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大明第八十六章 工业融资问题
所以,黄河银行千万两的本金,要整个晋商集体出力。
周梦臣这就发现一个问题,技术有了,蒸汽机技术,冶铁技术,乃至于其他各种革命性的技术。其实对大明原本的技术积累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比如号称纺织革命的珍妮纺纱机。在大明这里,也不是没有类似的。
甚至有人说这个机器的思路,就是从意大利传来的,而意大利又是从东方传来的。这些不确定的东西,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说明一点,在纺织技术上,大明是不让西方的。
那么周梦臣就要思考一个问题了。有技术,有市场,大明就是一个大市场,不要说,大明的产品还有相当大的海外市场。甚至工业化生产体制,也就是工厂的体制,周梦臣也已经搞出来了。
那么为什么没有大面积普及,似乎除却他周梦臣,他的弟子,与自己相关的人,还有官府作坊,都没有做这样的事情啊?
周梦臣思忖之后,却发现,一方面固然是思想老化。毕竟很多人二三十岁思想成型之后,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变化。另外一方面是大部分人都没有钱,不能投入。
毕竟一台蒸汽机的价格还在千两级别,如果加上运费,少说几钱两,再加上其他的费用,一个工厂,最小的工厂,一万两是起步。
虽然晋商,徽商,江南那些商人,一个个都很有钱的,但是具体到每一家,能够一口气拿出一万两的商人,总就是少数的。更不要说,这些成功的商人,不管是做什么成功的,都是有路径依赖的。他们之前这样做成功了,就不会轻易改换路径。也不愿意尝试新东西。
虽然不是全部,但是大部队富商对周梦臣这一套东西,不吝啬自己的称赞与感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周梦臣就很郁闷了。
有钱的不想投,没钱的想投却没有钱,周梦臣搞出大部分工厂都是国家或者皇家了。周梦臣太清楚这些作坊的特性了,他们不管而今做得再好。最后总就会堕落下去的。
倒不是周梦臣对国营企业有偏见,他只是对大明朝廷的管理能力有偏见而已。不像私人的工厂,做不好就倒毙。这些工厂的负责人都是想当官的,要捞钱的,哪里在乎这些。再加上大明对这些企业监管几乎是空白。这也是为什么周梦臣推进程大位去给皇帝查账。
倒不是周梦臣想讨好嘉靖,而是他想建立起一套对这些国有的,或者皇室有的工厂,一整套审计监管流程。
周梦臣一辈子,从现在开始,不停的建立工厂,不停的建立工厂。最后能有什么用处?无非有是一个洋务运动而已。所以,他要打通环节,让民间自己有通过工业生产发财的欲望,激发民间的主动性,才能让大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换。
所以,给企业提供便利的融资环节,这就是其中重要一项了。
当然了,而今黄河银行大部分贷款都没有想这方面来,但是周梦臣敢肯定,将来一定会往这上面来的,原因很简单。农民的贷款不仅仅小,而且少,这么多钱不贷出去,他们就觉得在亏钱。也只有工业投资,这个大池子,能够吸纳这么多银子了。
这将是大明工业发展一大助推。
在这么面前之前,一点点小风险,周梦臣并不在意,总不能因为风险很久不做事了。什么也不做,大明将来还会迎来李自成的。而且周梦臣从来不小看古人的聪明才智。即便有问题,就解决不了了吗?
只是这些东西,周梦臣不大好给张居正解释,周梦臣说道:“张兄所言极是,但却不能因噎废食。世界上做什么没有风险,天灾人祸。总是有的。而且我也相信,总能解决的。不要为后人操心。而今要担心的是现在,是而今朝廷局面。钱的事情不解决,各种事情纷叠而来,恐怕局面越发难以收拾。这才是当务之急。”