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上古踏众寻园第423章 寒霜消而地分
齐王的心中如同翻涌的江海,波澜起伏。 他深知,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有莘氏的兴衰存亡,更牵动着整个九州的未来格局。 龙圉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悄然间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那是对和平与繁荣的渴望,也是对九州大陆流传的预言的敬畏。 “龙圉使者,你所言谶语,确实玄妙且引人深思。” ‘寒霜消而地分’,此言非空穴来风,近年来寒国内部纷争不断,民不聊生,各地诸侯虽表面臣服,实则暗流涌动,皆因寒浞暴政所致。” “百姓思变,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自然之理。”齐王缓缓说道,眼神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他站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远方初升的太阳,那光芒似乎预示着新的希望与开始。 “再者,‘一化十广,隶得天下’,此谶言若真,则华少康必有过人之处,能得民心,顺天应人。” “我虽为有莘氏之主,但亦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华国真能复兴,带来和平与繁荣,我为何不助一臂之力?” 龙圉闻言,心中大喜,连忙跪拜:“齐王陛下英明!华国上下定将铭记您的恩德,他日若成大事,定与有莘氏共享太平盛世。” 齐王转过身,扶起龙圉,笑道: “使者言重了,我非为私利,乃是为九州百姓计。你且回去告知华少康,我齐王愿助他一臂之力,秘密借道般阳城。但切记,行事需谨慎,勿让寒国察觉。” 龙圉领命,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希望,他深知这一决定对华国复兴的重要性。 他再次拜谢齐王,随后带齐王承诺的亲笔信,迅速返回黄风岭,向武罗报告这一喜讯。 武罗闻讯,亦是振奋不已。 他立即召集众将,部署下一步行动计划,同时让龙圉前往黄风岭,把这个喜讯告诉华少康,让大军前来会合。 在齐王的帮助下,华国复兴联合军得以顺利穿越般阳城,继续向着他们的目标——寒国过城秘密的进发。 而“寒霜消而地分”的谶言,仿佛真的在冥冥之中指引着一切。 寒国上下,没有人会想到年轻的华少康,会带着他的复国大军,在他们眼里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直接东进,去过城啃寒浇这块最硬的骨头。 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他们知道,离别人认为不可能的胜利又近了一步。 接连闯过两道关卡后,武罗和他的先锋队并未停歇,还是一马当先的帮助复国联合军扫清障碍。 他深知,这场借道之旅的成功,不仅彰显了他们的智慧与勇气,更为华少康的复兴大军铺平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离那个不可能的任务又近了一步。 他们深知接下来的挑战将更为艰难,因为在他们前进的路上,横他们面前是寒国最大的都城——寒亭。 寒亭是寒国的政治与经济中心,更是其军事力量的核心所在,城墙高耸入云,护城河深不见底,守备森严,被誉为不可攻破的铜墙铁壁。 现在华少康攻打寒亭还为时过早。 这样不但打草惊蛇,惊动整个寒帝国,不远的过城势必来救,复国联合军还有可能陷入被前后夹击的窘境。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损失,武罗决定绕开寒亭,取道爽鸠国前往过城。 然而,爽鸠国虽然表面上也和其他诸侯一样,说自己保持中立,但实际上却唯寒国马首是瞻。 武罗与华少康再次会合于一片隐蔽的林间空地,两人面色凝重,却目光坚定。 武罗低声说道:“太子殿下,这个爽鸠国国王很难说服,搞不好还会厢寒国通风报信,我计划我军假扮成寒国的援军,声称从甄灌之地调集的兵力,前往过城增援大皇子寒浇,以此作为掩护,趁机通过爽鸠国。” 华少康眉头微皱,随即舒展:“此计虽险,但若能成功,则可避免直接与爽鸠国正面冲突。只是,如何确保不被识破?” 武罗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们需要伪造一封寒国的密令,以及相应的信物。同时,挑选一批口齿伶俐、机敏过人的士兵,进行严格的训练,确保他们在言行举止上无懈可击。” 计划既定,两人迅速行动起来。 经过一番周密的准备,一支“寒国援军”整装待发,他们身着寒国军服,手持伪造的密令与信物,向着爽鸠国边境进发。 抵达边境检查站时,武罗故作镇定,出示了密令。 爽鸠国的守将审视着文书,眉头紧锁,似乎有所怀疑。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不慎露出了紧张的神色,手指微微颤抖,这一细微的动作被守将捕捉到了。 “等等,你们中有人似乎不对劲。”守将厉声喝道,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武罗心中暗惊,表面却不露声色,他快步上前,故作愤怒地训斥那名“士兵”: “你这懦夫,竟在关键时刻如此失态,若是误了军机,你可担当得起?”说着,他暗暗向那士兵使了个眼色,示意他镇定下来。 那士兵恍然大悟,连忙跪倒在地,颤抖着声音道:“将军息怒,我只是……只是初次远离家乡,心中有些不安。” 守将审视着这一幕,心中的疑虑稍减,但仍未完全消除。 正当他犹豫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真正的寒国信使恰好赶到。 寒国是他们真正的主子,守军高兴的不得了,赶紧把文书递给寒国信使看,让他们鉴别一下。 那寒国信使看了一下文书,皱了一下眉头,眼色凌厉看向这支冒牌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