由内阁大学士和五府六部堂官登台唱戏。</p>
今日亦是如此,内阁首辅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次辅文渊阁大学士杨荣奏报之后,按例便该由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依次奏报。吏部尚书蹇义上前奏报本部事务,说到末尾时,天色骤变,乌云密布,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间雷声轰鸣,大雨倾盆而下。奉天门前的广场上,露天列队的文武百官被这突如其来的暴雨淋了个措手不及。洪熙帝见状,随即下令将今日早朝移至奉天殿偏殿继续。</p>
洪熙帝先下御座,又上御轿,力士举黄罗伞罩在轿上,不使风雨侵袭,大汉将军抬轿急行,文武百官也顾不得御史弹纠仪态了,纷纷收起奏折,随着皇帝仪仗,向奉天殿方向发足狂奔。</p>
唐哲在偏殿内等候,见到殿外风云突变,雷雨交加,心中正自忐忑,忽听得外面脚步声杂乱,抬头一看,为首一人,头戴金冠,身穿龙袍,左右有两个力士搀扶着匆匆而来,正是当今圣上,他不敢怠慢,连忙跪下行礼,高声道:“微臣唐哲,恭迎圣驾。”</p>
雷声隆隆,皇帝却似没有听清他的话语,在力士搀扶下于殿中主座坐下。唐哲正诧异早朝怎么结束得这么快,一大群身着官服的人影涌了进来,原本空旷的偏殿顿时拥挤起来。</p>
皇帝见文武百官都被大雨浇透,怜惜在场有不少老臣,恐他们染上风寒,便令小太监去御膳房传旨,速备姜汤参茶送来。百官称谢,齐赞皇帝体恤,便又分文武依据品级恢复队列,唐哲不知所措,只好勉强跟在百官后面,站在文官行列最末。上朝百官都是四品以上,不乏公候勋贵,个个披红衣紫,仅唐哲一人身穿七品文官青袍,如百花从中一点绿,分外醒目。</p>
皇帝高坐,俯视百官,一眼看到了末尾的青袍文官,非常诧异,着左右唤他近前询问。</p>
唐哲闻言出列,从左右百官队列中间稳步上前,不急不徐,风度翩翩,仪表堂堂,神采飞扬,气宇轩昂。</p>
皇帝一看,此人剑眉星目,面如冠玉,行走间自有一股沉静气度,加上分立两旁的文武百官刚才都在雨中狂奔数百米,个个官服湿透、官帽歪斜,气喘吁吁,狼狈不堪,唯独此人官服干爽整洁,更衬托得他仪表不凡,鹤立鸡群。文武百官众目睽睽,碍于纠察御史在场,不敢私语,纷纷挤眉弄眼,询问同僚,此人是谁,竟如此俊朗,想必古之潘安宋玉也不过如此了。</p>
“此人真是生得好皮囊,简直就是我大明朝的官样子。”皇帝一看就生出了几分赏识。</p>
唐哲行到皇帝座前,推金山,倒玉柱,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高声道:“微臣休宁知县唐哲,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原来你便是唐哲!”皇帝惊讶出声,忽恍然大悟:“是了,朕本当在今日早朝之后见你,你在偏殿等候也合情合理。你且归班,待早朝之后朕再和你说话。”</p>
唐哲此时才弄明白状况,依言起身,仍回文班队尾站定,早朝继续,六部接着奏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