抡语新说第125章 朝廷职责126
李承乾好像知道他们的想法,淡淡出声:</p>
“记!既然说了,孤就不怕被人骂。</p>
既是辩论,就不要顾虑身份,想反驳直接开口。</p>
于御史,以前在东宫天天骂孤,今日怎么哑巴了?”</p>
于志宁也是暴脾气,自从被赶出东宫后,他已经得不到李世民信任,对李承乾的怨念比贞子还要恐怖。</p>
“太子殿下大谬,孟子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陛下亦有言: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p>
如此可知,为君之责在于教化万民,朝廷职责便是帮助君主教化万民。”</p>
有了于志宁开口,其他人也开始出声,率先发难的便是张玄素:</p>
“百姓何须朝廷教化?圣人云:“我无为,人自化;我好静,人自正;我无事,人自富;我无欲,人自朴。</p>
孟子亦言人皆有恻隐之心,由此可见百姓本性之善,朝廷又何必多此一举。</p>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百姓不知地之道,亦不懂天之道。</p>
天有北极居其所,群星拱卫;地有泰山处群山之巅,正如朝廷有文武百官。</p>
朝廷之责当效法天地,让百姓知天地之道是何。”</p>
“华严经云:国有君王,一切获安!是故人王为一切安乐众生之本,在家出家,精心道俭,皆以国王而得住持,演化流布。</p>
以贫僧言,朝廷之责乃安乐众生,使众生超脱,不再受人世间之苦。”</p>
“大师何其荒谬,佛门既已说四大皆空,连空都是空,又何来八苦?</p>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世间一切唯心所造,那么世间苦难是否惟心所造。</p>
离别之苦是苦吗?有些人父母死还在那里庆幸,可见不是真苦。</p>
若八苦全由心造,可见亦不需超脱。”</p>
“……”</p>
为期三天的辩论,如今只是刚开始,苏亶、李淳风还未上场,这已经让在场之人听得津津有味。</p>
一旁记录的官员恨不得多长一双手出来,将辩论每一句都清晰记录。</p>
李承乾听的很认真,比起才学他是万万比不上这些人。</p>
这里随便一人都可以吊打他,古人读书都是要倒背如流,所谓十年寒窗是往谦虚的说。</p>
想要当上官员,哪怕是士族门阀,都不仅仅需要十年寒窗,否则当上了也会很快被淘汰。</p>
时间很快过去,第一日的辩论三方以儒家以略胜一筹的方式谢幕。</p>
望着三教代表离开的背影,房玄龄来到李承乾身侧:</p>
“太子殿下,为何要选这一题?又何以说出那些话?”</p>
“我这人就喜欢扯掉遮羞布!”</p>
李承乾微微一笑:“说什么民为邦本,说什么民重君轻,可做起来不都是君为本?</p>
我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历朝历代君王有多么无耻。</p>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p>
房公,你觉得大唐该走哪条路?”</p>
“君使臣、臣使民,如此社稷才能安稳,天下才能安稳。</p>
太子殿下应当明白,天下万民已经经不起折腾了,也没人想折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