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嫡不如当神医[清穿]第140章 十三岁的中秋
“皇阿玛冤枉啊,我这几日忙着写折子,哪有功夫闯祸?”
“哦?什么折子?呈上来看看。”
万岁爷想看折子,那哪怕只是个草稿也得呈上来。小八爷身边的小太监气喘吁吁地跑去阿哥所,又气喘吁吁地跑回乾清宫,一来一回半个时辰过去了。
中间这段时间康熙就让八儿子给他针灸。身上烧着艾灸堆还能泰然自若地聊天:
“归化城路途遥远,建公主府不易,因此四公主的婚事至少还要两年。你好好安抚敦多布多尔济,莫让宗室里不懂事的小阿哥欺负了他去。”
嘴上说着宗室里的小阿哥,好像在指亲王家的几个小子,不过说话的人和听
的人都知道这话的目标是九阿哥。
从喀尔喀小郡王入尚书房的先呈上来呢。”
康熙没说信,也没说不信,低头又看起八阿哥的草稿来,来来回回,不止两遍了。他刚针灸完,身上披着明黄色的单衣,好在乾清宫里地龙烧得早,不然没准会着凉。
一直到自鸣钟响了,康熙才从工作狂人的状态中清醒,朝着小八爷摆摆手:“你也不必写你的那份了,你怎么想的,朕都知道了。此事当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科学院的想法很好,让亩产提高或者发展什么新机械都是次要的。改革科举才是真正惊天动地的大手笔。
满人不擅长经史八股,甚至母语都与四书五经不同。为了能跟中原本土的官僚制度融合,不得不全盘接受明朝的科举制度,同时也继承了明朝遗留下来的学阀。
顺治和康熙两代人的努力,也不过是开了满人科举罢了。想要给科举打上独属于清朝的特色烙印,谈何容易呢?
没想到他不敢动的,十三岁的小子却已经帮他找好了切入口,连理
由都正当得很:
唐朝时候科举不还开明算、明法这样的科目吗?多加一科格物怎么了?这才是真正的复古。而且农学、水利、冶矿,事关民生,不重要吗?
只要口子一开,科举的选拔标准就不再完全掌握在那些怀念前朝的士大夫手里了。至于格物科选上来的那些人,要是没有皇恩,大部分是八股文的差生,考个秀才顶天了的那种,就比如擅长治水的陈潢。根基浅自然只能依靠皇权,老实干活不闹事,除了天天哭着要经费外再没别的缺点了。
点子绝了,挖了士大夫的根。康熙左想右想,都不觉得他家老八是如此老谋深算的黑心狐狸。难道,真是单纯的少年人破坏力才大?
如果康熙能够再活五百年,他就会知道小八爷这种情况,叫做“天然黑”。
可惜康熙还是个四十岁的人类,于是他只是眯了眯眼,将八阿哥的才华评估等级再次上调。
科学院和新科举的点子很好,实践上的考量也可圈可点。但对于康熙来说,眼前有更紧急的事情要做。至少,得把葛尓丹这个外部威胁彻底打倒了,他才能放开手去改革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