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宋:白面包青天第24章 花厅初见众名臣
展昭以及张龙、赵虎领着包勉主仆二人步入开封府,一路上,青石板铺就的地面干净整洁,宛如一面平滑的镜子。 道路两旁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如金色的丝线般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迷离的光斑。 微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那声音犹如一首轻柔的摇篮曲,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五人经由仪门穿过公堂,来到了一个庭院。庭院中央,一座假山巍然屹立,假山上流淌着清澈见底的溪水,那溪水潺潺流淌,宛如仙女弹奏的美妙琴音。 庭院四周,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竞相绽放。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散发出阵阵芬芳,仿佛是一场五彩斑斓的盛宴。假山后面便是开封府的花厅,那是官员休息和接待客人的地方。 只见花厅门口左右两侧,各有一位身着黑色校尉服饰的男子值守。 这二人见到展昭,赶忙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道:“属下见过展护卫。” 展昭微微点头,神色从容地说道:“二位兄弟无需多礼,这位是大人的侄儿包勉,旁边的是他的书童包墨。” 展昭向两人介绍着,紧接着又向包勉主仆介绍道:“这两位兄弟是王朝和马汉。” 包勉听闻此言,连忙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道:“小弟见过两位大哥。” 王朝和马汉也急忙回礼道:“既然是大人的侄儿,那就是自家兄弟了,贤弟无需如此多礼。” 几人相互寒暄了一番,展昭看着他们,微笑着说道:“好了,我们先别聊了,我得先去向大人复命,顺便带包贤弟去拜见大人。” “启禀大人,属下展昭奉命带领张龙、赵虎及开封府捕快巡城完毕,特来向您复命。”展昭率先跨过花厅的门槛,看到包拯正与四位官员在悠然地品茗,赶忙拱手作揖道。 包拯抬头看向展昭,轻抚胡须,微微颔首,语气和蔼地说道:“展护卫辛苦了,你先去歇息吧!” 展昭再次拱手施礼,声音洪亮地答道:“属下给大人带来了两位客人,此时正在外面等候。” 包拯闻言,面带好奇,道:“哦?不知是何等客人?快请他们进来吧!” 展昭转身出门,将包勉和包墨带了进来。 包勉和包墨进入花厅,只见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古朴典雅的八仙桌,上面摆放着一套精致绝伦的茶具。茶具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四周的墙壁上挂着几幅龙飞凤舞的字画,墨香四溢,增添了几分文雅之气。在角落处,摆放着几盆青翠欲滴的绿植,那叶片绿得仿佛要滴出水来,为整个花厅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包勉见到包拯,连忙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侄儿包勉拜见三叔!” “小的包墨拜见三老爷!”包墨也连忙躬身向包拯作揖,腰弯得如同一张拉开的弓。 包拯一见到包勉和包墨,脸上便如春风拂过般展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吾侄无需多礼,快快请起!”说着,他伸出右手,做出一个虚扶的动作,那动作轻柔而亲切。 待包勉起身之后,包拯又将手指向花厅里的四位官员说道:“这几位乃是为叔的同僚,这位是欧阳学士,这位是范参政,这位是韩右司,晏枢密,吾侄快来见过。” 包勉缓缓起身,目光望向那四位官员,心中不禁暗自思忖:“莫非他们便是欧阳修?范仲淹?晏殊以及韩琦?这几位可都是后世语文课本中那令人敬畏的背诵并默写全文的超级天团成员啊!” 只见范仲淹身着一袭深青色的长袍,腰束玉带,那玉带犹如一条璀璨的银河。他身形高大挺拔,仿佛一棵苍劲的青松。面容清癯,双目深邃而睿智,留着几缕山羊胡须,更添几分儒雅和沉稳之气。 欧阳修则是一身月白色的儒衫,头戴方巾,那方巾随风飘动,潇洒非凡。他面庞白净,眉眼间带着温和的笑意,仿佛春日的暖阳。三绺长须垂于胸前,给人一种博学而又亲和的感觉。 晏殊身穿淡蓝色的锦袍,上面绣着精致的云纹,那云纹栩栩如生,仿佛要飘然而出。他身材适中,气质高雅,面色温润,双目明亮而有神,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一派贵气。 韩琦着一身绛紫色的圆领袍,头戴硬脚幞头,那官帽上的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相貌堂堂,浓眉大眼,眉宇间透着英武之气,身姿笔挺,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展现出一种威严与干练。 包勉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他自然知晓在北宋时期,于宋仁宗的朝堂之上可谓是人才济济。包拯、韩琦、欧阳修、富弼、文彦博、晏殊、柳永、范仲淹、吕夷简、三苏父子、曾巩等等,皆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人物。甚至连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仅宋朝便占了五位之多。 在穿越之前,包勉仅仅是于历史资料以及语文课本当中见识过他们。 而如今,这些往昔的先贤竟然就活生生地出现在他的眼前,这让包勉心中不禁油然而生出深深的敬意,“晚辈久仰四位先生的赫赫大名,包勉在此拜见四位先生。” 说着,包勉赶忙深深躬身作揖,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这些先贤们的尊崇之情。 范仲淹等人见状,纷纷微笑着点头还礼。 欧阳修捋了捋胡须,声音温和地说道:“包贤侄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包勉起身之后,心中依旧激动不已,目光在几位先贤身上来回扫视,那目光中满是敬仰和好奇,似是想要将他们此刻的模样深深印在脑海之中。 这时,晏殊开口道:“听闻包贤侄是希仁兄的侄儿,果然是一表人才啊。” 包勉谦逊地说道:“晏先生谬赞了,晚辈与诸位先生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 韩琦爽朗地笑道:“年轻人谦逊是好事,但也莫要太过自谦。” 范仲淹接着说道:“包贤侄初来乍到,日后若有什么困惑,尽可向我等请教。” 包勉连忙拱手道:“多谢诸位先生,晚辈定当铭记于心。” “不知包贤侄此番来到京城是为何事呀?”范仲淹轻轻抚着胡须,面带微笑地看着包勉说道。 包勉笑着答道:“实不相瞒范先生,晚辈此次来京城乃是为了参加殿试,晚辈寒窗苦读整整十年,所为的便是报效国家社稷。” 韩琦听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贤侄啊,那你可知晓这届殿试的主考官是何人吗?” 包勉摇了摇头,说道:“晚辈并不知晓,还望韩先生明示。” 晏殊接口道:“本届主考官啊,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正是这翰林院学士的永叔兄。” 包勉一听,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连忙拱手道:“哎呀,那真是太巧了!晚辈能得遇欧阳先生做主考官,实乃三生有幸啊!” 欧阳修笑着摆摆手道:“包贤侄过奖了,殿试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自当公平公正,不可有丝毫偏私。” 包勉郑重地点头道:“晚辈明白,晚辈定当全力以赴,凭真才实学应考,绝不给先生添麻烦。” 范仲淹也点头道:“包贤侄有此决心甚好,我等也期待着贤侄能在会试中取得佳绩。” 韩琦接着说道:“是啊,包贤侄可要好好表现,莫要辜负了这十年的苦读。” 包勉感激道:“多谢诸位先生的鼓励与教诲,晚辈定当铭记于心。” 随后,众人又聊了一些关于殿试的事宜以及京城的趣事,包勉听得如痴如醉,心中对未来的会试更是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过了一会儿,包拯见天色渐晚,便让包勉先去歇息,准备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会试。包勉恭敬地行礼后,便退了下去,开始为殿试做最后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