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杨国忠:安禄山要谋反(1/1)

作者:画凌烟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第278章 杨国忠:安禄山要谋反

李倓知道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打了八年。 但他不知道这个时间线上的安史之乱会打几年。 就像一场大的瘟疫降临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何时结束一样。 所以他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打持久战最忌讳急躁,最忌讳速战速决。 李隆基和李亨的骚操作里,有两个核心点: 一、反杀的机会来了! 二、哥舒翰,给朕全军出击!立刻!马上! 当你在一场大局中和对手开打的时候,把局面放到最大,比拼的往往不是战术层面的胜败。 而是谁先扛不住,谁能抗到下一步棋。 话说李倓还真有攻城拔寨、稳扎稳打的实力,因为他这里有充足的工匠人才。 最重要的是,有充足的工匠培养体系。 时间转眼推进到了七月,杨国忠在相位上已经干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杨国忠只干了一件事:指鹿为马。 凡是说鹿的,全部滚蛋,凡是说马的留下,如果说是一匹好马的升官,如果说是汗血宝马的,官升三级。 从七月开始,杨国忠开始干第二件荒唐事。 他打算让鲜于仲通再一次南征南诏。 上一次南征战败,剑南能征召的并不多。 主要还是当地百姓不愿意再打仗,给鲜于仲通的压力很大。 于是杨宰相大手一挥,从两京以及河南招募兵马去剑南。 这消息放出去后,京兆府的百姓立刻大骂起来。 有人甚至在床头绑了个小人,上面写杨国忠的名字,一天扎好几遍。 还有人醒来第一件事就是问候杨国忠祖宗十八代。 可杨国忠是谁? 杨国忠是无赖啊!是地痞流氓啊! 杨国忠要脸吗? 他不要脸啊! 对于京兆府的谩骂,杨国忠充耳不闻。 如果实在堵不住到了耳边,他甚至还拍手叫好,仰天四十五度,眼泪沿着脸颊滑下来:你们看!百姓们多热情!多么想为我大唐建功立业! 为了满足百姓们的愿望,杨国忠下令各县专门派人去挨家挨户问候老百姓,告诉他们该怎么去剑南道。 如果百姓表露出激动的迷茫和间接性的“兴奋”,官差们就会用绳子把他们绑起来,让他们先冷静一下。 再让人“护送”这些热血沸腾的老百姓去剑南道,实现人生价值。 不得不说,杨国忠可真是体贴入微。 到了七月底的时候,杨国忠做了第三件事,亲自审问了关于李林甫案的所有人。 进入八月,杨国忠就开始给李隆基上眼药水。 列出了各种李林甫私通阿布思的证据。 李隆基大怒,命人把李林甫的家给抄了,族人流放岭南。 已经下葬的李林甫被挖出来,从棺椁里扒出来后,用草席包起来,随便找了个地方埋了。 据说连嘴里的玉珠也被扣了出来。 所有的爵位都被剥夺了。 这件事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意味着李林甫的时代彻底结束。 官员们突然那就变得非常喜欢写奏疏,纷纷给杨国忠写奏疏。 称赞自从杨相公入主中枢之后,大唐天降祥瑞,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至于南诏那种土鸡瓦狗,杨相公只需要吹一口气,对方就会立刻跪在地上磕头。 更多的赞美从四面八方涌来,杨国忠突然发现,有了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可真是足够美妙。 但这个时候,杨国忠已经在想第四件事了。 巩固自己的权力! 李林甫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在中枢排除异己,在边境拉拢边帅。 例如安禄山、阿布思等人,都曾经是李林甫的人。 有这些人在,李林甫做任何事,都游刃有余。 但新上任的杨国忠还缺。 对内,他已经开始排除异己,可是在边疆,他只有剑南道的鲜于仲通。 剑南道是边疆中实力比较弱的了。 现在杨国忠必须寻找新的盟友。 他之前为了扳倒李林甫,选择了和安禄山合作。 可现在,想要进一步控制安禄山,显然已经不可能。 因为安禄山已经是三镇节度使,他没有东西再给安禄山了,安禄山也不需要他的扶持。 然而东北的防御是李隆基最看重的一块,杨国忠想要权力进一步稳定,就必须在东北有话语权。 杨国忠在六月刚坐宰相的时候,就给安禄山写了一封命令的信。 结果返回来的却是无情地嘲讽。 这份试探,让杨国忠抓狂,开始仇恨安禄山。 这个时候杨国忠将目光落到了哥舒翰身上。 因为哥舒翰和安禄山水火不容。 他要用哥舒翰来制衡安禄山。 于是他向李隆基提出,让哥舒翰担任河西节度使。 可是现在河西节度使是安思顺。 于是安思顺北调到了朔方,哥舒翰在八月底,顺利成为了河西节度使,领了两镇兵马。 杨国忠的这个行动,让安禄山闻到了危险的气息。 到了九月,为了进一步扶持哥舒翰,杨国忠大肆向陇右拨发军费,与此同时,开始有意无意散步消息说安禄山要谋反。 九月初三的这一日,李倓在江都城外考察水稻的收成。 江左今年是大丰收的一年,不仅江左,淮南道、江南东道,都是丰收。 那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在湛蓝的天幕下,延伸到尽头。 开荒的新政已经推行到淮南道的各个州郡。 再加上刘晏继续退行着开通水渠的政策。 天宝九载的秋天,出现了大丰收的时刻。 也有更多的人,从北方南迁过来。 “郎君,长安急信。” 李倓将手里的稻谷放下来,拆开信笺。 “杨国忠上奏圣人,指责安禄山谋反?” 当李倓念到这里的时候,全身一惊。 他猛地抬头看向北方。 看来安禄山这是真的要提前行动了! “刘志人呢?” “在来的路上。”武二郎说道。 “上次让他烧的砖怎么样了?” “都烧出来了,烧砖的窑已经建了好几个。” “投石机呢?” “已经准备好,等郎君去看呢。” “还有弩!” “都已经在建。” “要加快!” 元载说道:“郎君,这些事若是传回长安,长安那边会有人乱嚼舌头。” “让他们把舌头嚼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